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4种顶级思维,发人深省
2022/9/29 18:00:00 时代光华出版

    

     01停止对孩子身份层面上的负面催眠

     父母最应避免的是表达身份层面的负面信息。

     比如,如果有人找我做心理咨询说,“老师,我是一个酒鬼,我没办法成功。” 这是他对自己身份一种的认同,我不会同意。我会说,“你是说你有喝酒的习惯吗?”

     习惯是一种行为,行为更容易改变。

     如果有人说,“我是一个抑郁的人”,我会问他,“你是说你笑得比别人少一点吗?”

     如果我的孩子说,“爸爸,我肯定会失败,不可能成功”,我会说,“你是说这一次你会失败吗?”

     通过这样的表达,让那个绷紧的地方打开一个放松的空间,新的东西才可能进来。

     当然明天考试可能还是会失败。但是我们之间有一个同盟,有一个共同的意图,看到未来如何可以做得比现在好一点点。

     这个时候,我成为了孩子眼里的那个同盟,相信他的那个人。

     一旦这种连接产生,你再去跟孩子沟通,或许会更有耐心,也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哪里。

     比如,“我起码发现这个单词有一个字母是对的,还差三个,我们努力一下,看看能否把它做对”——那我们就能够推动孩子总是朝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打压。

     孩子自己可能也感觉很挫败,但家长给他的负面催眠,会更强化他对自己的挫败认同——我就是一个很笨、没希望的人。

     在身份层面上,他如果有这种感受、画面来自父母,眼睛那种凝视,他就慢慢会形成一种自我认知。长远来讲,就会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里。

    

     02

     停止让孩子感受内在分裂

     当父母的情绪和语言不一致的时候,会让孩子感受到“双重束缚”,也是最容易让孩子产生精神分裂的举措。

     双重束缚,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动作表示: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站在你的面前,你一边双手推开,另一边嘴上说着:靠近我。

     你觉得孩子是应该靠近,还是远离你呢?

     当父母的身体和语言表达不一致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很矛盾。

     父母或许口上在说着:“我是为了你好!”

     但是声调是尖锐的,呼吸是急促的,身体和潜意识无一不在表达着焦虑的状态。

     这时候,如果孩子听父母的,他很难受,不听也不好过,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这样的双重束缚,是最撕扯孩子内心的一种教育。

     所以,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但是如果父母处在崩溃之中,孩子意识上听到你的指引,潜意识上却接收到你崩溃状态的影响,他内在会产生一个冲突,一种双重的束缚——

     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但是,如果我要听你的,这种崩溃的状态让我很难受,如果父母说的话我不听,我同样感觉到我不应该。

     孩子并不是遵从你讲的道理,而是从你的行为、从你的情绪反应里学到最多。

    

     03停止用担心焦虑削弱孩子的力量

     李中莹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洞见,那就是,当你和一个人在一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去问问自己:

     你是增加了他人的力量,

     还是削弱了他人的力量?

     举个例子,假如我讲完课之后,一个同学过来不断跟我说:“老师辛苦了,你站了一整天肯定很累了,真是辛苦了······”

     但如果,他的表达转变成:“老师,我从你的课程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我想象自己以后遇到关系、职业中的困难时,会怎样运用到这些方法,我觉得自己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并且创造一些不同的东西了。”

     想象一下,哪一种表达和存在状态是在增强他人,而哪一种又是在削弱他人呢?

     相应地,父母可以这么做:

     把力量交回孩子,用祝福代替担心

     父母可以和孩子有这样的一次对话,去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祝福:

     “孩子,这段时间我看到你······(描述具体的行为),今天,你可能要面对······(例如考试),希望你把这个过程当作人生的经历,放松地去面对,发挥你的潜能。

     无论你考得怎么样,你都是我最爱的孩子,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会支持你,我也祝愿你考出理想的成绩。

     你不会因为多考一分而更有资格做我的孩子,也不会因为少考一分,就没有资格做我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是我最好的孩子。”

    

     04

     停止做100分的父母

     做60分的父母就足够好了,

     留下的40分让你的孩子去成长。

     帮助孩子成为完整的自己,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你是父母,你的孩子来到你面前跟你说:“爸爸妈妈,我尝试很多次的努力了,可是我的成绩总是不够好,我感觉到好挫败。”

     作为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回应?

     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在你的内在打开一个空间,同时抱持着这两者:孩子,我看到你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孩子,我也感受到了你的挫败······

     让这两者能够被同等地对待,跟这两部分说欢迎:孩子,我欢迎你的努力,我也欢迎你在生命的道路上感受到挫败,这两者我都感受到了,我还感受到你比这两者更多更多······欢迎,欢迎······

     当我们在内在打开心,同时去抱持这两者,这个时候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状态,就帮助孩子从分裂回归到完整里。

    

     - END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摆脱内耗,活出“开挂”的人生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时代光华IP”视频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