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人一出生就是骡马
2021/5/21 18:40:34 舆见2021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了。这两天,一条制造阶层对立,引起广大屁民普遍焦虑的视频相当的火,据说都火到外国去了。这个视频叫作“我在北大附中上学的一天”。

    

     透过视频可以了解北大附中学生们的生活:8点的语文课,选修的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化史》,每个人抄写的《论语》是精致的线装本;10点的体育课,选的运动是击剑项目;午休的活动室和自习的图书馆宽敞明亮,舒适温馨;放学后的课余活动,是看戏剧社的学弟学妹演出……

     总之,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生活处处体现着一种人文教育的自由关怀和全面发展。想起隔壁河北著名的“高考工厂”衡水中学的孩子们,他们的高中生活又是什么鬼样子呢?

    

     那是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高考集中营“般的生活,从早晨5点30起床晨读、上课,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上床睡觉;而高三考生,更是要一天学习16个小时。他们吃饭得狼吞虎咽,洗漱上厕所要掐时间,每一分钟都被精心计算,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没有一丝闲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都是花季般的年龄,花季般的高中时代,但是北大附中和衡水中学,是两种不一样的生活,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教育资源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到哪里说理去?网友评论: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出生就是骡马。

     有些人的日常,是另外一些人终其一生也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你“头悬梁、锥刺骨”勤奋学习,埋头在书山卷海中苦读,披星带月拼命奔跑,希望努力跑得比别人远一些,能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或者至少是985,211这样的一本,然而最后却发现,自己的视野与见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品质、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连人家的起跑线都差得很远!2017年,出身外交官家庭的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接受媒体访时就道出了一个资源分配不均、阶层越来越固化的残酷真相:

    “ .......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一个高中生就能有这样深刻的认知,就能理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那种挣扎以及跨越阶层的难度,实属不易。

     我们不能否定像熊同学这样优秀的北京孩子也很努力,但他们也得承认: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努力,还需要幸运。

     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里“中产阶级家庭”乃至更高阶层的孩子们相比,出生在普普通通农民家庭的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处在劣势,面对的是生活的"苦逼"。他们不仅无法指望家庭资源的支持,还要在自卑和无助中肩负着通过读书来光大门楣、改变整个家族贫寒命运的重任......

    

     唉!有啥好抱怨的呢?生来便拥有优渥的家庭条件,是一种幸运。认命吧,有人天生就是投胎小能手,赢在子宫;而你,无论怎样努力,可能都突破自身阶层,无法逆天改命....

     也许,你要努力到老.....

    

    

     请关注:舆见2021

    

     备用号:飞且鸣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舆见2021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