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武术
2017/10/10 7:30:00 AnnieEasyFM
这期不用点赞,但可以点阅读原文
◆ ◆ ◆ ◆ ◆
编者按:前几天,@幻想狂劉先生 和@老蛮出行 约了一场格斗。感兴趣的可以微博搜索看看全程视频。和徐晓东KO太极宗师一样,这也是一场没啥悬念的比赛,代表传统武术出战的“蛮大师“赛场上输了比赛,却想在微博上赢回来。
我想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传统的竞技项目最终会被现代训练打败,人类的智能最终会被机器打败(至少某些领域会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失败,恰恰相反,这代表了人类的进步。接受进步这么难么?
文:Harryisme
编辑:@爽临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

中国是围棋的发源地,围棋这项运动源远流长,这毋庸置疑。
在中国,有许多的围棋爱好者,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段祺瑞,就是其中一个。段祺瑞很热爱围棋,在府邸里搜集了很多来自各地的知名棋士,平素也爱好和他们互相切磋。一次,一个日本的围棋爱好者,来到段祺瑞的府上,结果把段祺瑞的门客们杀得七荤八素,只有段大总统才和这位日本友人互有胜负(原因大家都明白的)。段大总统很惊讶啊,问到“你这样的水平,在日本可是全国第一了吧”。结果不是,对方只是日本的一个业余高段位选手。
中国近代有个围棋名人,叫做吴清源,相信对围棋有了解的人几乎都会知道他。吴清源是福建人,是个棋痴,民国的时候因为国内环境动荡、而且日本的职业棋赛发展良好,去了日本。吴清源凭借着自己的天才,逐渐成为了全日本第一的棋手,甚至创造了一个不败神话,被称为昭和棋圣。但是,整个近代,中国就出了一个吴清源,其他人的围棋水平放在同期的日本联赛里,确实是不入流的。实际上日本的围棋水平,从近代到现代的八十年代以前,一直领先于中国。这最大的一个原因,在于职业化。
职业化对于一个项目的提升是巨大的,首先有一部分人可以单纯依靠这个项目为生,甚至获得巨大的报酬和社会地位,这对于激发这个项目的选手们来说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可以激发出他们更多的潜能。其次,规范化、职业化的联赛,选手们有着更加密集而且有效、有强度的训练,可以有更多更大范围的交流、对战。选手之间可以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改进。
得益于职业化,过去几十年里,职业围棋这项运动的整体水平都是在发展的。二十几年前很有名的选手,在今天比不过年轻选手,一方面是体力的原因,但是更多是因为战术的革新、选手整体水平的进步。实际上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些被誉为棋圣的人,放在今天就是业余段位的水平。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很多围棋选手和爱好者们根据历史上传下来的棋谱分析的,应该是很可靠的。有部漫画叫做棋魂,里边附身于男主角的佐为,在面对高强的职业棋手的时候,是比较吃力的,其实这还算是美化过的。按我说,古代的棋圣真正附身在现代人身上,用古代的棋艺和现代的高端职业选手对抗,应该会毫无招架之力的。
古代人,交通不便利,想要出门和其他人交流、沟通、对抗、互相学习,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古代还有各种门户,各种密不外传的一些错误的做法,都限制了他们的技术的发展。而且实际上,古代人生活水平低下,有文化程度者比例很低,大多数人终日为了生存奔波,有能力学习和有时间练习一项“无用”的技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古代的高手,纯粹是矮个子里挑高个儿。加上交通闭塞,有些所谓名满天下的高手,可能就是县里的高手罢了。
围棋,相对来说算是一个接近于单纯脑力活动的项目,而武术,则是脑力加体力的一项运动。
实际上人类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体的体格、体能都是在成长的。南北韩分裂几十年间,南韩的平均身高就已经比北韩要高出十几厘米了。人类的体格、身高都在进步,现在毫无疑问是历史以来最好的。刚刚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一项技艺,古代人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交流、竞争、互相学习,在技巧上,是不可能超过现代人的。

而且武术,或者说格斗,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多比拼的还包括力量、反应力(包括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反击)、抗击打能力。古代人因为诸多因素,是不太可能达到现代人的标准的。中国的传统武术,讲究的扎马步,对于提高力量作用微乎其微。
也有人说武术是杀人技,现代人的格斗限制太多,让很多技能都无法发挥作用,古代人发现了很多有效的成功击杀对手的方式。刚刚说了,古代人缺乏足够的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即使是他们真的无意间有一两个人发现过特殊的技巧或者招数,很可能在他传授出去前他本人就已经被击杀了。或者活下来,但是因为门派的不外传,很难流传下来。而且一些大家所熟知的所谓撩阴、插眼这些技术,已经被职业选手证实在高手间的实战中可行性极低。
反倒是现代格斗比赛,对选手保护很好,选手有更多的机会反思、总结,然后创造或者改进更多更好的技能,而且因为现代格斗比赛的开放性,很多“一击必杀”的招数、锁技都不是什么秘密。反倒是古代的格斗家,很可能会因为误伤致死致残而不敢进行那么多彻底的格斗。所以才有那些推手之类的花把势来替代生死格斗。
也有一些人说到中国武术的时候,会把李小龙举为其中例子。李小龙确实是师从叶问学习咏春拳,但是在青中年以后,李小龙本人已经在思考中国武术的缺点了,李小龙创造截拳道,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武术的否认和改革。李小龙鄙夷各种门派,认为武术像水,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武术应该基于实战,认为看重力量、速度这些,已经是现代格斗的范畴了。李小龙的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MMA之父,这和他反对传统武术是有关系的。拿李小龙来证实中国传统武术,李小龙怕是棺材盖都要压不住了吧。
2017年5月6日

“AnnieEasyFM”, 80后广播界辣妈,观点又尖又毒。定期毁三观,但不负责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科学思维,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给小店做个广告。点击“阅读原文”,体验【有点咸也有点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