“拔网线、砸手机、锁家里”|孩子游戏成瘾,对的方法从来不是反对和压制
2022/5/17 17:00:00 时代光华出版

    

     前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一位家长的信息:

     “黄老师,孩子辍学在家一年了,天天玩游戏,他爸爸气得在前天夜里把网线拔了,把孩子的手机也砸坏了,孩子闹了也哭了,后来一声不吭,把自己锁在家里一天一夜,我好害怕孩子会做傻事······”

     对待电子游戏,这确实是一类父母比较极端的态度:

     认为游戏是洪水猛兽,“谈虎色变”;

     这类父母总认为电子游戏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东西,孩子一碰就指定会沉迷,既耽误学习,又影响生活。

     所以他们一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就紧张到不行,觉得孩子这是上瘾了。

     还有一类父母也不少见。

     经常是一些忙到没时间陪孩子的父母。 他们把电子产品当成保姆,忙的时候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电子屏幕上,图个方便省事,既不用陪孩子,又不用担心孩子到处乱跑。

     但,这种“放养”也有不少隐患。

     无论是严加管控,还是严重放纵,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今天的文章,想为父母们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当孩子游戏成瘾,父母要做对这件事——带着爱和连接树立规则。

    

     这一代孩子不可避免被科技和游戏塑造

     在谈论孩子游戏成瘾的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坦诚地去看到,作为父母,我们自己看手机的时间有多少?我们一天看手机平均多少小时?

     这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很无力的一个地方。

     《保持连接》一书里的研究发现,在智能手机出现的这10年里,年轻人的同理心下降了30%。

     这意味着什么呢?

     出神、白日梦、无法处在当下;无法感同身受别人的悲伤;无法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情绪不稳定;甚至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等等······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在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这一代孩子,他们的脑神经大多是被科技或者游戏这类冷媒体所塑造

     电子产品和游戏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当流经家庭场域时,需要一个中正的过滤器抱持······不松不紧,并好奇探索去发现中间的道路。

     因为不止孩子,成人也会对电子产品、冷媒体上瘾着迷。

     比尔·盖茨在一次接受NBC采访时提到:14岁之前绝对不允许孩子接触手机,不能吃麦当劳,不能带电子手表。无论孩子如何要求,他都不会提前给孩子买手机,并且还会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乔布斯作为智能设备的制造者,他也只在每周末的部分时间才允许孩子使用,同时严禁在餐桌上使用电子设备。

     我们必须能够带着这种爱的连接和中正来设定这些规则,而不是让孩子在小的时候,脑神经全部被这些冷媒体所塑造。脑神经一旦塑造了,要改变它,就变得很难。

    

     人是不会改变除非他感觉到尊重和爱

     我们不能只是针对孩子去做一些规定,而必须把他的家庭包括进来。

     作为成年人,想在孩子身上看到我们想看到的那些能量和技能,先要想一想我们自己能否做得到,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的话,孩子们就没有一个很好的榜样,也没有真实的情境。

     如果我想让孩子们进步,我就要成为想让他们成为的那样的人,我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处在一个平静的状态下,那我就很有可能让他们也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一个放松的、集中的、充满好奇的以及愉快的状态,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所以如果我们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我们作为家长也就需要有很多的觉察和中正,比方说,我们在家里看看书,练练毛笔字,静心冥想等等,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我们需要把相反面带到这一个空间里,而不是眼睛紧紧锁上问题。

     策略派家庭治疗创始人克洛·麦迪尼斯博士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一位少年总是喜欢玩火,到处纵火。他的父母找到她做治疗的时候,她给了这个家庭一个非常棒的策略,那就是让爸爸妈妈把孩子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教孩子如何正确地点火,正确地灭火。

     透过这个策略的应用,很快孩子就放下了到处纵火的行为。透过这个过程,本来是一个纵火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如何正确地点火和灭火的问题。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玩游戏的问题,不是打游戏有问题,而是如何合理玩游戏的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孩子成为一个合作的团队,每天你可以去规定你们玩游戏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停止,一起参与到玩游戏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一个曾经被压抑的隐藏的不被接纳的部分,终于带到意识的世界,用一个有效的行为去代替上瘾的行为。

     带着尊重、爱和连接去树立规则,去看到孩子需要引导的部分,并且以身作则,孩子透过我们的示范,我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内化这些规则。这比我们处在崩溃状态多了更多可能性。

     人是不会改变,除非他感觉到尊重和爱。惩罚对新的学习和改变,没有任何帮助。

    END

     推荐阅读

     在你的身体里腾出一个空间

     给问题一个安身之地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上市以来持续霸榜

     当当新书总榜24小时榜

     7天榜、心理学总榜

     三榜第1名

     武志红、孙瑞雪鼎力推荐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时代光华出版”同名视频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