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揭露国学骗子南怀瑾
2018/4/27 23:26:44 AnnieEasyFM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先让自己聪明点

     ◆ ◆ ◆ ◆ ◆

     编者按:《不学无术的骗子南怀瑾》一文推发后,至今还不断有脑残粉在我后台骂骂咧咧。随后又推发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国学大师基本是骗子》进一步揭发了包括南怀瑾在内的所谓国学大师们的骗子的本质。在下文这些优秀的文章作者面前,我不过是个躲在书斋里看书写字做小号卖体力的“下九流小人物”,显然这些南粉儿“九”都欠缺,“物”更是没有。

     今天这几篇文章就是统一给这些只会脑后高潮的憨货们的答复,祝南粉儿们周末郁闷。

    

     文章一: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兼问出版垃圾著作的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家)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26.80元。依旧习惯,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全书近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这我不想说什么,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单说惊,一,再,三,都来自我略翻看的百页上下。不再往下看,恕我说句任性的话,是没有兴致再往下看。以下说一瞥的所见,或说惊的来由。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部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的,而意见却还是五四前后极少数人圣道天经地义、反对打倒孔家店那一路。孔家店应该不应该打倒,问题很复杂。化复杂为简单,我觉得,对于孔子的某言某行,评价,至少也要换用三副眼镜,而所见就未必一样。举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戴上基本上脱离时代的心理学加社会学的眼镜看,所见也许有是有非;戴上所谓历史主义的眼镜看,也许竟看到对的一面;戴上古为今用的眼镜看,不说它错就太荒唐了。可是南怀瑾则只戴一副歌颂的眼镜,他在“再版记言”里说:“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真是这样吗?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论语·季氏》)为例,明朝早年曾高升为八股文的专用题,确是被看作“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至于数百年后,像我这惯于“攻乎异端”的,就不这样看,而是认为根本就没了这样的“有道”,因为天子之流,如果有力征伐,他对内的权力就会大到无限,其结果就必致为所欲为,多干坏事,而更糟糕的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反而要歌颂。孔子说“天下有道”,来由之一是幻想古比今好,之二可能是从俗,对于天子之流,不能不歌颂。想不到南怀瑾竟不折不扣地接受了这样的圣道,所以主张尊王、忠君、孝亲、等等。此外,人的思想总是成套的,所以他说,“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2页)这是为林琴南助威,反对白话。只是在这方面他未能贯彻始终,因为他这部大著是用白话写的。还是专说思想,可惊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用自己反对的白话,宣扬几十年前少数遗老用文言宣扬的读经尊孔那一套。

     其二,讲《论语》不能不牵涉到古事,专说小范围的典籍,南怀瑾的看法,都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借用桐城派的术语,是只要义理、辞章而不要考据。例如他说:“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15页)“当孔子写《易经·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66页)不错,这看法可以在旧说,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找到根据。不过,可以找到根据是一回事,可信不可信是另一回事。分辨可信与不可信,要有理的依据,这依据是古事的实况。专就《春秋》和《易》十翼说,有关的实况很复杂,五四以来,考证的文章不少,只说我认为可信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官,掌管记录重要的史事(包括国外的),这一点,连相信孔子作春秋的孟子也承认,《春秋》是鲁史,孔子没作过鲁国史官,有什么权力,甚至有什么能力,作鲁国的史书呢?至于《易》十翼,比如最典重的《系辞》,无论看思想还是看文风,都不可能是《孟子》以前的。我以为,讲历史,史识当然很重要,但史识要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不如此就成为架空说,价值就很有限了。关于古代典籍的编著情况,南怀瑾的说法还有更使人惊讶的,那是:“要研究中国文化,孔子所编的《礼记》(案指小戴《礼记》)是不能不看的。”(47页)这也有根据,想是《孔子世家》的“乃叙书传礼记”,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可证,为抬高孔子的地位,连汉人戴圣编的史实也视而不见了。

