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的角度解读,为什么大部分补药产自北方?为什么马鹿的茸不如梅花鹿?
2022/3/8 医非仁爱不可托

医非仁爱不可托,为您答疑解惑、寻觅良医
- 0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中医,必学中药。
那么,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种中药,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了解药的功能、药性以及归经呢?

中药又称本草,大部分来源于植物,亦有动物、矿物等,一般常用中药可达三四百味。网图。
难道真的要靠一味味的死记硬背吗?
古人又是怎么得知这些药的功能药性以及归经的呢?
除了像神农尝百草那样亲自尝试之外,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据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氏画像,网图。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源自于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大道至简,除了实践尝试外,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从道,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自然离不开“象”的范畴。
- 02 -

《周易·系辞传》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象”,就是以“象”类物,是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据传河图洛书中蕴含着“天垂象”的数字密码。有人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网图:河图洛书。
万事万物,同气相求,性近而相似;因而功效作用而类似,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认知世界的方法,在学习中医中药上,相比死记硬背,往往能收获意向不到的效果。
世界的万事万物,归于五行;
万事万物各从其类,各归其位。
五行中,木、火、土、金、水;
从颜色的角度对应青、赤、黄、白、黑;
从味道的角度对应,酸、苦、甘、辛、咸,
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行五色示意图,网图。
注意,中医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只是代表一种关系,不是实物。
也可以用ABCDE代替,只是代表这一种类别的事物,是一个“类”,只是这种“类”除了满足自身有的特性外,还满足“类”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谈的是“类”以及“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凡中药晒干后,颜色绿或者青色的,一般蕴含五行中木之能量最旺,可以按‘木’来归类,因此多归肝胆。
如:茵陈,软柴胡,绿萼梅,桑叶,半枝莲,青蒿,皂矾,青风藤,木通,伸筋草,木贼等等。
茵陈,利肝胆湿邪而退黄,
软柴胡,升畅肝气而解郁,
绿梅花,入肝而散郁结,
软柴胡原植物:红柴胡。网图。
桑叶,清肝名目祛风,
半枝莲,解肝胆之邪而止胁痛,
青蒿,祛肝胆湿邪而畅阳气,
青蒿原植物:黄花蒿。网图。
皂矾驱肝胆之湿痰兼杀三虫,
青风藤入肝通络而祛风、善于止痛,
木通祛肝胆湿邪而兼祛风利尿,

皂矾,矿物。网图。
伸筋草入肝走筋而去筋之湿邪,
木贼入肝胆而明目、散结、褪翳。

木贼原植物。网图。

中医认为红色入心,心主血脉。
所以,从“象”的角度来看,红色就跟血、心相关;
比如:
朱砂入心可以安神;
丹参色红,入心经,可以活血又补血;
红花、藏红花,色红,活血通血脉;

藏红花。网图。
枸杞子,色红,补血;
龙眼肉,补血安神;
丹皮,活血又凉血;

枸杞子。网图。
赤芍,活血又凉血;
酸枣仁,入心经安神;
代赭石,凉血止血;

酸枣仁。网图。
血竭,活血化瘀止痛;
等等,皆可以入心。

色黄属土,多归于脾胃,脾胃主肌肉,所以也走肌肉。
白术(实带黄色)、苍术、黄精、玉竹、党参、硫磺、黄芪、黄连均入脾胃;

黄连。网图。

色白属金,故色白多入肺或大肠。
如云苓,白术,山药,贝母,薏仁,滑石,冰片,橘白,莲子,麦冬,天冬,白芨,白附子,龙骨,牡蛎,石膏,银耳,天花粉等均入肺。

麦冬。网图。

色黑入肾,熟地,生地,玄参,补骨脂,磁石,女贞子,桑葚子,大云,黑料豆,车前子,椒目,黑蚂蚁,蜈蚣都是肾药。

补骨脂。网图。
- 03 -

若是想要更深入了解药性,推荐大家去读一本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这本书是由“中医复兴之父”, 彭子益所著。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书籍封面。网图。
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十二经气圆运动图。网图。
本书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观”,作者彭子益在这本书里面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当然它的中心思想是来源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但是他的书看起来比这个黄元御讲的容易懂一些,黄元御那个有点像八股文,看了很容易晕。

《四圣心源》黄元御著。网图。
- 04 -

有人问:这个天人合一观为什么很重要?
那你有没有思考过:
临床用药的时候,这个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作用?
药的具体归经以及功能作用是什么?

