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阴谋论流行的原因及其弊端
2017/11/24 0:00:20 AnnieEasyFM

     三观正的读者都点赞了

     ◆ ◆ ◆ ◆ ◆

     编者按:周三,系统后台接到关于公众号违规处理的通知:你好,经用户投诉,发现此公众号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 违规消息“思维的误区:幸存者偏见”已删除处理,请遵守规范,让我们共创健康绿色的运营环境。如有异议,可发起申诉。之前被删除的《辩证法是如何降低智商的!》一文也是不给删除原因,发起申诉也被驳回了。触发被删除的操作有两个可能性:1、被他人投诉;2、被腾讯主动清除。对于第一个可能性,这是可以理解的,掌握发现真相的思维工具,骗子就没法活了,所以要尽量封杀;第二个可能性,我也会善意地理解腾讯公司为了保护我而删除了我的这些“违规”文章,尽管从逻辑上讲,他们并没有为了保护我的账号不被查封而将文章删除的权力,这是一种「都是为你好」的越俎代庖。

     周四下午收到系统信息,说我的申诉已审核通过,申诉成功,《幸存者偏见》这篇文章可以正常阅读了,所以暂时排除第二种可能性。本来我都想准备个小号了,现在看来再等等吧。今天推发的文章也是一篇关于思想的文章。

     文:编程-随想 | 编辑:爽临

     依据作者版权声明取得授权转载,为避免触发关键词而加横线

    

     黄金大米。被妖魔化的转基因技术,在社会媒体中就充满了各种阴谋论

     ★“阴谋论”是啥?

     所谓的“阴谋论”,就是把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当代的一些重大事件,归结为某些秘密的团体策划的阴谋。

     为了让各位读者有个具体的印象,俺举几个例子。

     比如前几年很畅销的《货币战争》。在此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巨牛B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据作者说,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现在,地球上所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经济事件,都是这个牛B家族在幕后事先操纵的。

     比如前几年好莱坞拍的大片《达芬奇密码》(改编自同名小说),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也是以阴谋论为主题。说是从古至今,一直有个光明会(共济会)的秘密团体,在操控世界。

     比如“9-11事件”已经过去10年了,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9-11是美国政府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以此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打着“金融”必备的幌子,贩卖阴谋论的《货币战争》,商业上很成功

     ★为何阴谋论很有市场?

     如果大伙儿仔细观察,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人相信形形色色的阴谋论。所以,俺有必要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

     ◇心理因素

     俺个人觉得,心理学层面的因素是阴谋论广泛存在的主要原因。对于阴谋论的心理学因素,俺总结了如下几点。

     1、满足“简单性偏好”

     什么是“简单性偏好”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企图用尽可能简单的概念来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而阴谋论,恰好可以满足这种心理倾向——把所有的事情的根源都归结为一个或少数几个缘由。比如刚才提到的《货币战争》,就用"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解释所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经济事件。确实足够简单!

     2、消除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

     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这个应该是进化产生的。当初猿人在丛林中游荡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充满危险。而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有助于避免个体的冒险,从而提高生存的概率。

     而阴谋论的存在,可以大大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在阴谋论者眼里,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全都是预先策划的,只有必然性(确定性),没有偶然性(随机性)。

     3、为情感因素找到接口

     这回,俺换一个例子,拿奥巴马同学来说事儿。

     话说奥同学当选总统后,很多美国佬之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奥同学不是在美国夏威夷出生的。根据美国法律,只有在美国本土出生的人,才能当总统。所以,这个阴谋论在质疑奥同学出生地的同时,也在质疑他总统身份的合法性。后来,美国官方给出了很多确凿的证据,证明奥同学确确实实在夏威夷出生,但有不少美国民众宁可相信阴谋论,也不愿相信那些确凿的证据。

     为什么会这样捏?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黑人当美国总统”这一现实。而接受阴谋论可以令他们逃避这一现实。

     4、满足猎奇心理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娱乐圈八卦捏?这就是猎奇心理的作用。而阴谋论在某种程度上,很类似于娱乐圈八卦——同样给人提供惊奇、刺激、劲爆的信息,让受众感觉窥探到某些内幕,心里很爽。

    

     这也是阴谋论者的世界观

     ◇政治因素

     除了心理学因素,另一个对阴谋论推波助澜的,就是政治因素。

     很多政客或者某些国家的政府,喜欢用阴谋论来操纵舆论,进而影响公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例子,极权国家有,民主国家也有。

     比如(按:此处隐去113字,读者自行脑补)

     即便像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在50年代也出现了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鼓吹赤色分子渗透到美国各界。很多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奥本海默)都受到牵连,好在麦卡锡风光的时间不长。

     ◇经济因素

     最后,再来说说经济因素。

     由于阴谋论具有广泛的心理学基础,因此,很多阴谋论的调调,很吸引眼球。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吸引眼球就能意味着经济效益(眼球经济)。所以,就会促使某些人为了经济利益,大肆鼓吹阴谋论。

     俺不妨邪恶地揣测一下,《货币战争》的作者应该借卖书,赚了不少银子。

    

     人类的壮举,也成了阴谋论者怀疑是美国政府造假欺骗公众

     ★阴谋论的弊端

     信奉阴谋论,对个人而言,会导致如下的弊端。

     ◇变得消极

     如果一个人信奉阴谋论,认为所有的的重大事件都是阴谋集团在背后操纵,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无法与之抗衡。长期受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会让自己变得消极,事事随波逐流。

     ◇不善把握机会

     在现实世界中(尤其在眼下这个信息时代),时常充满着偶然性,充满着突发事件。而这些偶然的,突发的事情,往往意味着机遇。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更容易为自己争取到利益,也更易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那些信奉阴谋论的人,认定凡事都有人在背后操控。因此,这种人不相信偶然性,也不相信突发事件。自然也就不懂得去抓住机会。

     ★俺如何对待阴谋论观点

     大部分的阴谋论有一个共同特点——【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也就是说,你可能永远都找不到确凿证据来证实它,也找不到确凿证据来否定它。所以,对这类阴谋论,俺持“保留态度”,既不相信它,也不去否定它;或者也可以说,持“忽略的态度”。对俺来说,一个不可能证实又不可能证否的命题,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

    

     科普不易,打赏鼓励

    

     “AnnieEasyFM”,个人公号,提供靠谱又毒辣的观点。定期毁三观,但不保证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科学思维,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有问题发在留言区,我选择有趣的回答和上墙;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