     其三,更使人吃惊的是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指释文义,不是发挥义理),真是前无古人。这古人主要指汉人,马郑之流,笺注古书,虽然不敢保百分之百正确,却严守语文规律,或说训诂规律,所以绝大部分可信。也可以包括宋人,程朱之流。看宇宙人生,程朱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就是笺注古书,也难免借机抖搂自己肚子里的,但对于这机,他们也没有扔开语文规律的胆量。所以即如朱文公,讲《论语》,成书,称为“集注”,以表示没有数典忘祖之意。还可以包括陆王之流。陆更靠近禅宗,变理学为心学,但究竟出身于儒,为温良恭俭让所缚,羡慕禅师的呵佛骂祖而没敢说呵圣骂贤,只说“六经皆我注脚”。其实,这说法只表现一种重修持的自信精神,至于真讲六经,他还是不能不规规矩矩,比如“乾元亨利贞”的“贞”,他总不会讲成贞节的。南怀瑾则不然,而是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评论要有证据,以下举证。证据太多,想只举三处,以一斑代替全豹。

     一处,见第34、35页,是讲《学而》篇的“无友不如己者”。这句,旧解都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欠圆通,因为都这样想,就不会有朋友一伦。不过意思圆通与否是一回事,某种说法应如何理解是另一回事,前一事软,后一事硬,二者不能兼顾,即如孟子,也是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办法处理,因为后一事硬,不敢碰。南怀瑾不然,是碰硬的,即把通“毋”的“无”解释为“没有”。因而说: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案这一句费解),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

     以下还有如此解的证明: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案这句更费解:一,《论语》是弟子所记,非孔子手写;二,作“没有”解仍是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是这个“毋”字。……过去一千多年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案如朱注说“友所以辅仁”,不知这“势利”从何处来),这怎么通呢?

     以下就看看南怀瑾是怎么通的。通有二义:一是古人的某一说法是否合理,合理为通,不合理为不通;二是古人的某一说法,后人有不同的理解,合原意为通,不合原意为不通。以此来衡量南怀瑾的讲法,前一种,牵涉意见分歧,人各有见,难得一言定案;后一种则可以一言定案,是必不通。理由不只一种。第一,“无”作“没有”解,南怀瑾的语文方面的理由是,作“不要”解《论语》都用“毋”,这是否认古人用字经常任意通假的情况。这里化面为点,只说《论语》,南怀瑾的作“不要”解都用“毋”,依逻辑是个全称肯定判断,可惜他忘了,就在同一书中,特称否定判断并不少,如“无见小利”,“无为小人儒”之类,也可以解为“没有”吗?第二,退一步,姑且承认可以解为“没有”,照文言习惯,“无”与“友不如己者”是动宾结构,“友不如己者”是修饰语后置,全译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仍是“所有朋友都是高于自己的”,与原文并没有两样。第三,而南怀瑾则译成“不要(竟未译为‘没有’)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简直不明白这译文是由哪里飞来的。第四,“无友不如己者”这一节,着重说君子要怎样,不要怎样,如果“无”作“没有”解,就不成话了。

     另一处,见第44页,仍是《学而》篇,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看他怎么讲: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案为“志愿”或“心意”,不是“意志”)就是包括了思想、态度。……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

     “在”与“没”对举,连中学生也不会讲错,而这位南怀瑾竟解“在”为“在面前”,“没”兼在背后,“志”为“言行一致”,还吸收现代男女平等精神,“父”之外又冒出个“母”来,真是匪夷所思了。

     再说一处,见第123页,讲《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还是先抄他的讲法:

     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

     原来他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无”的“亡”读为亡国的亡,于是“有君”就不得不同“亡(国)”对称,且不说义理,连行文,古人也不得不随着他滑天下之大稽了。

     写到此,会有高明的读者笑我费话太多,甚至多事。但语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说几句,是对排印此书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排印之前,他们看了,有“出版说明”中的赏识语为证。这赏识语是:“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人各有见,我说说我自己的。妙趣是否横生不好说,只说蕴意深邃和别具一格。先说意,我的想法,深浅事小,性质为何事大。这,作者没有隐瞒,是:“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难道写赏识语的人也相信这个吗?如果竟至相信,推己及人,问题就太大了。再说别具一格,这说得不错,可惜这“别具”是建筑在不管原文、随口乱说的基础上。又是人各有见,也许有人正是从这方面发现了妙趣;至于我,算作杞人忧天也罢,顽固守旧也罢,总不愿意在有生之年,听见下一代,由于读了这“妙趣横生”的著作,竟至发出“不如诸夏之亡(wáng)也”的书声。

     (XYS20050209)

