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前提是懂点儿投资方法论(干货)
2022/7/1 17:00:00 时代光华出版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加★星标★

     添加小助理微信:sdgh2020进群领取福利

    

     · 本文作者:于智超 节选自《股权投资术:人人都学得会的股权财富课》

     三百六十行,人在哪个行业想要出头,都需要有方法论的加持。方法论不是凭空捏造和想象出来的,是沉浸行业多年,经历过几次行业周期的起起伏伏,总结提炼出来的。股权投资行业从业人员本就少而精,需要找投资的企业却数不胜数,良莠不齐。在看商业计划书看到“吐”的行业里,在各种人为的和企业本身存在的“陷阱”世界里,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很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更需要修炼出火眼金睛,用对的方法来甄别和淘汰大批劣质项目。

     01 简要目录股权投资一定要懂的“势、道、术”

     资产管理是一门学问。

     想用钱生钱,就得有管理方法。选择什么领域、处于什么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能够达到投资盈利的心理预期,这是资产管理要处理的问题。

     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其实挺高的,用老子《道德经》里的名词“势、道、术”来看管理,会别有一番味道。

     “势”是宏观战略,投资人要高瞻远瞩,懂得顺势而为。半导体、碳中和、商业航天、新能源车以及传统的医疗健康、大消费领域,这都是市场容量很大、“天花板”很高的行业,只要找到发展潜力和爆发力强的公司,个人财富的增长完全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这类行业也有大量的陷阱,投资人一定要甄选出优质企业,避免陷入某些企业的“庞氏骗局”。

     “道”是考察行业时用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管投资哪个领域,投资人都要看清楚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弄懂企业发展的规律,进而摸索出投资哪类细分行业最合适。浑浑噩噩地随大流,盲目进入某个行业,并不清楚哪里有坑,这样的投资很难成功,甚至会“要命”。

     某企业家在制造业赚到了不少钱,因为看好现代农业的前景,就义无反顾地把钱全部投到了现代农业产业。结果在实际操作时,在与农业合作社的沟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处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后续资金的进入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凭实力在制造业赚到的钱在现代农业领域亏了个底儿掉。古人云:“谋定而后动。”在门道还没摸清楚的情况下去做事,很容易马失前蹄,得不偿失。

     “术”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指的是投资人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普通民众未必受过专业的投资类教育,可以借助金融投资机构专业人员的力量作出判断。投资机构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足够,加上外部条件允许,可以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尽职调查,对上下游客户、行业专家、科研人员、同业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判断风险会不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经过一系列商业谈判之后,锁定合适的价格,再进行投资。

     在经过投资尽职调查之后,还可以聘请第三方的会计师、律师对企业历史沿革的合法性、财务的严谨规范性进行尽职调查。

     《礼记 ? 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投资人在投资之前,务必将风险控制做好,尽量保证投资的收益,避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打水漂。对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而言,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具有一定技术和渠道壁垒、商业模式得到市场验证的优秀公司,从而保证投资的稳健性,并收获企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强调成长性、安全边际和资金链安全度,可隔轮退出、并购退出或二级市场退出。对处于成熟期公司来说,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公司财务和管理规范性、未来 3 ~ 5 年公司与行业发展预期,考虑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审核门槛和资本市场趋势,重点通过 IPO 在二级市场退出。

     02投股权如相面,要投对人

     投资企业就是投资个人,人是事成的根本和关键,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创业企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而发展成熟上市的原动力。作为职业投资人,笔者每年接触大量的创业者,投资过的企业也有一些已经成功上市,经过思考和分析,笔者发现这些创业者无一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特质:

     一是具备破釜沉舟的魄力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主观能动性层面的动力激发于现实的压力,每天一睁眼就面对梦想与现实的错位交织,一边洗漱一边精准地计算今天要负担的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应付账款、研发费用等各种支出,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面对自己路径错误可能产生的机会成本。在金钱和对未来远期迷茫双重重压下,更需要坚韧不拔,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恐怕是很难支撑到最后一步的。我在与成功人士交谈时,他们眼神里透露出的是坚定、忘我、不屈不挠。资本更愿意投给多次创业者,不管其曾经成功还是失败,其实资本看中的就是创业者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大无畏精神。

