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养成良好习惯的六个秘诀
2022/6/2 17:30:00 时代光华出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加★星标★
添加小助理微信:sdgh2020进群领取福利

· 本文节选自王金战《学习哪有那么难(白金版)》

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开始会难一点。但是,一旦坚持了一个阶段,习惯成自然,那么一个普通的学生变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就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决定学习成绩的3个因素
人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刘朔,无论为人处世方面,还是学习成绩方面,都非常突出。他是人大附中学生会的主要干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数学满分的成绩,在数学竞赛中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正因为成绩如此突出,他在毕业那年同时被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后来他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有一次,在人大附中的升旗仪式上,他在全体师生面前谈了他的学习体会。当时谈的题目就叫《优秀是一种习惯》,讲得非常实在,也非常到位。他谈到,自己在中学阶段的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确实,一个人学习成绩如何,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是智商,第二是学习条件,第三就是习惯。
为什么除了众所周知的智商,学习条件和习惯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决定性影响呢?其实,影响学习的因素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因素,就是智商;一个是非智力因素。有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在一 个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的作用能达到90% 以上,也就是说,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不足 10%,所以非智力因素是最重要的。
刘朔强调,其实大家智商差不多,又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大家共有的学习条件也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里,不同的人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关键就是习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者社会风尚。由此可见,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他谈到,习惯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学习的习惯是由一些小方面组成的,要想养成学习的习惯,刘朔的第一个体会是,要克服惰性,要舍得花时间,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他说,谁也不是天才,不可能不学就会。他们年级有一名同学,把初三数学练习册认真地做了一遍,数学成绩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刘朔接着讲:“我们这些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做过的习题不计其数。简单地说,要取得好成绩,数理化是做题做出来的,英语是背课文背出来的,语文是多写写出来的,时间是抓出来的。每天1 小时可以干很多事。20分钟,可以背30个英语单词,可以读1至2篇好的散文。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每天背10个单词,加上复习不超过10分钟,3年下来就是1万多个,考托福都有富余。”由此可见,有些事情你觉得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积累起来,效果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我记得,我的孩子读高二时,有一次期末考试数学没考好。我告诉她:“你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你是因为平时没学好,所以期末考试才没考好,考试就是平时学习水平比较真实的再现。你寄希望于考试超水平发挥,有几个人有那么好的运气?既然平时没学好,假期就应该补上落下的课。”
当时她刚放了寒假,正好有一个补差的机会。于是,我就跑到西单图书大厦,给她去挑辅导材料。学生已经把课本学过一遍了,要再学一遍肯定不太感兴趣,所以我就在茫茫书海里,给她挑出了一本叫《同步作业本》的材料。一节课对应着一套作业,题量不大,但是有针对性,覆盖面也挺广,一套作业大约半个小时就能做完。
我买回这本书以后,就跟我的孩子讲:“你不是这半年没学好吗?这半年大约也就50多节数学课,你看这本书上正好有50多套作业,你利用寒假期间,每天做3套题,一套半个小时。只要你把这本书做完了,你的数学成绩肯定就上来了。”
我的孩子一听,这事儿不难。一天拿出1个半小时,把同步作业做一下,寒假还能有很多玩的时间,而且自己的成绩也能提高,她觉得有章可循,目标明确,做起来也很容易,就非常自觉地把这本书做完了。
结果,新学期开学以后,她的数学确实就“转危为安”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确实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只要你肯投入。
我的另一个学生谈到他的学习经验,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当别人看到我们拿到题就会做,以为我们多么聪明,能力有多强的时候,其实他们没有看到,这成功背后那不为人知的一串串长长的足迹和一滴滴辛酸的泪水…… 我们周末被那些竞赛题‘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我们接受高难度的奥林匹克竞赛夏令营、冬令营‘折磨’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因为做了大量的题目,经过了艰苦的努力,所以他们大脑中多了一些积淀,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多了一些灵感,多了一些速度。这不一定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加勤奋,付出得更多。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刘朔的第二个体会是,学习要讲求方法,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你再用力,花的时间再多,如果方法不对,尽走弯路,效果也不会好,还会影响信心,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怎样做才能不走弯路呢?首先,起点要对,就是要养成一件事从开始就把它做正确的习惯,不要稀里糊涂、不假思索地就开始,等发现错了再改,肯定浪费时间。
这方面我有体会。比如说学习打字,要是一开始就按照那种比较正规的指法练习,虽然开头慢一点,但是坚持练下来,一旦熟练了就可以盲打,速度很快。但是,你要一开始嫌烦,觉得这个指法怎么这么别扭呢,就另行一套,甚至只用一根指头,像敲竹杠子一样那么打,你的打 字速度很难提高。所以,凡事起点要对。
其次,标准要高。有些学生学乐器,一开始学的时候,或者靠自悟,或者找一些水平不高的人来辅导自己,结果一旦动作不标准,将来要纠正起来可就难了。如果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水平比较高的人,从第一个动作开始教你,一旦你进入正常状态,你的发展速度就会非常快了。
刘朔讲到:“学数学,学了概念和公式,不一定会做题,会做题了未必能讲明白。你如果按照参加数学竞赛或者能讲明白的标准去学数学,那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没问题的。”他的体会是,用高标准学习和用低标准学习,所用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可结果却差很多。