     文章二:“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

     方舟子

     (按:见到有人在blog上留言教训我说:“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人。建议看看南怀谨先生写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再来大谈中国文化吧。”因而想起了我在2002年11月26日曾经写过的一篇批评南怀瑾的文章《“国学大师”也在造爱因斯坦的谣》。此文在2003年10月10日曾做了扩写,把我更早之前列举南怀瑾在文史方面信口开河的部分也补充进去。这个补充版当时登于搜狐的专栏,未在新语丝网站登出,现在就登一下。不久前去世的张中行老先生也曾写有《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XYS20050209),把南怀瑾不通古文妄谈《论语》的老底也给揭了。现在自称或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很多,和十几、二十年前满大街“气功大师”的情形有点相似。这些“大师”也都喜欢诽谤科学,例如一、两年前我曾偶尔见到有一位现在也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在一个电视讲座上大讲风水,声称世界上有许多现象是科学没法解释的,比如几万光年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过几万年后才能知道,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科学没法解释的。在座听讲的人大概以“文科傻妞”为主,竟没有哄堂大笑。幸而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物,并不靠这些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大师”来界定。前几天听到一个讽刺中国学术界现状的民谚:“自由主义基督教化,新左派法西斯化,新儒家疯狂化。”我觉得还可再加一句:“国学家骗子化”。这些“国学大师”及其信徒、追随者动则训斥别人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不过,与他们去比国学,实在是胜之不武。)

     爱因斯坦是近代公认最聪明的人,人们也就爱拿他说事儿。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要根据事实来,别乱造谣,为了说理的方便,把爱因斯坦从未说过甚至与其思想相悖的话硬是栽到他的头上。他已长眠了快50年,无法为自己澄清。如此欺负一个不能开口的古人,想想总不是人干的事,偏偏有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乐此不疲。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文”学者爱造爱因斯坦的谣,说他信教信上帝,我以前已多次揭露过。最近偶尔在网上看到南怀瑾一篇文章,才知道这位近来在海峡两岸都很流行的“国学大师”,原来也好这口。其“名著”《论语别裁》“祈祷是求救的信号”一则称:

     “谈到超现实世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像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间(FourDimensionak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间)。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的路子去探讨。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段话很有点今天中国“人文”学者的口吻,都是要对科学指手画脚的,而其实也都是连基本科学常识都没有,连常见辞书也懒得去翻翻就信口开河了。只要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所谓四维空间,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维的统称,并不是多出了一个什么神秘的东西。(参见《辞海》1999年版的词条:四维空间,亦称“四度空间”、“四度时空”、“四维宇宙”、“时空连续区”等。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这一概念由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首先提出,因此又称“闵可夫斯基空间”。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空间的三个坐标和时间的一个坐标,这四个坐标组成的“超空间”就是“四维空间”。)南怀瑾对四维空间的理解,大概是和科幻小说说的多维空间搞混了。至于说爱因斯坦想要有神通,想成仙飞行,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云云,更全都是南怀瑾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乃是对爱因斯坦的污蔑。

     南怀瑾的追随者不少,里面大概也有一些物理学专家、学生,却无人向他指出这个笑话,任其流传数十年,可与信轮子的物理博士不敢纠正李“大师”的“光年”错误相比。(李“大师”在其“经文”中望文生义,把“光年”当成了时间单位,闹了天大的笑话。连小学生都知道,“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南怀瑾的文章我只读过几篇短文,就发现了一些中国历史常识错误,例如:

     《南怀谨谈历史与人生》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文称:“在古代,尤其春秋战国间,知识分子第一个兜销的好对象,当然是卖给人主——各国的诸侯,执政的老板们。……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曾经下了逐客令,当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临行之时,上书劝课,秦始皇觉得有理,于是收回成令,李斯后来因而得以重用。虽然如此,各国诸侯的灭亡,对养士风气不能说不是个打击,……”这段话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李斯上《谏逐客书》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距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还有16年之久。因为这个错误,使得整段论述完全作废,无法修改。

     《名利浓于酒》一文称:“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四岁亲政,就平定了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天下,作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础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皇帝,不是职业皇帝了。”康熙并没有如此高的天才。要到康熙20年平定三藩、22年灭台湾郑氏政权,才算平定天下,这时已近三十岁了。

