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火入魔的“天人合一”
2018/4/16 20:13:11 AnnieEasyFM

     三观正的读者都点赞了

     ◆ ◆ ◆ ◆ ◆

     编者按:本文适合与《“阴阳五行”纯属装神弄鬼》一起阅读,读的时候别忘了连评论一起阅读(辣辣眼睛)。另,作者主张全盘西化,读者可在定义好“西化”的基础上决定接受还是保留。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在否定前问问自己,何为“西化”?我们身边非西化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哪些是我接受的部分哪些不能接受?边界在哪里?

     文:纪龙天 | 编辑:爽临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地方,但到了“和谐社会”突然回光返照了一阵,最主要的一张王牌就是“天人合一”。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个解释下,“拯救西方”、“一统江湖”的武林盟主式的野心呼之欲出——

     “西方因为对大自然穷追猛打,破坏环境,已经显示出了穷途末路的迹象,所以要用我们东方文明的“天人合一”去拯救西方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吾东方文明必将一统世界!!”

     很显然的,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在现实中发生,只会出现在季羡林、新儒家的“残年梦呓”之中。主要是老妖们在“过分的主观”上胡乱发挥、幻想,而没有细致看问题。

     先假设一下,“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那么,这里“天”就必须只能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否则,我们可以从根本推翻这个假设。下面,我把古代有“天人合一”这个意思的言论引证出来,从这些言论里,我们注意看看“天”指的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

     一般说来,“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可以认为是董仲舒发明出来的。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把“天”和“人”放在一起“感应”了起来,即所谓的“天人感应”、“人副天数”、“人之性情,有由天者”、“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等等。那么,什么是“天”呢?——“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者,群物之祖也”

     我们来看一下董哥是如何穿凿附会的。在董仲舒看来,人和天是相通的、相类似的。如“人有喜怒哀乐,犹天之有春夏秋冬也,喜怒哀乐之至其时而欲发也,若春夏秋冬之至其时而欲出也。……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二十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就这样,副来副去副个没完,得出的结论是:人从形体到情感到意识到精神都要“上应于天”。董仲舒的这套思想,赋予了“君权天授”、“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大教条以合理化、神圣化、天道化。

     实际上,在董仲舒以前就已有“天人合一”的萌芽。如孟子《告子下》:“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天=心=性】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天”就一路奔向妖魔鬼怪,出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解释。

     邵雍《皇极经世》:“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天=学问、学说、学术、哲学之类】

     张载《正蒙》:“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道=诚】

     程颢《程氏遗书》:“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天=心=性=道、理】

     程颐《程氏遗书》:“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皆一也。”、“性之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天=性之自然】

     可见,“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是一位至高无上的人格神,或者是天命、天道、天理等等,惟独不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因此,“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摆弄虚学、意淫老天爷的典型,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指的从来都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它仅仅是人类的一种蒙昧而原始的“感应”思想。这种“感应”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崇高的地位,《近思录》中就有理学家一下子把这种思想推到了顶峰:“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

     这种思想走火入魔之后,表现就是,凡是看得顺眼的东西,都要放在一起“感应”(或“类比”)一番。这种“感应法则”,在中医里有着最好的体现。

     中医也是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医书中就有“善言天者,必应于人”、“人之身也,与天地形象相参”等等,但令我们想不明白的是,中医在表现上为什么总是在肆意破坏环境、摧残生物多样性呢?因为,中医在用药时,根据的是“以意用药”、“以意类取”、“意类相假”、“物类相感”等等“感应法则”。

     中医认为,与病情类似(状态相似、名称相近、发音相近或能够产生其他联想)的东西,都可以在“相生相克”的理论指导下用来入药。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中就引说的很明白:“医药治病,或以意类取。至如百合治病,似取其名;呕血用胭脂红花,似取其色;淋沥滞结,则以灯心、木通,似取其类。”——Why?“意类相假,变化感通”是也。

     《本草纲目》中甚至引述过用“画地作形”方法来治疗疮病的例子,以说明“万物相感”的现象:

     “蠼螋(一种虫),……隐居墙壁及器物下,长不及寸,状如小蜈蚣,青黑色,二须六足,……其溺射人影,令人生疮,身作寒热。孙真人《千金方》云:予曾六月中得此疮,经五六日治不愈。有人教画地作蠼螋形,以刀细取腹中土,以唾和涂之,再涂即愈。方知万物相感,莫晓其由。”

     还不只是“画地作形”呢,还有更妙的“以影治影”。清人陆以在《冷庐杂识》卷一里接着上面那个例子,又讲了一个趣事:

     “近又传一方云:‘入夜,以灯照生疮处之影于壁,百滚汤浇之,即愈。’此皆以影治影之法。物类相感,抑何奇耶!”——看呀,这是何等的妙事。

     中医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十分狂热,其奉行的“感应法则”在今天成了濒危动植物的梦魇。中医还在把这些生物的器官当成宝贝(譬如虎鞭、熊胆、猴脑、犀角、灵猫阴户、人形首乌、雪莲、灵芝、沙漠腹地的发菜等等)。总之,越稀有的濒危动植物,在中医那里就显得越可贵,遭到的破坏也就越严重(这是东北虎和华南虎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因此,“天人合一”在中医里的表现,恰恰是在破坏大自然,恰恰是人与自然不和谐。

     中医认为,吃了动植物的某个部位器官,人体的某个器官就能“感应”。吃了人参就补(人参长得像人);吃了鱼眼视力会变佳;吃了啄木鸟可以补牙;吃了动物大腿跑步会变快;小孩子出现“兔唇”是由于妇女在妊娠时“食兔肉使然”,诸如此类。我就不知道,人吃了猪尾巴会补什么?难道还补前面的鸡巴不成?