中药橱。网图。
它应用的就是这个天人合一观。
一个植物,一个草药,它的生长的地点(空间),时间(时空),区域,何时开花,哪个结果,何时凋零,等等,都对它的药性有很大的影响。

伸筋草。网图。
药性是什么?
药性就是偏性!
人得病就是因为偏性,那么万事万物的偏性,就可以纠人体之偏,因此可以治病。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西瓜,我们都知道它的产出时间是夏天,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血液循环快,水液流失多,而西瓜里面富含丰富的水分,这个水分进入人体之后,就可以纠人体缺水之偏,所以他对缺津,暑热等有治疗作用,这个就是简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夏季消暑解渴良品,西瓜。网图。
西瓜为什么有很好的补津的作用呢?
我们来看看西瓜在大自然的生长环境:

砂地西瓜,网图。
种过西瓜的老农都知道,西瓜的生长环境不能太潮湿,它在不潮湿的环境之下,整个瓜体还能蕴含那么多水分,说明西瓜的锁水能力很强,为啥当喝水不解渴时,吃点西瓜却能很解渴,也是这个原因。
你看,很多女性朋友,喜欢用的天然锁水面膜,少不了西瓜。

西瓜,天然的锁水面膜。网图。
还有,为什么大部分补药都是产自于北方?
比如山西的黄芪,党参,东北的人参,甘肃的当归,内蒙古的肉苁蓉(号称沙漠人参),它们在天气严寒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住自身养分,那么它们固气补气补血的能力一定会强;

肉苁蓉,常被称为“沙漠人参”。网图。
为什么要东北的鹿茸才好?
而且要梅花鹿的茸才更好,马鹿的差一些?
因为这个鹿茸是长在鹿的头上,它的角里面是带血的。

梅花鹿。网图。
在那么严寒的情况下,鹿要把血送到鹿角上去,它必须有很充足的这种气血才能够把血送上去;

珍贵药材:鹿茸。网图。
如果这头鹿长在南方,南方因为气温高,血液循环本身更容易,长在海南的梅花鹿跟长在东北的梅花鹿往角上输送血液的难度完全不一样,压力完全不同。
这个可以拿另外的一个物体来做比喻,例如我们的手机电池,质量好的电池,到了非常冷的地方,它里面剩下20%-30%电量时,它依然能往外放电,手机依然能用;

差一点电池的手机,温度低了,它的电池就不工作了。不是没电,它放不出电。
如果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能放出电它的阳气就充足些。
再把手机这个比喻替换到人身上,有些人到了冬天,心脏功能不好,尤其是低血压的人,怕冷得要死,四肢循环差,阳气差,那中医用药的时候,就可以用些鹿茸之类药,它天生阳气足,能有很强的气鼓动气血,同时血肉有情之品还补精,就能帮助身体补充阳气,解决怕冷,低血压的问题。
为什么马鹿不如梅花鹿的茸?是因为发现前者里的血不如后者的多!

马鹿。网图。
马鹿的鹿茸里面角质层更多,毛也长,精血“漏”出角外,有些药材的性质,靠“格物”就能知道,例如我们买菜都知道老、嫩之分。
药材也有老嫰,如党参,用来补津液的话肯定是比较嫩的好点,再老点就补气比较好些,太老都纤维化了,那只能当柴烧。

党参。网图。


长按添加:容小助交流咨询更方便
* 医非仁爱不可托 *持续分享跟诊心得、科普真实医案
分享中医药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非仁爱不可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