     《历史的经验》“文武兼资论”云:“专门好文的,最后也是亡国,不注重军事国防,如吴王夫差,鲁国的偃王,都是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的,而最后败亡,这是‘恃文者亡’。”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吴王夫差的败亡并不是由于“只提倡文化,不注重国防”,恰恰相反,是由于穷兵黩武,好战而亡。那么南怀谨为什么犯这个常识性错误呢?原来是因为读不懂他讲解的《反经》中的这句话:“曹公曰: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这里是分别用吴王夫差和徐国(不是鲁国)偃王来做为“恃武者灭”和“恃文者亡”的例子,而不是都指的“恃文者亡”。

     《历史的经验》“遵义章第五”云:“武帝时,苏武率百余人使西域,为匈奴所囚,不为威屈。”苏武是因为出使匈奴,其副使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败露后受到牵连而被囚。张骞才是出使西域,途中为匈奴所囚。南怀谨显然是把这两个人的事迹搞混了。(孙勇进在《南怀瑾〈历史的经验〉中的几处文史疏误》一文中还列举了几个类似的例子,可参见)

     这些都是读过点史书的人不该犯的错误。对这位喜欢信口开河的“国学大师”的大部头著作,我也就没有阅读的兴趣。《论语别裁》据说是当代讲解《论语》的名著,但我只读了这一章,就知道这位“国学大师”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也没搞明白。

     2003.10.10

     (XYS20060304)

     文章三:当科学成为牌坊——读南怀瑾之《论语别裁》有感

     笑问天

     早闻南怀谨的大名,之前却不曾领教大师的风采,近日偶尔拜读先生大作《论语别裁》(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借自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实有醍醐灌顶之感。其实说拜读是不恰当的,因为稍翻几页实不忍卒睹,现就所见之斑略摘一二:

     (1)“现在科学界对这门科学(鬼神学)研究很热衷,‘有灵魂学’、‘神秘学’正在积极研究,并且运用科学仪器,如红外线照相机等,来证明灵魂的存在。他们已经有不少发现和记录。譬如人体会发出一种肉体看不见的光;人坐过的地方。当这人离开七八个小时,用特种照相机还可以照到这人的影子。”

     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大师从哪知道“科学界对这门科学研究很热衷”?人体发光是不错的,但是“发看不到的光,当这人离开七八个小时,用特种照相机还可以照到这人的影子”的说法却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了。

     (2)“东方学说认为光靠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两个东西不能形成一个人。人的形成需要‘三元和合’,由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配上灵魂而形成人。现在已经有人研究出来试管婴儿,将卵子在玻璃管里或者人体里长大,是一回事。精虫合卵子之能够结合,还是靠一个灵魂的力量来的。”

     这话似乎有点黎大师的“三生万物”的味道,不是听说比汤恩比和亨廷顿脑子中都多一元的黎大师是三元论的创造者吗?不知道南大师和黎大师的三元思想谁在先,谁在先我不知道,不过知道两位大师都用三元思想做出了惊人大的业绩,一个证明了四色定理,另一个更了不得,发现了“三元和合”而形成人的生命,看来菲尔次奖不授予黎大师实在委屈了黎大师,南大师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也应该指日可待!

     (3)“不说远的,就说发生在台湾的事,有位朋友的老太爷,在他死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门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唤他不要出去受了凉,但又倏忽不见了。再回到房间一看,老太爷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时老太太知道,老板快要死了,所谓灵魂先出壳了,果然三天以后老太爷就去世了。”

     这话我实在懒得做什么评论,乡间的常有的传说也上了国学大师的台面,南大师的朋友不致拿自己的太爷撒谎,但不知道是那位老太太忧夫心切而致神经恍惚还是大师自己杜撰来的,总而言之,在中国,听说二字实在太可怕了。

     (4)“生与死的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新的理论,一部分已经成立——整个还没有解决。所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讨论得完的。《论语》中显然提到了这两个大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专门针对这两个问题,再作讨论,只能在这里做一个交待,将来我们有别的机会,再来研究这些问题。”

     我没有考究大师的文字是怎么来的(本为随手翻阅,看了这些东西早就索然,更勿论考究了),听语气似乎是做讲座活演讲,狂妄的人见多了,但“生与死的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这样鬼哭神惊的话还是让我汗毛发怵。“新的理论,一部分已经成立——整个还没有解决”,“《论语》中显然提到了这两个大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专门针对这两个问题,再作讨论,只能在这里做一个交待,将来我们有别的机会,再来研究这些问题。”,听大师口气似乎取代进化论的理论已经涵盖在《论语》之中,等他有时间时去研究了,不知道南大师是不是也应该写篇《感谢孔子,我发了》来和黎大师交相辉映,形成中国科学的双子星座在照亮我们这些黎大师口中“愚蠢的国人”灰暗的心?

