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这3个原则,可以更好的观照身心,回归内在!
2022/12/20 11:13:17 身心灵
身心灵你有143个好友已关注
作者:隆波帕默尊者(泰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禅修大师)
如果我们想有效观察心念,有三个原则要注意:
首先,我们要避免提前刻意地去观察。
我们要等心理感受在心中暂时生起了才去知道它。先让心理感受或情绪自然地生起,然后再知道它已生起。
如果生气生起了,知道它已生起了。
如果贪心生起了,知道它已生起。
如果心胡思乱想,知道它胡思乱想已发生。
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现象生起后才去知道它呢?这是因为许多生起的心理感受或情绪都是烦恼(如生气、贪求等,见词汇表)。
每次心只会生起一种状态,因而当非染污心生起时烦恼就不会生起。
比如,正念现前的时刻生气就不会同时存在。生气这个烦恼消失,取代了它的是非染污心,这个非染污心就是那个觉知刚刚什么已发生了的观察者。
不要刻意地等着下一刻什么会生起,这点非常重要。让心感受或情绪先生起,然后知道它已生起了。
下面这个例子示范这个方法:
想象一只野狗突然向我们奔扑过来,我们感到害怕,我们知道害怕生起了,我们不能事前预设这件事的发生。
当然我们应该走别的道路,避开这条狗!我们不能继续往前让狗来咬我们,再看什么会发生。
有人说让狗来咬是了业,却不知这正是在造新业,真愚蠢!我们要恰当地采取行动,避免受伤害。
如果我们和一位朋友在一起,我们会跑得会比我们的朋友快一些才好。
或者我们要练习如何自我牺牲去助人,我们就跑得比朋友慢一些,这是另外一个主题。我在这里演讲的当下,许多人心已跑出去了。
有些人迷失在我所说的话中,有些人迷失在他们的念头里,而有些人心已漫游回到家里去了!
好,回到主题,我们不要刻意地去看心念。许多人目的性太强,他们等着禅修课程开始,说:“好,当课程开始时我真的要好好看我的心。”
恰恰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因为他们提前专注于此,使得他们的心反而停滞不动了。当我们投太多注意力在某一处时,就不会有多少运动变化让我们来观察,因为心静止不动了。
相反,我们要以最自然的方式来禅修。每次当心去想或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时,一种心理感受就可能会生起,此时觉知什么心理感受生起了。
当我们听到一首歌时,喜欢它,知道喜欢生起了。如果有人大吼大嚷,欲望心也 许会生起,我们可能想知道那个人在叫喊什么呢,觉知想知道的欲望生起了。听一会儿后我们意识到他正对着我们嚷呢。
想知道的欲望消失了,气恼突然地出现了。此刻我们的工作是去知道气恼已生起了。在事实出现之后知道,一次又一次,尽可能多地知道。
观察心念不是提前专注地去看,而是知道已经发生的心理现象。
好,现在我要你们开始观察心。观察它!你有没有看到你的心开始冻结、静止不动了?这是因为你刻意地去观察心,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
好,现在我们不观察心了,来听我讲一则古老的故事。你是否觉得你开始放松了?当一些轻松的娱乐的事情将要发生时,我们的心就会放松下来,此时觉知心已放松了,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刻意地去观察会使我们僵化,事情就不会自然地发生。
因而正确的方法是不带目的性地不刻意去看,而是事实发生后知道什么发生了。
这是关于观察心念时三个原则中的第一条。
我须提醒大家一点,我们知道时,我们要快点知道。我们不能今天生气了,明天才意识到自己生气了。当生气生起时,我们需要趁生气还在时就去认知出它。
如果生气已消失了,我们知道在消失过了一小时后才知道,那太迟了。我们应该当生气还在那儿时去认出它。
我们将注意到“刚刚一瞬间前我生气了,现在我知道。”我们会看到当我们有正念知道的那一刻,生气就不会存在。
现象生起之后才去知道,并尽可能在接近生起的那刻不带目的性地去知道。
一旦当我们能够以这种方法去认知出心的不同状态,正念就会自动到来,一条导向智慧的离苦的解脱之道就开始了。
正确观察心念的第二个原则:不要滑入到任何你所觉知的心理现象或情绪中去。
一般来说,当我们想了解某件事时,我们的心就移向我们感兴趣的地方。
现在就试试:让我们看看手臂上有多少出生时的胎迹,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心听到这句话之后就跑去看你的手臂?
