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内在小孩!
2023/4/15 12:11:37 身心灵

    

    

     许多人的内在都有一位

     年幼且受伤的内在小孩。

     如果我们不知如何


     转化与治疗内心的伤痕,则可能继续将它传给下一代。

     我们必须回到内心受伤的孩子身边,帮助他从伤痕中痊愈。


    

    
面对自己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位年幼且受伤的内在小孩。

     所有人在童年都经历过困难,甚至是创伤。

     为了保护自己,防备将来再受痛苦,我们尝试忘记从前的痛苦。

     每次触及痛苦的经历,我们都以为自己会无法忍受,因而将感受与记忆深深埋藏在潜意识内。几十年来,我们可能因此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在小孩。

     但是,忽视这个小孩并不表示他不存在。这位受伤的小孩一直在那里,期待着我们的关注。小孩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不能避开我,你不能逃离我“。

     我们将小孩遣送到内在深处并尽量与他保持距离,希望借此停止我们的痛苦。但逃离并不能停止我们的痛苦,反而是在延续痛苦。

     受伤的内在小孩向我们请求关爱,但我们却做着相反的事情,因害怕面对痛苦,我们选择了逃避。

     我们无法面对内在纠结的痛苦与悲伤,即使有时间,我们也不愿回顾自己的内在。

     我们情愿让自己持续接触外在的刺激:看电视或电影、参加社交活动、喝酒或吸毒——因为我们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伤的小孩也存在于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内,我们身体中没有一个细胞不存在这个受伤的小孩,我们不需要为了寻找这个小孩去追忆从前,只要深入的观察自己,就能感受到。受伤小孩的痛苦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体内。

     很多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这些伤痕可能来自于父母,他们也许在童年受过创伤,由于不知如何治疗,只能将伤痛传给我们。

     如果我们不知如何转化与治疗内心的伤痕,也可能继续将它传给孩子、孙子。所以,我们必须回到内心那个受伤的孩子身边,帮助他从伤痕中痊愈。

     —— 一行禅师《与自己和解》

    

    

    


     内在小孩渴望被看见我们有内在的小孩,也有内在的父母,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他们也许会延续外在的评判与对抗的模式。但当你觉察到这一点,你就可以作为内在父母,以你内在小孩的需要,给予他相应的关注和爱护。在内在父母与孩童的关系里,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是我们自己的照顾者和滋养者。如果用这种方式觉察、接纳和转化了他们之间的内在冲突,我们也仍然可以回到不会被伤害的、有力量的、纯真的初始状态。在这个过程里,首先要觉察到、倾听到内在小孩的声音,就可以给予他们相应的抚慰和滋养。想一想你在孩子的时候,什么会让你开心?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看到、被关注、被陪伴,那么,你可以放掉现在所有的评判,把你自己小时候感受最好的、最渴望的体验给到你的内在小孩。比如,小时候你希望爸爸妈妈陪伴你,现在你就可以以你内在父母的角色来陪伴你内在的小孩,告诉他,他永远拥有你的陪伴。

     为了让自己比较容易地得到这些觉察和转化,你也可以找一些时间与自己单独相处,让自己处在一个放松的、不用担心任何人目光和看法的状态下,让你的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你可以身处大自然,也可以在任何你认为舒适的地方。在这种独自一人的状态下,好好观察一下自己,也许你会觉察到头脑中无数的杂音,觉察到那些不安、逃避与抗拒的声音,觉察到我们对周围和自己不完美的定义和批判,觉察到我们没有外在刺激就无处安放的注意力。然后,慢慢的,接纳所有的声音,也接纳你经历过的评判与伤痛,就像大海接纳所有汇入其中的东西,等待它们自然的沉淀或消散。允许自己慢慢的安静下来。渐渐的,当你听到那个纯真的声音时,即使独处,你也能心生微笑。这个过程不一定要很长时间,但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你就会发现一些变化。这是我们体验转化历程的一部分。就像你看到的那些雏菊,那些小猫,那些婴儿的笑,它们像镜子一样照见你从未消失的纯真。回到它、享受它、爱它,让自己可以常常活在纯真的喜悦中。你照顾你的内在孩童,他也滋养了你,他陪伴他,也被他治愈。谁说我们原本是有缺失的呢?——克里希那穆提