     黎大师,南大师,请让老子和孔子在天国安息吧!也请别再拿科学做牌坊,给科学留点尊严好吗?!

     参考文献:南怀瑾著,论语别裁下册[M],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P493-500

     (XYS20061005)

     文章四:南怀瑾之言不谨

     作者:如鱼得燧

     南怀瑾宣扬迷信的言语令人很是反感。向来评价他老人家都是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及人物,但出语之不严谨,已经达到极致。南先生也是海归来的,从学术和科学的态度看他的论著,其雷语连连,总让人觉得哭笑不得。多的不说,单摘录《庄子讲记》第一部分内容,并评论一下,你就知道了。

     1.“《山海经》···,现在美国很流行。最近在拼命的研究它。根据《山海经》的证明,我们的祖宗大禹治水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人在承认。···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东南亚各国大禹都到过的···”。说美国人“拼命”研究《山海经》,这也太给自己帖金。研究《山海经》的,也就是在二战后期以写神秘小说搏人眼球的HenrietteMertz,其作品都是描写亚特兰蒂斯之类的没影的事情。连“神秘学”都够不上。一两个美国人研究《山海经》,就博得国学大师所谓“美国很流行”,“美国人在承认”之类评价,不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么?又有,所谓“Dr.Mertz一步一步丈量洛基山脉”之类的鬼话,又有谁可以证明?大禹即便实在是太伟大,中国的水制完不行,还把美洲的水也给治理了,这完全不合乎情理。要知道,即使是今天,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补给,又不是大禹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且不说语言不通,怎么就那么随随便便的一会中国,一会美洲的走来走去?

     2.同上,乍一看,觉得先生真是非常给中国打气,一会说“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都是领先的”,一会说“咱们老祖宗”怎么怎么厉害。怎么证明呢,就拿美国人都“拼命”研究,“美国人都承认”这样的话。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的心里,怎么我们老祖宗厉害,非得要美国人来承认?凭什么美国人承认了,才叫厉害?所以说骨子里不是真的觉得中国厉害,而是觉得美国厉害的。这是不可取的

     3.“先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实际上我们晓得,讲科学,我们强调自已老祖宗的文化,中国从来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是领先的,当我们有科学的时候,西方文化还没有影子哩,···中国文化还有许多理论科学,你要看了会笑死人,但是真是假还不知道,不要轻易笑。譬如,我们晓得台湾有鹿,它有些是鲨鱼化成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海来,在沙滩上打个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苍蝇、蚊子是寄虫变来的,飞蛾是蠹虫变的。这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精虫变来的···”这样也是科学?先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文化并不等于科学,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谓鲨鱼变鹿,寄生虫变苍蝇之类的雷语,就不要再说了。

     4.“现在科学发展了,世界的科学家都联合起来到南极探险,至于对北极的考察,也只有些影子,真正的情况还远远没有搞清楚。老实讲没有办法,飞机只要到了北极的上空,指南针都要失灵。因为那里是旋的,也就是“海运”。科幻小说讲北极有个地方,飞机到了附近就不得了,要被吸进去的。这个洞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嘴巴一吸进来,通过肠子,就从另外一边出来了。科学小说是这么幻想的,中国的小说早就那么讲了。”其实先生并不清楚科学与科幻之区别。从举《山海经》研究的例子就已经能大概看出来了,这里讲的就更清楚。把科幻小说里面的事情当作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不足取的。而且,所谓飞到北极上空就“搞不清楚”,这也是非常荒谬的,除了指南针,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确定方向,别忘了我们还有GPS。把不懂的说成神秘的,是宗教迷信常用的方法。

