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霉运排行榜,“为什么是我?”
2017/5/19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微信号:shentizhidaodaan

     覆盖110000+用户 最受欢迎的身心大健康类公众号

     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 |

     “为什么是我?”

     “我怎么会这么倒霉?”

     这是很多肿瘤患者最想不通的问题。

    

     前段时间,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中文名:《科学》)刊登了一篇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

     该研究称,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基因突变可归咎于健康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的DNA复制随机错误,即,所谓的“坏运气”,而不是遗传基因或环境因素。

     同时,基于该研究制作的一张《癌症霉运排行榜》图片在网上疯转,似乎让人觉得大多数癌症的发生跟“上帝掷骰子”似的,只是因为太倒霉。

    

     《癌症霉运排行榜》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说法无疑极具颠覆性,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

     难道真的是“人的命,天注定”吗?

     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科学》杂志上的这篇论文?

    

     致癌基因突变≠真正患癌

     癌症与机体“纠错机制”失效有关

     首先,很多人都混淆了概念。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致癌基因突变的原因”。作者想告诉我们,我们一直以为致癌基因突变更多地是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但其实我们还需要注意第三种因素:DNA不可避免的复制突变。

     要注意的是,“致癌基因突变”并不等于“癌症的发生”,这是两个概念。

     所以“66%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是DNA复制中的随机错误造成的”,也不等同于“66%的癌症是因为运气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内科主任潘宏铭教授,也读了这篇论文,他认为,这项基于大数据的研究,从模型、研究方法来看没有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道理,但很明显有一定的局限性。

     潘教授说:

    

     我们的细胞确实每天都在分裂,在分裂复制的过程中也确实会发生错误,这就好比哪怕是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会有犯错的可能,这是无法避免的。

     换句话说,机体发生肿瘤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该研究忽视了一点,我们机体是有‘纠错机制’的。

     即,当DNA复制发生错误时,机体会对其进行修复,以保证DNA在复制过程的高准确性。

     换句说,如果机体的‘纠错系统’能够正常运作,没有失效,那么,即使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无法避免的错误,癌症也不会发生。

    

    

     为什么机体的“纠错机制”会失效?

     一方面,年纪越大,“纠错系统”功能也越来越不好使了;另一方面,与抽烟、喝酒、熬夜、空气污染、辐射等这些不良外因密切相关,它们不仅增加了DNA复制的出错率,也影响了机体的“纠错机制”。

     总而言之,基因突变并不意味着就是癌症。基因突变需要发生在特定的片段上,并且积累到一定数量,同时人体“纠错机制”没有起到作用,种种因素综合作用,才可能诱发癌变。

    

     癌症还可以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无比重要

     虽然人与人之间,DNA复制犯错的几率基本平等,但能否让“纠错机制”起到作用、把身体重新“拉回正途”的能力却是不一样的。

     因此经常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还是无比重要。

     预防癌症,可以从这几点入手: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环境、预防性治疗。

     防癌要“节食+运动”

     现代人通常都有两个问题:“吃得多”和“动得少”。这也是影响肿瘤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节食+运动”是预防肿瘤的两大法宝。

    

     “节食”是指合理饮食,种类丰富,营养均衡。饭吃“七八分”饱,一日三餐尽可能定时定量;食物应以淀粉类和果蔬为主,其中,肉类和蔬菜的比最好是2:8;要多吃自然生长的食物,即应季的瓜果蔬菜;坚果类可以适当增加,如开心果等,同时可以多吃红枣、赤豆、绿豆等有颜色的植物种子。

     而“运动”顾名思义便是多运动,不要拿“工作忙、没时间”作为借口,关键在于如何安排时间、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只要动起来就是好的。游泳、太极、体操、跑步、骑自行车、瑜伽等都可以。

    

     癌症发现得早晚

     五年生存率大不相同

     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对远离癌症的死亡意义重大。

     “五年生存率”,是对癌症患者生存期评估的专业名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恶劣程度,如果肿瘤仍处于早期阶段,且病灶较小,癌细胞无任何转移,此时只要积极治疗,患者的预后大都较好。

     以乳腺癌为例,如果是早期的,肿块<2厘米,且没有转移的,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是晚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则低于10%。

    

     如何早发现?潘教授针对临床常见肿瘤,提出了一些建议——

     肺癌

     45岁以上者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提前至40周岁。

     乳腺癌

     30岁以后每个月月经干净后的7-10天对乳房进行自检;40岁以后应定期去专科门诊就诊,必要时定期做乳腺B超、鉬靶等。

     肠癌

     若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次数、形态、颜色等,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做个肠镜;50岁以后应去医院做个肠镜,若结果正常可间隔三五年后再做,若结果异常,要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必要时第二年再做一次肠镜。

     胃癌

     长期有胃部不适者应及时就诊,必要时做个胃镜;45岁以上者每年应定期做个胃镜。

     肝癌

     肝炎患者每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做B超。

    

     网络辟谷 第 14 期 开始报名

     加入辟谷,享受健康人生。

     活动时间:2017年6月15日(活动前3天截止报名)

     咨询微信:391305229(程老师)

     更多详情,回复关键词:辟谷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体知道答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