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心理教授: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2022/12/10 21:02:57 身心灵

    

    

     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15分钟的演讲,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压力的认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

     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要是我的生活中没有压力,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 01 -

     压力会杀死人

     但压力也只杀得死会这样想的人

     Kelly开展的这项研究历时八年,追踪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在这项研究,参加者会被问两个问题: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

     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

     8年后,研究人员查看了公开的死亡记录数据,并找出了那些已经去世的参与者。

     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参与者,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极大压力的人,不认为压力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比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研究人员还估计,在追踪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过18.2万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

     为何如此呢?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您揭晓答案。

     研究者为了让参与者处于极度压力的情境中,参与者被要求参加一项有两个实验的社会压力测试。

     第一个实验,压力演讲。参与者要面对专家评委做一个五分钟的演讲。他们没有事准备的机会,而且演讲的主题还是自身的性格“弱点”。

     同时,为了确保参与者感受到压力,研究人员在演讲者脸上打了明亮的灯光,现场还有摄像机全程拍摄。此外,评委们还频频作出消极反馈,比如鄙夷的神情(白眼)或不屑的动作(摇头摆手)。

     接着,进行第二个实验,数学测验。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快地从996开始以7递减来倒数数字,期间研究者还会不断地受到干扰:快点,快点,太慢了,数错了,重新开始。

     想必,做完这两个实验,大家都会呼吸加快,心脏砰砰直跳,也许还会一头汗水,感到压力重重。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这种身体改变解释为焦虑或者不能很好应对压力的表现。

    

     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生理表现看作是身体充满活力,并准备好应对压力的信号,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

     接下来,参与者在参加「社会压力测试」时,事先教导他们认为这些压力的表现是有益的:如呼吸加快可以帮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砰砰心跳是在为你的行动做出准备。

     实验结束后,那些将压力视为对他们表现有帮助的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大大降低,这些人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自信。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思想准备上的小动作,面对同样的压力时,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 02 -

     颠覆认知

     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接下来,我们从生理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一般情况下,压力会让我们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而这也是慢性压力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面这项研究中,当参与者认为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有利时,他们的血管却是保持松弛的状态。

     他们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种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方式,就和你开心或者受到鼓舞时的跳动方式类似。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这是因为当人们受到压力时,作为对压力的反应,脑垂体会释放一种压力性激素,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催产素(oxytocin)。

     而催产素不仅仅作用于大脑,还有益于身体,如保护人们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受到压力带来的伤害。

     催产素还是天然的抗炎物,还能帮助血管在应对压力时保持放松。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压力为什么会让我们更健康了。原因就在于压力会让我们身体释放出催产素。

    

     - 03 -

     三步

     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

     纵然各项研究表明,压力本身没有害,认为压力有害才有坏处,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坚定地认为压力有害,那么,我们如何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呢?

     为了改变你的压力思维,首先得了解你的压力思维,有意识的关注自己对于压力的反应,然后通过以下三步进行改变: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识到压力是你对在意的事物的反应,并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试图耗费时间管理压力,而是思考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

     每当你感受到压力时,应用上述三步进行练习。你会逐渐看到压力的好处,改变压力有害的思维;你会更擅长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状况会更少,你会更健康和幸福。

    

     - 04 -

     因为有压力,生活才有意义

     压力本身不可避免,但你遇见压力,也就收获了一个利用压力的机会。这些思维模式上的小改变,会激发一系列深入的变化。

     看完上面的研究,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比如,是选择有压力的工作还是无压力的工作?

     Kelly教授说:比起对不安的逃避,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则。

     作出决定的最好方式是选择那些对你生活有意义的事情,然后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伴随而来的压力。

     调查显示,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

     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这些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压力悖论”。

     艺术家、运动员、外科医生、音乐家、游戏玩家,当他们专注于艺术或技能中时,这些领域高手都表现出明显的“挑战反应”迹象。

     该反应使他们获取到更多的脑力和身体资源,让他们处于一种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我们才会看到他们自信满满、无比专注的巅峰表现。

     这些所谓的“高手”是因为自己能力高强就没有压力了吗?才怪,他们的压力也大了去了。

     但他们都知道一点:

     你认为压力好,压力就帮助你;

     你认为压力坏,压力就折磨你。

     这篇文章看完很受启发和感悟,可以给朋友们看看。值得分享!

     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感恩!

    

     身心灵微信号:shenxinlingdao

     身心灵微信第一平台!★★★★★

     灵性修行,静心冥想,吸引力法则。

     婚姻关系,亲子教育,道医养生。

     佛学,易学,国学,财富财商。

     粉丝人数40万,感恩关注!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

     以爱疗愈,每一个生命都将觉醒。

     主编:宣鉴 yifangxiaoshi (长按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身心灵微信平台:

     谢谢你看到最后,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请点亮在看,愿你心里的光照亮他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心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