我不关心你的手臂上有多少胎迹,我是让大家注意心已跑出去了。心不是稳定的,觉性还没有扎根,它正滑入它正观察的对象。
当我们阅读较远处的东西时,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到这种现象发生。
阅读较远处的东西,比如墙上的海报、交通标志等,我们的心跑出去阅读,接着它就开始思考,然后就在头脑里重复刚才它看到的东西。
当我们观察心念时,我们要有距离地去知道已生起的现象,好象我们没有介入所发生的事件中去一样。一旦确认知道了,就不要靠近那情绪或心理状态。
比如,生气生起了,看着它,好象看到别人刚刚在生气。心此时只是观察者,在观察者与生气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不要专注在生气上。
禅修者大多容易进入或专注在刚已所发生的对象上,就好象看到电视上正演着我们喜爱的节目时我们就一头扎进去那样。
从现在开始,无论何时,心跑出去了去观察其它对象了时,我们就知道这个情形发生了。
当我们看到这个情形发生了时,心就会自行稳定下来。我们不试图强迫心觉性稳定。
内观禅修是不带任何强迫性的,它只是如实了知实相。如果有强迫,就会产生压力,这就表明修法有误。
因而当心潜入到某些事情中时,我们知道就够了,不要强迫它回来。
当我们想起某位朋友时,我们的心就掉进入念头之中(称之为掉举),完全忘了觉知自己的身和心。我们需要知道掉举发生了,这样心就会渐渐扎根稳定下来。
当我们看足球赛时,我们不要站在赛场看。我们在观众台上看,有距离地看。球员们在场上跑来跑去,我们却很稳定,我们和比赛之间有距离。
同样地,在音乐会上,我们坐在我们的椅子上看乐队演出,我们不占据这舞台上,在我们和表演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仅仅是观察者。
这就是我们怎样观察我们的心理感受或情绪 - 有距离地观察,不进入不粘着心理感受或情绪。
当我们如此观察时,我们要尽快知道已发生的现象,这样心就从现象中分离出来,此刻就成为了观察者。
观察心念的第三个原则:不干涉原则。
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去干涉已认出的感觉或心理现象。无论什么发生了,都没有关系,我们让它发生。
生气了,我们不试图让生气消失。我们的工作仅仅是知道心在生气。我们尽最大努力只是成为观察者,而不是挡路的干预者。当痛苦来临时我们不试图除掉痛苦,我们只是认出它在那儿。
当幸福生起时,我们不试图使幸福延长。美好的境界来临时,我们不试图保住它。我们只是平静地知道:
对于到来的一切,不挽留、不拒绝、不抵抗。
第三个原则正式的说法,是以平等心去知道所生起的现象。那就是无论什么现象出现了,心公正地中立地去看待它们。
平等心的产生是经由观察认出心的喜欢或不喜欢而达成的。(对已发生的现象心产生了喜欢或不喜欢,心再次去观察这喜欢或不喜欢,通过多次观察认出心的喜欢与不喜欢,平等心渐渐产生了)
平等心不是强迫心处在中立状态。强迫会产生压力。内观是没有控制、拒绝、抵抗 – 我们根本不必做任何事情!
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无论什么状态生起,我们知道心在那种状态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看到一位美女走过,贪爱生起了,此时我们不要去寻找一个方法去除掉这贪爱,也不要试图赶走这美女,尽快认出心起了贪爱就可以了。
如果不喜欢这个贪爱,心就不公正了,它对这贪爱有嗔心,想让贪爱消失,此时我们要知道嗔心已生起了,我们要知道心不平等。快乐生起了,如果我们喜欢这快乐,心就不中立,此时我们要知道喜欢生起了。
无论何时一种心理状态生起了,心喜欢或不喜欢它,我们认出这喜欢或不喜欢。
如果我们持续练习,平等心就渐渐产生,我们将以平等心去知道所有心理现象。这就是怎样正确有效地观察心念的第三个原则。
如果要加上第四点的话,那就是大量地练习。如果我们能够每四个念头中就能看见一个念头,那么涅槃肯定一天就可以达成。
因为我们已种植了成就涅槃的所有善因。在通往涅槃的每个阶段,心将发生大的转变,苦会大幅度地减少。
总而言之,我们修习佛法以便有一天苦不再在心中生起。我们通过练习知道心念的方法来实现苦的止息。
每次当苦潜入心中时,看到它,最终它会自行消遁,不需要赶它走。
记住观察心念的三条原则:
第一,不要寻找现象,不要作假设或预先等待,让心理现象它自然发生,然后,再认出它。
第二,有距离地观察,现象出现时不要把注意力移向它,我们站在外面看。如果我们专注在现象上,就是修奢摩它(修定),不是修毗婆舍那,智慧之道。
第三,随着心理现象的生起,注意心里是否有喜欢与喜欢产生。经常练习,无论什么现象生起,心将渐渐自动生起平等心。
当我们以这种方法去观心,我们将会对任何生起的现象如实了知。我们会看到身和心的本来状态。我们会看到身和心不是我们。
持续地观察身和心,我们将看到身心之流的变化无常,看到它们的虚幻不实,看到它们苦的自然属性。
此时我们会渐渐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一切。我们会对身和心的粘着中解脱出来,解脱生起时知道解脱已生起。
我们从什么中解脱出来呢?
是从对身和心的粘着中解脱出来,我们从苦中解脱出来,因为苦存在于身和心中。
你看到了吗?只有身和心这两个地方会产生苦。
一旦解脱,苦就消失,我们完全觉醒,充满喜乐,不再需费力去维持什么了。
你们肯定听过古老彦语这么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人生是一所学校”;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因为世间知识的学习永无止尽。
这世间不断制造出新事物,所以需要不停地学。
而佛法呢,一旦涅槃了,心从苦中解脱了,就不再造作,不再虚构。
一旦从苦中解脱了,我们就不再需要学习,我们的佛法学习就完成了。
愿读此文者,皆开悟见性。
愿转此文者,皆圆满人生。
愿赞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愿以此文功德回向所有看过此篇文章的人。
转载请注明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身心灵微信号:shenxinlingdao
身心灵微信第一平台!★★★★★
灵性文章,心灵成长,心理学,佛学,国学。
婚姻伴侣,亲子教育,道医养生。
粉丝人数40万,感恩关注!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
以爱疗愈,每一个生命都将觉醒。
主编:宣鉴 yifangxiaoshi (长按可复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身心灵微信平台:
谢谢你,看到了最后!
请点亮“在看”,不要让这份光明熄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心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