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观一个博物馆
2018/1/27 17:10:31 AnnieEasyFM

     三观正的读者都点赞了

     ◆ ◆ ◆ ◆ ◆

     编者按:各地都有博物馆,其中很多都是免费开放的,在闲暇的时候,可以去参观一下,更应该带着孩子们去看看,当然,也有一些私人博物馆和艺术展也值得一去。去博物馆看什么?当然不是看热闹,而是去看门道,看看那些真实的世界,收获一些滋养心灵的知识,验证世界观的证据。

     编辑:爽临 | 图:洒满胡椒的iPhone

    

     展品为摩洛哥自然银(Ag) | 年轻人表情惊讶地欣赏自然的奇观

     上海自然博物馆

     1、最适合去看展览的时间?

     工作日的上午是最佳看展时间,因为参观者较少,你可以自由而安静地欣赏整个展览。如果选择在周末观展,那么努力将时间规划在中午前,避开高峰时段。

     周一是公立博物馆统一的休息日,这一天更适合拜访画廊和私人美术馆。圣诞节期间,博物馆也会减少开放时间或闭馆;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美术馆会在换展期间

     晴天和下雨:绝大多数博物馆都采用灯光照明,天气并不会影响到你在展馆内的体验。不过对于一些新建立的当代艺术馆来说,自然采光也会成为表达艺术的一部分参观热门的展览,很有可能需要排队,可以在一些专门的 APP 上查询一下排队时间。

     2、最重要的穿着?一双舒服的鞋子

     长时间驻足欣赏艺术品会导致你双腿酸痛,穿一双你最舒服的鞋子非常重要。超过2个小时的观展要间隔休息一下,最好每1个小时休息1次。夏天博物馆会有很强的冷气,女生可以多携带一件披肩或大围巾。

     3、最应该了解的背景和知识?

     无论参观一个博物馆还是展览,最重要的功课莫过于了解基础的背景资料,包括:历史、文化、艺术家生平、核心展品、展品来源等,你可以在一些博物馆和展览介绍的APP中获取到这些信息,另外 Wikipedia 也是重要的知识来源,记得要看英文版。

    

     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

     很多美术类和历史类博物馆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馆藏作品,这些重要馆藏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审美情趣和历史价值。

     尝试挑选20件重点展品,每一件展品用5分钟去欣赏,这样会有一段更加充实且值得回忆的旅程。

     4、如何更好地拍照和记录?

     使用 iphone就足够满足拍照记录的需求,过于专业笨重的单反相机反而会成为观展过程中的负担。

     正方形构图是最出色呈现展品的拍摄方式,你只需要将展品放在画面中心,就可以完成一张很棒的记录,对于你特别喜欢的展品,可以多个角度+细节拍摄。

    

     演化之道 | 上海科学馆

     你可以将最想保留的照片上传在你的朋友圈或者微博中,这样任何时候都可以回顾你看过的展览,分享给别人看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5、如何提高你的观展体验?

     假装你就是作品的主人。它本就应该属于你,只是放在博物馆而已。

     选择你认为有趣,或者更能引起共鸣的作品。不知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有时比大师的潦草作品更值得观看。调整好你的观展行程,适时休息,在筋疲力竭之前离开博物馆。

     「绘画作品」保护好你在画作前的「领地」,不要让任何人挡住你的视线。尽量伸展上半身靠近画作,同时将脚尖保持在警戒线之后。

     「古美术」陶瓷、青铜器、古代珠宝等古美术展品往往被陈列于玻璃柜中,你需要携带一个低倍数的近望远镜,或者干脆低下身,平视展品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雕塑作品」雕塑的视觉效果容易受到光线的影响,尽量挑个阳光充足的日子去看雕塑。另外绝大多数古罗马希腊时期雕塑都是以仰视视角构图的,试着坐在地上仰望雕塑作品。

     6、观展中最重要的礼仪?

     同伴交流时,低声耳语,不要用手指指向展品,使用眼神或鼻子来指向。

     手机静音,关闭闪光灯,关闭拍照声音。不要在展厅内打电话。

     不要携带食品和饮料进入展厅,参观前先喝点水。

     假装自己是「隐形人」,追求你的内心体验。

     7、怎样挑选周边产品?

     博物馆商店里往往会出售展览的画册和周边产品,如果你特别喜欢一个展览,不妨选择购买。采用传统工艺和设计的周边产品最有纪念价值,明信片可以寄给朋友,画册一般比较重,要量力而行。

     「装置艺术」当代艺术表达的重点是「艺术家本身的观点」,思考艺术家想传达的是什么,试着辨别这些装置艺术对你的影响在哪里,是否值得被称为「艺术」。

    

     装置艺术 | 上海

     「展览讲解」对于你并不熟悉的展览,租一个「讲解器」会让你更容易了解展品的背景和故事;你也可以提前查询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的时间,跟随讲解员观展。

    

     科普不易,打赏鼓励

    

     AnnieEasyFM个人公号,提供靠谱又毒辣的观点。定期毁三观,但不保证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科学思维,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有问题发在留言区,我选择有趣的回答和上墙;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