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原谅原生家庭,而是拥抱自己的脆弱
2020/5/20 10:53:15 身心灵

    

    身心灵你有143个好友已关注

    

     “他(她)变了,变得不如以前爱我了。”

     “她(他)真的很烦,恨不得每时每刻都粘着我,可是我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你看,他(她)以前都会细心为每一个节日准备礼物,再看看现在。”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也强烈地感受到了亲密关系中的相互指责与抱怨。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总是喜欢回忆刚在一起时的无条件包容与付出,并数落对方现在的需索无度或是忽视。原本的亲密与幸福转而变成痛苦与无奈。

     我们不经会问难道我们只能接受感情都是会变的吗?或是我们只能通过分手继而寻找"真正的"灵魂伴侣吗?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或者你依然渴望有一段长久健康的亲密关系,今天的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

     检视关系中的惯性模式

     亲密关系中的角色主要分为两种:依赖者和反依赖者。

     依赖者通常童年时被抛弃、被忽视,亲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被爱,他们视爱为氧气,同时又恐惧被遗弃。他们不断向外探求,在一段关系中拼命寻找线索以证明他人对自己的爱,却又不断失望。

     反依赖者通常从小到大被抱得太紧,有着深深的被吞没感。他们恐惧被侵犯、被控制,渴求自由与独处的空间。他们渴望亲密,但又害怕在一段关系中需要承担责任、照顾另一方而侵犯了自己的自由,所以他们逃避并保持距离。

     在关系中,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是“依赖者”或“反依赖者”?还是两者都存在呢?

    

     2

     在关系中模式重演

     无论依赖者亦或反依赖者都渴望爱与被爱,我们一次又一次离开孤岛,无意识地卸下防御敞开自己驶向爱。与此同时,随着关系的深入,也敞开了自己过往的创伤,而缺乏觉知的创伤会导致不断的失望。

     我们会发现往往依赖者与反依赖者总是互相吸引,但也将过去关系中受到的创伤投射到对方身上。

    

     你是否对这一幕感到很熟悉?

     A:我不能忍受你对我不理不睬,你不能多关心体贴我吗?

     B:你烦不烦,我不需要工作吗?如此多的要求,快要把我逼疯了!

     A:你就不能少工作一会,花时间陪陪我吗?

     B:怎么没陪你了,我每天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不是天天看你脸色的!早点洗洗睡吧。

     依赖者由于从小对爱的匮乏感,被遗弃的伤痛转变成想要紧紧抓住另一个人的惊慌失措。不自觉地对另一半不断索求曾经父母没有给予的爱,关系越深入越长久,无意识的需求也愈发膨胀。

     但这往往使对方感到压力与抗拒,开始退缩。尤其是反依赖者,一旦觉得自己要承担某种责任并需要不断给予,他们会开始关闭自己的内在,不表达、不沟通并且保持距离。

     反依赖者通常是父母没有良好亲密关系环境下成长的男孩。很多父母与孩子过于亲近而没有界限,拥抱者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与真实感受,转而带来一种掠夺性的吞没感。

     很多时候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的亲近渴求在伴侣身上得不到满足,会转而向孩子寻求。有时母亲的需求太重,甚至会转变为愤怒和怨天尤人的情绪指向孩子。无辜的孩子一面心疼母亲,一面对如此强大的情绪感到抵触,却又无力对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关闭自己的内在情绪。

     当这个男孩长大并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时,面对伴侣也会产生过往经历与创伤的投射。

     即使伴侣有权利提要求并表达自己(这才是健康的关系),反依赖者会再次被对吞没感的恐惧所激发,采取回避模式或者冷漠对待。

     反依赖者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加不懂得如何与自己、与所爱之人建立亲密连结。

    

     在关系中一种人想要更多爱和缠绵,另一种人寻求更多的空间与自由。在每一段关系中我们都重蹈覆辙,将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的需要投射到对方身上,却一次又一次明了自己的期待不能被满足,转而变得冷漠、愤怒或转身离去。

     3

     识别自我保护的外衣

     从小到大,由于社会文化的要求与外在的束缚,我们对原生家庭的爱被无意伤害,心灵得不到满足和安慰,我们的脆弱与情绪也不被鼓励表达,逐渐无法感受并表达自己的脆弱,而是发展出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

     我们渴望爱,但由于极度害怕再次被拒绝,所以用否认自己需求的方式保护自己。

     我们整日忙碌、不懈奋斗,不给自己片刻放松的时间,只为感到能掌控环境。

     我们不断取悦讨好别人,希望获得存在感与认可,使周围环境看起来安全和谐。

     我们口出恶言攻击对方,只为不显露出自己的脆弱并对对方实施报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伪装成强者,即使是自己的亲人或伴侣面前也如此。