     二是具备创业天赋,即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创业者区别于打工人的特质不只是对公司的“主人翁”心态,更是他能够在行业竞争对手的丛林里闯出一条“血路”,带领追随者生存下来并让企业发展壮大。创业者不但要有对企业本身主业的兴趣,还要有对企业所处行业钻研和创新的能力;要全身心扑在创业企业上,多研究商业模式、技术提升、市场需求;既能在企业发展前期使用野蛮生长的中小企业理念,又能想到留出企业迅速成长后规范管理、制度严谨的大企业治理空间;还要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模仿、适配、创新、践行的意识。在这方面,创业者最好的朋友是“时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时间能支持的是快速不断的试错。创业者在找准方向之后,要经过多轮论证和分析,“谋定而后动”,而不是拍脑袋作决策。创业者在资本的支持下要能够快、准、狠地把自己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转化成可操作性极强的实践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搞懂行业的成功密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能破而后立。

     三是具备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领导力也是个人魅力的体现,“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资源整合的最高层次就是人力资源的整合,优秀的创业者善于组织和领导有凝聚力及向心力的团队,能够深入挖掘团队优点,激发所有人的潜能,让大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合伙人各有所长,各自互补,在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层面能够依托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整个团队支持,这样也才符合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企业标准。创业者才能在统揽全局的同时,不担心哪个环节掉链子。当然,要做到这点,不能只是靠喊口号、画大饼,还需要创业者充分考虑高管和员工的股权激励。激励一定要到位,尽可能达到每个人的心理预期,不能只让兄弟们吃苦,还要让兄弟们看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希望。“望梅止渴”短期有效,但必须真有梅子才能走得长久,否则可能会滋生腐败和吃里爬外的乱象。

     四是创业者具备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比别人精力旺盛而多出来的时间,可以成为超越同行的“奋斗”时间。这跟先天基因有关系,跟后天培养和锻炼也有关系。

     “压力肥”在投资人圈子里很常见,因为要久坐开会、应酬不断,而在推杯换盏的同时必须恪守职业道德,要投资好项目,尽个人最大努力让项目池少暴雷甚至不暴雷。“华发早生”在创业者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要多跑动研究政策、适应市场,脑力与体力都有巨量消耗。对于这样的情况,投资人和创业者可以见缝插针地锻炼和休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熬夜加班和成长赚钱带来的焦虑。市场上有多家企业,因为核心创始人过劳等疾病去世,而信任他们的资本与团队最终遗憾离场,企业短时间内烟消云散,这是残酷的现实。

     五是看创业者本身的学历背景和从业经验。学历背景一看是否科班出身,是否受过与所从事行业相关的系统专业的教育;二看有没有校友资源,在创业初期有没有愿意帮助企业成长的校友。从业经验,一看创业者在以往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体系,在原公司中高级岗位上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行业商业模式以及对生产、技术、销售等环节的熟悉程度和感悟深度;二看创业者是否会有凭借自身对行业独到的见解而破局商业模式的可能性,或者说能否在前一家公司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这很关键,会影响投资机构的判断。每个细分行业、每个职级的岗位都是一个圈子,不是一个圈子的,不能硬融,只有自己上升到能和圈中人平起平坐、共享利益的位置,才能确定这个圈子有可以用的人脉。否则,资源再多,创业平台无法承载得起,皆是枉然。

     投资并非到处撒钱。投资机构本身也是企业,投资人也要面对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或多或少也要具备以上五点特质,找到合适的创业者承载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让帮有限合伙人管理资金的普通合伙人把钱用在刀刃上,使投资业绩亮眼,以便为后面几期基金的募资造势,形成双赢的结局。

     - END -

     推荐阅读

     《股权投资术:人人都学得会的股权财富课》通过股权投资走上共富之路

     东方港湾投资董事长但斌 红杉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 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 央视特约评论员水皮 苹果资本合伙人张运霞 联合推荐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股权投资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