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活得界限不清,混沌不明
2019/11/21 16:00:00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微信号:shentizhidaodaan

     覆盖110000+用户 最受欢迎的身心大健康类公众号

     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 |

    

    

    始终觉得“关你屁事”与“关我屁事”是两个好词,背后的智慧就明晰的界限。分辨何事是自己的事,何事不是该自己插手的事。有些人看起来“情商”特别低,往往就是“界限意识”差。

     在家庭关系中,明确的界限是避免矛盾的关键。“明事理”与“拎得清”无非就是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回归到自己该处的位置,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家庭自然和谐。可悲可叹的就是许多人,白白增了年岁,依然活得混沌不清、是非不明,就是因为分不清界限。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分享了十个“界限意识”清单,做一个清晰明澈的人。

     1、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界限是你必须拥有的行为意识。所谓的界限就是每件事的作用范围和边界。

     2、人际关系中的界限有三层: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和心理界限。地理界限是你在地理空间中的归属感,例如这是你的家,那是你的办公桌。一般越过地界的行为会让人感到财产侵犯。第二层是身体界限,一旦越过这个界限,你就会感到安全侵犯。第三层是心理界限,越过这一层你会感到隐私侵犯。

     3、“界限”的原则是,一件事的作用范围和边界完全属于我,这件事就与你毫不相干,我不需要和你达成协议。同样,属于你的界限以内的事,也与我毫不相干。

     4、所谓的界限意识,就是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然后守住它。当你越过这个界限的时候,这种行为不是直白,而是侵犯。而当你让别人越过自己的界限时,不是善良,而是软弱。

     5、要树立“界限意识”,最关键的一层就是建立和守住自己的地理界限。所有侵犯界限的行为都是从地理界限开始,当你不能在空间上守住地理界限时,就会退守到自己会在身体上设界限。而当身体界限也受不住时,你只好在心理上设界限。当你时时刻刻都在防守心理界限时,就会产生一种人际关系隔膜。

     6、“界限意识”的对立面就是“共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表面上看是互相关心,其乐融融。例如许多不相干的亲戚,对你的工作生活特别“关心”。每个人都在争夺话语权。严重的时候,击中的隐形权利会剥夺你的话语权。

    

     7、如果你在关系中处于被控制、干涉的现状,你可以从小事上开始和控制者对峙。找到一个点,持续地和控制者沟通、交流、对峙:我就是我,我有我的想法我的选择。

     8、在与控制和干涉者对峙时,要采取这样一个态度——不含敌意的坚决。我很坚决的坚守我的立场,但我没有敌意,也就是坚决的说“不”。

     9、如果你在关系中习惯控制别人,请记住:别拿你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过度干涉别人。在任何一个环境里,那个最想管事的人,常常是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为他已经参与到了每个关系中,所有的问题都与他相关。所以,分辨清楚“热心”和“干涉”的区别,非常重要。

     10、在心理上没有“界限意识”,就会不自觉中作出损坏自己或他人利益的行为,从而阻碍你建立人际关系。

     有时“为你好”、“给你建议”、无端评价别人等等等皆是不懂界限的行为。

     相关咨询请扫二维码:俞老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体知道答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