     在过度防御中看似保护了自己,却也阻碍了真实的自我。我们不再真诚,变得虚伪,我们的内在不再流动,变得卡顿,就像永远被堵塞的臭水沟。

     在往后的相处与亲密关系中我们不断被触发着过往的伤痛经验,它就像电影一样在脑中不时被放映。

     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需要爱与被爱,但伤痛使我们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层,随时准备在伤痛经验被触发时实施自我保护。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自我构建的保护层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也伤害着对方,它既屏蔽了外在伤害,也屏蔽了内在的真实感受与需求。

     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防御模式,都穿着不同的自我保护外衣。

     面对同样的斥责,有人大声哭泣宣泄情绪,有人选择隐瞒撒谎,也有人冷漠处之。就这样互相无视自我与对方的内在需求代之以伤害,一直如此恶性循环。

     很多人会问难道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吗?我们应该如何修复过往受过的伤害呢?我们又如何打破诸如此类的恶性循环呢?

    

     4

     滋养内在,打破惯性模式

     我们从小被教育如何生存,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尊重与帮助他人。但却从未有人教我们如何触碰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接受与真实的表达自我的脆弱。

     我们既不懂得好好爱自己,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内在,而把这样的权利不负责任地交给他人,也不懂得如何真正的爱人。

     1.对自己诚实

     首先承认自己的伤痛与脆弱,开始看到那个躲在阴暗角落担惊受怕的内在小孩,不再忽视他(她)。给她一些空间,与她对话,让她知道有被看见与在乎。

     2.培养觉知力(可参照之前的文章觉知就是你习练中的“明镜”)

     觉知使我们在下一次同样情感被触发时给自己多一些空间感受自己当下的情绪。

     觉知使我们在下一次情绪被触发时认清无意识投射,尝试改变以往的自动化防御应对模式(自我保护的外衣),采取当下可能更适切的做法。

     渐渐地良性循环,原谅与疗愈自然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真正的爱自己。

     3.静心冥想

     通过静心冥想创造出一个内在滋养的空间,与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不切断感觉,不逃避感觉。相反,给予更多的空间回归当下。

     这里分享两种简单的冥想。

     观呼吸练习

     观察每一次“呼”,每一次“吸”和每一次“止息”。观察呼吸的深浅,气息的冷热、粗细等。可以将关注点放在鼻尖处。

     如果觉得感受不明显,可以先将注意力放于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与“伏”,关注腹部的真实感受。

     身体扫描练习

     从脚趾、脚背每一处一直到头部,一点点觉察其细微的感受,不人为的创造感觉,只是去感受。

     正念冥想的练习即刻意地练习对当下的觉察,从过去与将来中抽离出来回到当下,不排斥,不评判。

    

     很多人总是说自己走神了,心很散乱。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每当意识到走神时,知道自己走神就好,意识再次回到当下的呼吸与身体即可。

     刚开始学习可以听音频,等熟悉后就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听取自己身体的感受进行练习就好。

    

     4.瑜伽

     瑜伽能帮助我们从身体自下而上平衡自己的内在情绪,帮助我们回到当下,体会真实的内在感受。

     针对不同的情绪与心境有不同的瑜伽体式与习练序列,例如:

    

     后弯中展开胸腔,带来喜悦;

     前屈中轻柔地伸展,得到平静;

     站立中双腿扎根,带来稳定与自信。

     倒立中主动感受恐惧,达到平衡、消除疲劳;

     5.请求伴侣互相帮助

     真诚地与伴侣进行沟通,表达想要改善的意愿

     当双方情绪波动时,指出对方的情绪

     仅仅提醒对方觉察当下的情绪,而不做任何评判

     互相鼓励双方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互相表达感谢

    

     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是一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旅程,在关系中我们重新长大,重新连结,升起对生命的无尽喜悦。

    

     References:

     [1]克里希那南达, & 阿曼娜. (2011).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漓江出版社.

     [2]J Daubenmier, W Mehling, C Price, E Bartmess-Levasseur, M Acree, & A Stewart. (2012). Oa14.02. exploration of body awareness and pai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mong yoga and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does type of mind-body practice matter?. bmc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12(1), 1-1.

     作者:木安

    

     心理学硕士,六年瑜伽习练者,曾任企业瑜伽老师。涉猎正念、冥想、唱诵、身心疗愈等领域,梦想背着吉他静坐天地间。聊一聊身心整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读者一起产生积极的转变。

     来源:瑜伽心屋 yujiaxinwumuan

     转载请注明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身心灵微信号:shenxinlingdao

     身心灵微信第一平台!★★★★★

     灵性文章,心灵成长,心理学,佛学,国学。

     婚姻伴侣,亲子教育,道医养生。

     粉丝人数40万,感恩关注!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

     以爱疗愈,每一个生命都将觉醒。

     主编:宣鉴 yifangxiaoshi (长按可复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身心灵微信平台:

     谢谢你,看到了最后!

     请点亮“在看”,不要让这份光明熄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心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