几种优秀的习惯
刘朔的第三个体会是,注意力要集中,要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注意力集中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还有就是要思考,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要善于挖掘,善于总结,学会抓本质找规律,善于联想和想象,举一反三。这不仅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而且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他讲到:“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实际是在学习做人。我给在座的同学们提几个问题:各位说过谎话吗?讥笑、讽刺过别人吗?骑车闯过红灯吗?排队插过队吗?说过脏话吗?书包是自己收拾的吗?”
我想不管怎样,第一要坦诚,讲实话做实事,千万别撒谎,别作假,否则会影响你一辈子。我现在搞企业,才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充分地感悟到,信誉是最高的成本。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可以说就失去了一切。
我记得,有一名员工,我本来想把他当成骨干力量加以培养。有一次,他瞒着我做了个小动作,本来是一个股份制的分配方案,他没有向我汇报,就把这个方案偷偷地修改了。就这一件事,使得我对这个人彻底失去了信心。诚信是含金量最高、成本最高的东西,一个人要从中学期间就开始培养诚信,这太重要了。
第二要尊重人。要珍惜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理解别人的难处,赞美别人的成功,谅解别人的失误。
第三要守规矩。法律法规要遵守,制度纪律要遵守,其他一些秩序和规矩,合理的也要遵守。
第四要讲究礼仪。要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衣着要整洁,与人交谈要注视对方,这一点很重要。2008 年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市的市长到北京来交接奥林匹克会旗,就因为西服的一个扣子没扣上,全世界的舆论就为之哗然。
第五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六要团结协作。
还有一些,比如要勇于克服困难,乐于接受挑战,要坚强沉着,百折不挠,乐观豁达,心胸开阔……
也许,有的同学认为,我说的这些标准高了一些。其实这三年来,我和我的许多学生都在努力这样做,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标准就是这样。一个人站在1楼和站在3楼,眼界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想让自己将来有所成就,就得一开始让自己站得高一点。
有一次,我领着学生出去搞篝火晚会,学生们平常学得也很累了,所以都玩得挺高兴,闹了个通宵。第二天临走的时候,学生们都上车了,我到他们宿舍去转了一圈,发现那里乱得像猪窝一样;我再到他们吃饭的餐厅一看,发现吃剩的稀饭、馒头都摆在桌面上,地面也很脏。我当时就想,要是人大附中的学生走到哪儿,就把垃圾扔到哪儿的话,素质也太差了。于是,我上车给他们讲了个故事。
我说,有一年,亚运会在日本召开,头天晚上组委会搞了一个开幕式的预演。举办预演的那座体育馆能容纳8万人。预演仪式结束后,在场的记者发现,偌大的体育场竟然干干净净,连一片纸屑都没有。
我就讲了这么几句就下车了,结果学生们纷纷下车往回跑。司机很纳闷,怎么都跑了呢?我说,一会儿他们就回来了,放心吧。学生们都去做什么了呢?有的学生回到宿舍里,打扫卫生,收拾床铺;有的学生跑到餐厅里,擦桌子,摆桌子,拖地板……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我再回去看了看,到处都干干净净的。
我上车以后告诉学生们:“如果人大附中的学生走到哪儿,就把垃圾扔到哪儿,那么我们自己的品位就沦落成垃圾的档次了,所以请你们记住今天的表现,这才应该是人大附中学生应该有的行为准则。”
自此以后,这个班连班级日常的教室卫生都保持得很好。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看似很难,但是如果一开始用比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能够做得很好。

养成良好习惯的六个秘诀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第一,要有目标。
人活着总得有个方向。说到小的方面,习惯的养成也是同样的道理。树立好目标后,就要能抵御诱惑。比如,网络游戏虽然好玩,但深陷其中真的耽误事。学习效率越高,我们玩的时间就越多,可一定要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而且一定要管住自己。
刘朔特别强调,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些事是该做的,有些事是想做的,要命的是,该做的往往不想做,想做的又往往不该做。怎么办呢?只能靠管住自己,想办法把想做的纳入该做的范围,把该做的有兴趣地做好。能比较自觉地这样做了,就是成熟。他说:“现在我和我的一些同学,已经能够在学习的成功中享受到巨大的快乐,那是任何游戏都不能相比的。”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第三,要开好头,不要开坏头。
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只要想好了准备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始,不要拖,不要等。比如,你打算背单词,那就立刻开始背;打算写日记,那就立刻开始写。一段时间之后,你会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到时候就自然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
第四,要咬牙坚持。
开了好头,还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懈。刘朔谈到,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有时累得实在不想动,病得起不来床,还是咬牙顶住,把日记本放在床头,写一句也要写。事后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越来越不忍心放弃,于是就形成了好的习惯。
第五,要创造好环境。
可以和几个同学约好,大家相互督促,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的氛围。这个氛围一旦形成,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学习气氛良好的班级,对于学生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不找借口。
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错了,却不肯承认错误,不去深刻地认识错误的根源在哪儿,反而总是去找一些客观原因。这于问题的解决毫无益处。所以,有时候,我的一些员工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做错了事,到我这儿反反复复地解释,我就告诉他:“如果你的智慧全用在怎么找理由上,你不觉得它用错了地方吗?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让你偷懒,让你逃避,让你丧失勇气,让你不去反思,不去分析原因,不去总结经验,导致你丧失了智慧,还丧失了诚信,这太糟糕了吧?”
一个人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开始会难一点,但是一旦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一旦坚持了一个阶段,习惯成自然,一切就进入一种自主的状态了。这样一来,一个普通的学生变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推荐阅读
《学习哪有那么难(白金版)》
创造奇迹的19条学习方法全力备战新高考“高考战神”王金战40余年教学智慧销量超过100万册他所带的49人班37人考入北大、清华10人考入牛津、剑桥、耶鲁等世界名校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时代光华出版”同名视频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学习哪有那么难(白金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