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瘾
2017/10/6 8:00:00 AnnieEasyFM

     三观正的读者都会点赞

     ◆ ◆ ◆ ◆ ◆

     发一篇这个浓眉大眼的医生的关于盐的文章。

     文:Harryisme

     编辑:@爽临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

    

     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体每天本身就有生理需要量、而且咸味在作为佐味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盐在人类历史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不少地区是依靠着产盐而蓄集了人口,形成产业,在古代产盐和销售盐也是政府的专利,在西汉的时候七国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央政府要求收回盐的经营权。

     但是我们也知道,食盐(是氯化钠)里的钠离子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造成血管硬化、血压升高,甚至是造成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中国营养学会(建议<6g/天),还是心血管学会、还是美国的心血管学会建议(小于4g/天)或者是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控制盐的摄入(不只是作为佐料里的盐,还有食物内部本身的盐分)。实际上中国人的饮食严重偏咸(尤其是客家人),超标能达到二倍之多甚至更多。

     为什么食盐对身体健康有那么大的风险,我们还是对其乐此不疲呢?除了饮食习惯,更多原因在于我们的基因,是基因让人类对食盐成瘾的。(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盐焗鸡、薯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高钠,曾经生产薯片的公司试图开发低钠版的薯片,结果卖不出去)(不只是人类,几乎大多数动物都对盐分难以抗拒,许多动物会主动寻找自然界中的盐坑、盐矿。有些少数民族的畜牧业,是放养牲口,然后每年有几次用食盐把这些动物再吸引到一起检查数量或者捕捉食用)

     在远古时代,食盐可是珍贵的东西,不比现在那么容易在附近的小商店就可以轻松获得。而且以前的人从事更多的体力劳动,生理需要量也更强,所以更加能够吸收(更加嗜好盐分)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在基因里形成了烙印。(为什么我们喜欢高蛋白、高胆固醇高油脂、高糖这些不那么健康的原因,也是一样的道理,历史上人类饿坏了,便觉得这些都是好东西,而且吃了还使劲吸收,这是“优势基因”…难怪瘦不下来)。(类似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越是离产盐地区更远的地方、越是贫困落后地区越是喜欢重口味、更多盐)

     说到底,生物就是基因的载体、本能的奴隶啊!啊,但是人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很重要一点在于人类可以克服自己的本能,你看现在不是很多人有意识地减少食盐的摄入吗?美国政府也在推动食物中减少食盐的量,以减少医疗负担。补充一下,有个词语叫做鳄鱼的眼泪,寓意是指鳄鱼在吃了其他动物的时候会留下眼泪,被用来形容虚假的慈悲。其实是因为鳄鱼在排出体内的氯化钠呢,啊,突然有点羡慕鳄鱼。

     习惯是很重要的,还好饮食习惯可以逐渐改变,使我们渐渐减少对食盐的依赖(再见了亲爱的方便面调味包、还有辣条、各种面包、盐焗鸡、还有各种辣的食物)。我们觉得好棒棒很美味世界第一的中华美食,其实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很难接受,因为中餐真的太咸了啊!中国人的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也是世界前列的,而且现在吃得越来越咸了!控盐还是好处多多,许多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用了控盐的小勺子之后血压都下去了。听说上海的一些社区医院可以免费领小勺子,不知道我们这边什么时候能普及。

     讲完了。

     2016年7月27日

    

    “AnnieEasyFM”(微信号:AnnieEasy), 80后广播界辣妈,所以观点尖锐毒辣。定期毁三观,偶尔也会建新,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科学育儿、转基因/中医药/辟谣,偶尔美妆与护肤。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私货时间: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进入盐贩子的小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