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谈教养:纠正孩子的小家子气行为
2022/11/22 18:00:00 时代光华出版

    

    

     很多父母可能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小家子气行为。下面这件事足以说明:有一次吃完晚饭,我在小区里遛弯,广场上有很多妈妈带着孩子在玩。我看见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哭闹。听了一会儿后,我才知道原来是小孩 A 非要玩小孩 B 的玩具车,B 不给,A 便来抢,B 就哭了起来。A 的妈妈就对 B 的妈妈说:“把你家的玩具车给我儿子玩玩吧!”B 的妈妈很为难,自己的孩子玩得好好的,不愿意拿出来。于是,两个小孩就一起哭闹起来。我在一旁看了,忍不住就对两位妈妈说:“你们两位的教育方法都有问题。你的儿子非要玩对方的玩具,别人不给便抢,这已经是不对了,而你当妈妈的不仅不教育孩子,还要求对方拿出玩具,这不太合适吧。还有你,是不是忽视了对孩子的分享教育?你儿子怎么没有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呢?”没想到,两位妈妈本来相互不服气,听我这一说,她俩反而将矛头一致对准了我,说我好管闲事。听两位妈妈这样说,我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悲哀。有如此小家子气的妈妈,教养出小家子气的孩子也是不足为奇的。很多父母都喜欢袒护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吝啬、计较和嫉妒的小家子气行为不加以纠正,就会导致孩子个性封闭或自以为是。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处理不好,今后孩子就无法适应团队生活。学会分享玩具可以说是在孩子生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分享玩具包含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了: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仁爱与包容、分工与协作、协商与交往等。因此,父母必须重视这件事。一流的父母在分享玩具上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首先,平时给孩子灌输“与人分享”这个观念。玩具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面包要分给小伙伴们一些,等等。其次,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分享。有的父母很喜欢逗孩子,比如爸爸说“把冰激凌给爸爸吃点吧”,当孩子把冰激凌给爸爸的时候,爸爸赶紧说“不吃不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会模糊分享的概念,造成孩子的困惑。所以,平时对分享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严肃的、正式的。最后,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协商意识。抢别人玩具的那个小孩就没有协商意识,他的妈妈当然有责任。妈妈要先与自己的孩子协商:“你要玩小强的玩具车,那你的玩具熊是不是应该给小强玩一下?”“我不给。”

     “你的玩具熊小强不能玩,那小强的玩具车你也是不能玩的。”千万不要担心孩子的逻辑思维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其实两岁的孩子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这时,如果父母纵容,孩子就会有下一次的无赖行为。我朋友的小女儿刚刚两岁,不久前才学会作揖。那天,她四岁的小表哥拿来一个新奇玩具,她非常想玩,但要了几次,小表哥都没给,她便对小表哥作揖。我朋友说这件事时,内心是有着一丝骄傲的,因为他平时就用与大人相处的方式与女儿相处,女儿要求一件东西时,他就会反问女儿:“那你要给爸爸什么呢?”我想,小女孩既然能够这样做,即使最后没有和表哥协商成功,她也不会抢表哥玩具的。

    想要孩子在为人处世中做到大气,摆脱小家子气,除了培养孩子的协商意识,还要坚持三项原则。第一,要多欣赏而不是嘲讽。有教养的人在与他人沟通时多是欣赏而不是嘲讽。欣赏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与活力,还能够增进人缘;嘲讽则相反,嘲讽、挖苦别人,不仅显得自己缺乏教养,而且特别伤人。第二,批评要对事不对人。批评别人的方式往往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水平。有教养的批评是就事论事,只批评错事,不羞辱其人。当然,在批评错事的时候,也不要直接指责对方或夸大表达,避免用“这就是你的错……”“你总是……”这样的句式。这样的批评不仅不利于对方认识、承认过错,而且易激起其反感的心理。一定要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觉,比如,“这个方案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够大气,是不是可以……”“你把这么一大摞文件堆在我旁边,有点影响我工作,可不可以……”第三,面对冲突时要力求双赢。人际交往中有冲突是难免的。解决冲突时应避免两败俱伤,尽量避免用“好了,都是我的错”或“反正你总是对的”这样的话语。用这种方式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而要用“也许你是对的”或“也许是我错了”这样真诚的表达,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引导孩子在为人处世上做到以上三点,孩子在处理问题时就会大方得体,不会偏激,也不会让人觉得小家子气。-END-·文章节选自余世维《教养:余世维说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推荐阅读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实战型培训专家余世维教你全方位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识别二维码购买?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教养:余世维说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