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刷屏后,能治愈你的还是自己
2022/7/29 17:00:00 时代光华出版


这几天,一则时长11分钟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屏了朋友圈。
作者@衣戈猜想 以自己的视觉讲述了二舅充满苦难又极具生命力的一生。
的确,苦难不值得赞美,但是战胜苦难的人值得赞美。
有人说,这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的故事,堪称视频版《活着》,治愈了自己所有的矫情和空虚。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矫情会空虚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明明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却依然不开心呢?
畅销书《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中的一段话或许能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人们生命中的问题、困惑、挑战、挣扎,常常都集中于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所想的和我体验到的不一样。
◆我想平静,但我总是很烦躁;
◆我想成功,但我害怕失败和丢脸。
第二个问题是:我想成为那个人,但我真正体验到的是自己并不是那个人。
◆我想成为一个有耐心的人,可我总是发脾气;
◆我想成为一个专注投入的人,但我总是拖延和分心;
◆我想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但我总是感到疲倦无力。
这对立的两面,就像线一样把我们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拉扯、拖拽,直到我们筋疲力尽为止。
这种情况,对备受“精神内耗”折磨的人们来说太熟悉不过了。
“二舅”的视频里也反复提到“精神内耗”,与现实中很多人选择“躺平”“摆烂”不一样,“二舅”的选择充满生命力,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人都觉得“二舅”仿佛是一粒解药。
新京报采访视频作者 @衣戈猜想,你觉得二舅真的治好了你的“精神内耗”吗?
作者回答:他只是短暂性地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没有人可以靠别人根治心理上的顽疾。我生活在北京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一直在平衡“出人头地”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
回答得真好。
为视频感动之余,我们更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视频,绝对治愈不好精神内耗。能治愈你的,只有你自己。
前段时间,知名心理咨询师黄仕明老师的《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一书一经推出就卖得火爆,迅速窜上各类图书榜榜单并久久高居其上。这不仅说明书的内容好,更反映当下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摆脱精神内耗?
黄仕明老师在他的书中,结合他自己的咨询案例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01理性面对,接受事实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的强者,并不是要做到多么强大,能接受生活本身就是强者。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自己无法改变的,比如出生、家庭、容貌。只有能直面和接受这些,才能树立对未来的信念。

二舅无疑具备这样的心态,他本来是全校第一,因为发高烧被误打了四针,腿成了残疾,沉沦了两年之后他开始以“做木匠”为生,后来他承包了全村的维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快乐和尊重,成为了大家心里爱着的那个“歪子”。
这种接受不是躺平,是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或者接受自己努力后达到的状态。
02接纳完整的自己
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无条件爱我的人呢?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你可以无条件爱自己吗?也就是说,你会无条件爱你现在的样子吗?
大部分人在听到这个问题后都会摇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可以更好、更优秀、更完美,现在的自己还不够好。
尤其很多女孩子总是会说,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见,大多数人都不能,或者说没有接纳完整的自己。
什么是爱?黄仕明老师在书里解释道:打开一个抱持的空间,欢迎支离破碎的自己,重新回归完整;完整,就是爱。
在《停止你的内在战争》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让人非常触动:
无论我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会不喜欢我。
知道这点不是很好吗?
以前,我以为不喜欢我的人是因为不了解我,只要他们了解我就会喜欢我。
于是,我尝试做很多事情,让更多的人明白我。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不喜欢我的人,也是了解我的人。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有真正接纳自己,才能真正成长。
樊登老师说过一段话:“无条件接纳自己!你可能会犯错,人人都会犯错,但是你不能恨自己。你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够接纳外在的社会,接纳别人。”
在黄仕明老师看来也是这样:
◆你和自己的连接,决定了你和他人的连接;
◆你和自己的距离,就是你和世界的距离;
◆你有多爱自己,你就有多爱其他人。
03不与他人做比较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和他人做比较:
◆朋友考上了重点大学,而我只能上二本;
◆他升职加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却停滞不前;
◆我新买了奔驰,他还在开那个旧QQ。
我们总是试图在比较中获得优越感和“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比较,常常让我们陷入焦虑和挫败之中。
黄仕明老师也曾陷入这种“比较的挫败感中”,他在书里详细记录了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
当年他正经历创业失败,当他连5000块都舍不得花的时候,好友竟然直接买下了一块15万元的手表。顷刻间,一场内在战争在他的内心发起,他感觉全身不自在,与好友的关系也变得微妙与尴尬。借由去卫生间这样的借口,他对自我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平静地接纳了事实,更加诚实地看见了自己,最终衷心地给予好友以祝福。
黄仕明老师后来在书里写道,人们总是习惯和别人尤其是同伴做比较。同伴关系,让我们成为彼此的标杆、对照。或许,当我们能衷心祝福一起成长的同伴,恭喜他人成功的时候,我们是有力量的,也是完整的。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很火的一段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其实不管是金钱,还是生活方式,对自己来说,适度就好。出人头地的人生,没有成功的人生,有孩子的人生,没有孩子的人生,如果只是和别人比较,那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不必紧张,不必比较。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是:做好自己。
04学会放下
在《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一书中,黄仕明老师着重讲到了“早期誓言”这个词。
很多人都对自己立下过“早期誓言”,比如在很小时候,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父母开心。”“不可以让任何人瞧不起我。”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早期誓言”是非常有激励作用的,大家都认为它是好的。它的确是好的,能够帮助我们在前半生充满斗志和力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早期誓言”是否该放下了呢?
黄仕明老师也曾发过这样的“早期誓言”,在他8岁的时候,他在内心立下了这样一个誓言:我长大后,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家庭!我长大后,一定要有出息,改变这个家庭!
这个誓言一直激励着黄仕明老师努力工作,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给他的原生家庭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变,更让他得到了很多认可:“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好在有你照顾我们,你真是我们的好孩子。”
有段时间,明明他已经创业失败没有班可上,依然每天早晨背上包,经过客厅和父母说再见,装着去上班的样子,怕父母担心。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少挫折,只报喜不报忧,从来不提自己的需求,只想满足父母的感受。
即使到后来,他的爸爸妈妈已经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他也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他仍然不敢放松,常常自责自己还不够努力。最可笑的是,有一次他去踢足球还把一本专业书带上了,心想着万一有时间可以看一看。
他拥有了曾经想要拥有的一切,却没法好好享用这一切,似乎永远只能往前冲。
后来他的老师吉利根博士为他做个案治疗时,问他:如果你放下“我要为我的家庭负责任”的誓言,那么你会是谁?
吉利根博士的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击中了他。
博士接着引导他:仕明,放下责任!你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疗愈你的家庭,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成为你自己······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疗愈任何人,你来到这个世界只需要活出完整的自己······仕明,放下责任······
黄仕明老师在尝试“放下责任”后,突然明白:这不是否定过去的自己,否定那个对家庭深深爱的小男孩。而是告诉他,现在不一样了。在那个时候,他年纪小,不懂得那是“盲目的爱”,如果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从那个资源匮乏的地方,从那个害怕的、没有安全感的地方,去发出这样的誓言,那么,我们一生都在负重前行。

就像二舅视频里的那句话一样: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
学会放下,既是不念过去,也是不畏将来;
学会放下,既是承担和接受,也是重新开始!
-END-
· 本文作者|桃子,做一个温柔的人,写有力量的文字。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摆脱内耗,活出“开挂”的人生
不再纠结的自我成长化解内在战争,初见完整的自己
不再心累的关系模式连接关系中更深的渴望,用对的方式去爱
不再迷惘的生命旅程告别躺平焦虑,活出充满意义的快乐人生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 END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摆脱内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