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问卷解析之【进化论是一种假说么?】
2017/10/14 8:00:00 AnnieEasyFM

     三观正的读者都点赞了

     ◆ ◆ ◆ ◆ ◆

     《科学素养问卷》有木有种被碾压的酸爽?截止至周五下午5点,一共收到有效回复25份,统计数字也出来了,其中第一题的正确率52%,考虑到关注本号的读者的科学素养会高于其他群体,所以这个数字必然会有一定的采样偏差。

     目前的平均分是4.4分,从留言看,有些人对答案是不服气的,这些不服气多集中在后面几个问题上。从这期开始,先就一些共识度比较高的问题做一些讨论,考虑到解读一些问题已经超出本人的能力范畴,我争取征询一些老师来解答。下文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副教授三思逍遥关于进化论的非常靠谱的观点。

     文:三思逍遥

     编辑:@爽临

     原文发布于 https://www.wukong.com 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进化论在各方面证据的支持下,早已经从一个科学假说进化成一个坚实的科学理论,如果它是错误的,所涉及的严重问题远远不止人类怎么出现的,而是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从微观到宏观的诸多问题,全部需要重新进行解释,那么生物学这个学科甚至都将消失,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或者观察,我们将完全失去对大自然的理解能力,世界立刻重回黑暗蒙昧的混沌时代。因此,进化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有句名言:若无进化之光,生物学将毫无道理可言。

     当然,几乎所有反对进化论的人,根本不在乎整个生命世界内在的和谐和统一,而只在乎人是怎么出现在世界上的,很多人在面对进化论的强大证据时,往往会退让一步(反正也不真的关心),承认其它生物都是进化而来,但唯有人类足够的独特,只能来自上帝或者神或者任何其它什么超自然因素,有目的的设计才能诞生,当然,在这个科学和教育已经普及的工业时代,将责任一股脑的退给神灵或者超自然因素,未免太过懒惰,也难于满足人们尝试了解自己的欲望。因此,变种之一则是推给外星人,是外星人通过高超的科技,改造了地球上的某个物种,将之改造成了人等等。但显然提出这种解释的人,并不关心外星人是怎么出现在宇宙中,即便我们不追问他们究竟怎么来到地球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人类真的是拥有高科技的外星人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创造出来的,只要外星人本身是通过进化产生的,那么进化论就依然是正确的。就像今天,人类在实验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了某些大肠杆菌,让它们生产像胰岛素这样救命的蛋白质,我们也依然要承认大肠杆菌是进化的产物,然后通过人工改造,获得了新能力。

     虽然,人总认为自己足够的特殊,但实际上人的身体构造得一塌糊涂,这一点在达尔文时代就已经被吐槽很久了,很难相信拥有高超科技的或者甚至更厉害的神,会设计出这么糟糕的产品出来。而只有进化才能合理的解释,为何我们的身体设计得如此的糟糕,以至于容易出各种毛病。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大脑也同样如此,脆弱不堪,否则哪有那么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出现?

     而进化,唯有盲目短视拆东墙补西墙的进化,才能合理的解释我们的大脑、脊椎、盲肠、智齿、眼睛的盲点以及匪夷所思的膝盖关节等种种不完美之处,这些统统都是来自历史上不完美的祖先的遗传,有些祖先是非常久远的祖先。比如,拥有盲点的眼睛,这是非常古老的祖先,继承了这一不完美眼睛的生物远不止人类,而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眼睛都有这个缺陷。但是,海洋中的章鱼的眼睛可就没有这个毛病。

     脊椎动物的眼睛之所以会有盲点出现,是因为脊椎动物的视网膜上各细胞层的排序与头足类动物章鱼不同。脊椎动物的视网膜是倒置的,光必须先穿过神经和血管组织后才能到达视网膜,当神经穿过视网膜进入大脑的时候,视网膜的完整性被破坏了,因此在视野中留下一个盲点,虽然通过两只眼睛的互补,在多数时候盲点并不太影响动物的视觉,但这是一个显然糟糕的模式,而头足类动物章鱼的眼睛,其视网膜在最外层,神经和血管则在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眼睛,仅仅从设计上看就明显更好。

    

     如果我们放弃进化论,就得被迫承认,整个生命世界中多数生物都是一个蠢货设计出来的,包括人类本身,都是残次品,应该退货。

     说好的一周后公布答案,这就当作剧透吧

     PS,原创声明时我把本文归类到“宗教”一栏了

    

     “AnnieEasyFM”, 80后广播界辣妈,观点又尖又毒。定期毁三观,但不负责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科学思维,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