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给青城武术正名
2022/6/7 17:30:00 时代光华出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加★星标★添加小助理微信:sdgh2020进群领取福利

· 本文节选自郑光路《巴蜀武术天下奇》
对青城武术的肯定,最有意思的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
青城派初见于还珠楼主的《青城十九侠》《蜀山剑侠传》,在这两部作品当中,青城派是作为正面形象出场的。在金庸的《笑傲江湖》当中, 青城派掌门名叫余沧海(余观主)。他为了得到“辟邪剑法”,驱使青城派众弟子将福威镖局灭门杀害;其后,为报灭门大仇的林平之,以“辟邪剑法”消灭余沧海及其门下弟子。《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被描写为反面的武术门派,里面的余沧海狡诈、奸险、歹毒,形象十分不堪。
华人世界对青城道家与青城武术的了解,大都来源于金庸的小说。广大读者、观众分不清虚幻与真实,对青城派武术、青城山道教,产生诸多误解是必然之事。
然而这些负面影响,不但影响了武术门派,在一定程度上也伤害到了四川的形象。
据还珠楼主李寿民的两个儿子回忆,父亲为了写《青城十九侠》曾三赴青城山。刘绥滨和唐诚清道长认为:是否到过青城山是还珠楼主和金庸笔下“青城派”差异的根本原因。只要到过青城山,就不可能不被青城山打动,不可能把“青城派”当成反面来描写。而金庸写《笑傲江湖》之前,没到过四川,也没到过青城山。
2010 年 8 月 14 日,青城山旅游管理局原副局长高尔军,接受武术学者龚茂富采访时说:金庸写《笑傲江湖》的时候把青城武术写得活灵活现,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对青城武术造成了误解,我们就邀请金庸访问青城山,我们并不是希望他重写或把它改过来,只是想通过这么一个活动,说明我们想重塑青城武术的形象。政府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
2004 年 9 月 26 日,80 岁的金庸第一次来到青城山。
他在助手的搀扶下,稳步走到青城山门外,静赏青城剑阵舞剑为礼后,10名高手随刘绥滨而出,金庸和刘绥滨亲切握手。在领略了青城山和道教文化,看了青城武术表演后,金庸诚恳地表达了歉意。刘绥滨回忆道:“先生说,他以前从没来过青城山,对青城武术和青城道教了解不够,对笔下的青城派人物描写不够准确,希望我们能够谅解。”刘绥滨还讲道:“我告诉他不需要道歉,反而我们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金庸先生的小说,青城派和青城武术也不会被那么多人了解。”

2004年9月26日,刘绥滨率领弟子迎接金庸先生
刘绥滨所说也不仅仅是客套话。刘绥滨说:“1980 年以前,很多门派拳种都流失了。而金庸先生的小说让大家重新开始关注武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有重大贡献的,绝对值得我们感谢。”

2004年9月26日,刘绥滨率领弟子走出山门迎接金庸先生
刘绥滨回忆:“当时 80 岁的金庸身体情况已经不太好,但还是坚持要来青城山,只为了却夙愿。我记得他那时走路都很艰难了,和我握手都是在旁边人帮助下完成的,最后也是因为体力不支,走到天师洞就再也不能往上走了。当时我组织了 32 名学员为金庸先生表演青城太极,他观看之后大加赞赏,说感谢我们让他看到青城武术如此精彩,以后有机会的话,重新来写青城武术。”
金庸在青城山鹤翔山庄为青城武术正名,题写了“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金庸先生题写“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2018 年 10 月 30 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 94 岁。
刘绥滨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一段话:“沉痛悼念金庸先生,谢谢金庸先生为人类留下的武侠精神文化财富,谢谢金庸先生对青城派的传播和正名。”
- END -
推荐阅读
破解中国武术史的最大“谜团”
——巴蜀武术天下奇
本书特别顾问:
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绥滨
尘封史料、口述史、珍贵老照片、严谨学术注释
多角度地研究披露中国武术文化之真实历史风貌
史学界、体育界、武术界“大咖”热情推荐
剖析巴蜀武术,披露中国武术珍稀历史细节
文图并茂、雅俗共赏,极富收藏和阅读价值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时代光华出版”同名视频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巴蜀武术天下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