     中医的这种“物类相感”思维在“相生相克”理论中进一步发展,就打起了动物生殖器的主意。譬如,看到老虎很猛,看到牛鹿的生殖器又大又长,中国的“小”男人那个羡慕呀。于是,因早泄或短小而自卑的男人就要吃“虎鞭”、“鹿鞭”、“牛鞭”来壮阳。稍有头脑的人,都会知道这是“鞭”长莫及。这些“小”男人最后活该落得阳痿的下场。

     世风日下,但人心并“没有不古”。最近的一条新闻:中国石油大学食堂出现“牛鞭壮阳汤”(《京华时报》6月11日),即属“没有不古”的产物。本来,这种愚昧在中国并不希奇,但令我们吃惊的是,竟发生在高等学府。咱们的菁菁校园、莘莘学子,烘托学习的氛围之余,也不忘烘托一下壮阳的氛围。“好好学习,天天壮阳”,即此之谓。

     这在“唯‘性’史观”里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现象。我深刻认为,为了使吾国之“壮阳事业”一直处于“立杆见影”的雄起状态,志士仁人们还应当致力于宣传“天下壮阳、匹夫有责”、“壮阳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理念,乃至呼吁“壮阳,从娃娃抓起”——既抓成年大鸡,又兼顾小鸡鸡。果能如此,则,“壮阳效果”自然就更加斐然了。

     “感应法则”不仅在中医里被应用,就是在整个传统文化中都根深蒂固。古人在行为中常常表现出来,譬如,和处女性交也要感应一下(《寄园寄所寄》卷七);女人老公跑了,要找老公也得感应(《闲情偶记》);上天对孝子感应了一下,母病就好了(《夷坚丙志》卷十四);暴发户也是感应(《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下雨也是感应(《郎潜纪闻二笔》卷九、《七修类稿》卷四十八);凶兆也是感应(《啸亭杂录》卷六);为了鉴戒,还把历代帝王祭祀、祥异、感应编成书(《玉堂丛语》卷四、《七修类稿》卷二十九);官员行政也要根据“天人感应之理”(《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等等等等。“感应”的行为不可谓不多,“感应”的效果不可谓不大。北宋时期,还有人专门写出了一本《物类相感志》,这本书“凡分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十二门,共四百四十八条”,条条谈的皆是“物类相感如斯”的现象,条条“皆疗治及禁忌之事”,从而把“物类相感”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地。

     所谓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从来都不是什么整体论,而仅仅是在蒙昧、笼统的“感应法则”下的产物。然而,“感应法则”是“实证态度”的对立面。这套东西在传统文化中十分泛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被普遍运用,从而严重的阻碍了中国人形成一个实证而理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近代没有能够产生“科学”的重要原因。

     从几千年前开始就在“感应”,一直“感应”到今天,已经到了荒谬透顶的地步。仅举一位网友的言论:“888”就是“发发发”,送礼不能送梨不能送伞(预示离婚),不能送鞋(预示被人踩在脚下)。起房盖屋都要看风水,生病请巫婆甚至跳大神,白色食品因为与肺同色所以利肺,心脏与火同色所以心是火,红色食品因为与心脏同色所以有利于心脏,人参象人所以对人是宝,天上流星坠落,地上皇帝就会遭殃。地震意味着老天爷对人间的惩罚。(贾湛《要科学还是要极端的民族主义》)事实上,只要注意观察,就发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种现象。要么是一种没有过脑的行为习惯,要么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民俗禁忌。

     季老本来是研究梵语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但在风烛残年,却跳槽来大叫“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用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动,济西方‘征服自然’之穷”。——可见,人一老,精神状态就容易不稳定乃至出现波动,会变得歇斯底里。很显然的,“东方文化”是他美梦里的“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他噩梦里的“西方文化”,梦里梦外并没有多少关联。

     对“天人合一”,我们只能说,一种思想,如果它的大前提,根本就建立在妖魔鬼怪的基础之上,那么,不管它如何的修正,其效果无非都是装神弄鬼;不管它如何的延续,都无法避免走火入魔的结局。

     “天人合一”现在成了文化保守主义者手里的一张王牌,在意思解释上正好迎合了“和谐社会”的宗旨(07年春晚就出现了“天人合一”的对联),看来,还要继续走火入魔下去。自己走火入魔还不要紧,还大言不惭、一相情愿的要拿出来“拯救西方人民、世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纯粹是不要脸。我们问一下:到底是西方的风景宜人,还是中国的环境好?西方和中国,哪个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哪个更爱护环境、爱护公益?这是不言自明的吧。

     西方的现代文化就是提倡保护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也是我提倡全盘西化的原因之一。西方环保用的是科学的“现代环保理念”,要保护环境,还有赖这个。妄想用什么装神弄鬼的“天人合一”来搞环保,开什么国际玩笑。

     2007·6·27 晚

    

     AnnieEasyFM个人公号,提供靠谱又毒辣的观点。定期毁三观,但不保证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科学思维,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有问题发在留言区,我选择有趣的回答和上墙;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