     5.“唐代有名诗人杜甫的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人写文章做诗啊,做出来要吓人,就成功了。如果做出来,大家看了连喷嚏都不打一个,这个文章就不值钱。杜甫的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要说话说得惊人,就要数庄子,他一吹就那么大。”其实庄子并没有先生想象的那么吹牛,他的观点是逍遥,也就是“无所谓”,我不认为庄子真的关系自己的话有多少人看来会吃惊。我想。但是南先生的风格绝对符合他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要求。故意说的那么神,那么厉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忽悠,怎么忽悠,说的越雷人越好。

     (XYS20121002)

     五:南怀瑾闹笑话摘编(选自@方舟子微博)

     1、现在美国很流行《山海经》,最近在拼命地研究它。根据《山海经》的证明,我们的祖宗大禹治水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人在承认。如果研究《山海经》,我们老祖宗大禹治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南怀瑾《庄子讲记》)

     2、中国文化还有许多理论科学,你要看了会笑死人,但是真是假还不知道,不要轻易笑。譬如,我们晓得台湾有鹿,它有些是鲨鱼化成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海来,在沙滩上打个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你信不信?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有一些东西的确会变的,苍蝇、蚊子是寄虫变来的,飞蛾是蠹虫变的。这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精虫变来的,对不对?(南怀瑾《庄子讲记》)

     3、研究中国上古的科学物理思想,我们早就知道,由北极到了极点,一直再往北走,走到了头就是南极,南极走到了头就是北极,南极跟北极连着的,因为地球像个皮球一样是圆的。不过没有一个人敢去走,也许有人走到了,据说走到的人到地球中间去了,他永远不死,不回来了。但是真到了北极、南极那个地方,你回不来了,地心有一个吸风把你吸进去了,出不来了。据说地球内部很闹热的,还有个世界比我们还好,进去了以后永远长生不死,还不止活一万六千年。传说,中国甘肃我们老祖宗黄帝的坟后有一个洞,从那里可以到地球里面去,西藏高原里和四川以及陕西华山,也有可以达到地心去的这种洞。(南怀瑾《庄子讲记》)

     4、后来请王青风老师表演,那时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很深厚,所以他就特允了我的请求。一次他站在山头上,用手一指,数丈外对峰上的一棵老松即应手而倒。这时他的大弟子亦在旁边,这个人也是道士装束,我亦请他表演,但见他用鼻孔吼气,便看到他站立之处,周遭山土转即成尘飞扬。此二次表演都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由此而相信中国武术,的确可练至甚高甚妙境界。(南怀瑾《太极拳与道功》)

     5、男人的精虫有青、黄、赤、白、黑五种,再加上酪色、酪浆色共七种。这个说法要去求证了,以我所晓得的,是有不同的颜色。譬如有些大哲学家、科学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颜色不同于一般。(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六:答疑

     @楚狂儿-的话有代表性:

     “方舟子及其粉丝在某网站上肆无忌惮地对尸骨未寒的南怀瑾先生恣意侮辱,当年钱学森刚去世,方舟子就辱骂钱老,他专门骂尸骨未寒的人。南老刚去世两天。哪怕真有他们说的这些问题,也不能骂丧。九十五岁老人刚去世,就指责他,这简直毫无道德。这些所谓的学者,哪怕说的是对的,也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答:既然“说的是对的”——那怎么是“恣意侮辱”?骗子年纪再大,也是骗子,胡说八道、忽悠捞钱、误人子弟,就是楼主崇尚“民族民权民生”?无视事实、颠倒黑白、不讲是非,就是“基本的人性”?

     因为厌恶某个人,就以此否定那个人所说的话、所说的事实,这么做对吗?死去的骗子就不叫骗子,就批评不得了?

     中国假恶丑泛滥,就是与那样麻木的包庇息息相关。

     有人追问:说南怀瑾是“骗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答:恰如其分,说他是大骗子都没有错。他没少以此捞钱,除了四处演讲,还办了太湖大学堂(含有小学部),名利具收、误人子弟且不知廉耻。

    

    

     欢迎关注EasyMind思想汇

     AnnieEasy的科普公号,提供靠谱又毒辣的观点。定期毁三观,但不保证重建;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和语音。想说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都会发,但可能主要和以下内容有关:饮食/健康/疾病、转基因/中医药/辟谣,育儿常识,偶尔美妆与护肤。支持平权,穆黑,反狗权。有问题发在留言区,我选择有趣的回答和上墙;任何人可以留言,但本人保留说话不客气的权利。

     投稿邮箱:Easy.FM@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AnnieEasyFM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