    温柔地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热爱模仿,他们看见成人做什么,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做什么。

     他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周遭的生活中,吸收周遭环境的每个方面,变成自己内心深处意志的萌芽,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

     如果有人对着孩子或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或暴怒,这个暴怒的图景会深深进入孩子的内心,由此产生的内在图景会进入孩子的血液循环、呼吸和新陈代谢,所有这些结果在斯坦纳看来,会一辈子留在孩子身上。

     我们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切都会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

     责骂、威胁和喊叫不能帮助幼儿建立规矩,实际上,这些方法会减弱他们以后面对生活的能力。

     这些体验带给他们轻微的害怕,如果害怕经常发生,孩子们就会竖起屏障来保护自己。他们的心灵变得坚硬起来,我们会发现似乎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鲁道夫?斯坦纳

    

    内在创伤的疗愈在灵性道路上,需要发现内心深处的创伤,才能达到真正的成熟:包括来自过去的悲伤、未实现的渴望、一生累积的哀痛。

     正如阿姜查所说:“如果没有痛哭过许多次,禅修就还没有真正开始。”

     几乎每一位走向真正灵性道路的人,都会发现深刻的个人疗愈是灵性进程中必要的部分。

     承认这种需求,就能把灵性修行导向身体、心和心智的疗愈。

     这不是什么新观念,自古以来,灵性修行就已被视为疗愈的过程。

     佛陀和耶稣都是著名的身体疗愈者,也是伟大的心灵医生。

     许多人刚接触灵性修行的时候,会希望跳过悲伤和创伤,略过生活中的困难。若要以爱和智慧具体实现灵性生活,这种疗愈就是必要的。

     尚未得到疗愈的痛苦和愤怒、童年受虐或被抛弃的创伤,都会成为生命中强大的潜意识力量。

     除非我们能觉察和理解旧有的创伤,否则就会发现自己一再重复创伤的模式,包括未满足的需求、愤怒及困惑。——杰克?康菲尔德

    

    

    
用爱呵护内在小孩如果内在小孩感觉到TA没有被爱、没有被需要、只是被操纵,TA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因为意识中有厌烦或埋怨等消极情绪导致自己轻视自己时,内在小孩就会停止给意识传递信息,最后问题就会越发严重。如果内在小孩认为自己即使传递信息也不讨人喜欢时,TA就会因为感到沮丧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种情况确实与现实中的母子关系非常相像,当孩子无法相信母爱时,他们就会关闭自己的心门。

    必须让内在小孩沐浴在爱里。即便发生不幸也不要埋怨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而是必须对其表达感谢。呵护内在小孩,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去做:① 温柔地抚摸内在小孩的头,时常把它放在心上,尽心疼爱。② 轻柔地拥抱TA,因为太用力会让TA感到害怕。③ 牵起TA的手,温柔地抚摸。④ 拥抱TA的双肩,将满腔的情感、慷慨的爱意注满TA的全身。孩子能敏锐地察觉父母是不是在做表面文章,内在小孩也一样,TA对尤哈内,也就是像母亲一样的意识的爱很敏感。如果不是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对待内在小孩,TA就不会配合你。如果内在小孩同意“我一直配合你”,潜意识就会无条件地接受意识的请求。不过,内在小孩时刻都在观察你的行动和态度,所以你要毫不懈怠地一直呵护TA。——修·蓝 博士

     这篇文章看完很受启发和感悟,可以给朋友们看看。值得分享!

     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感恩!

    

     身心灵微信号:shenxinlingdao

     身心灵微信第一平台!★★★★★

     灵性修行,静心冥想,吸引力法则。

     婚姻关系,亲子教育,道医养生。

     佛学,易学,国学,财富财商。

     粉丝人数40万,感恩关注!

     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

     以爱疗愈,每一个生命都将觉醒。

     主编:宣鉴 yifangxiaoshi (长按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身心灵微信平台:

    

     谢谢你看到最后,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请点亮在看,愿你心里的光照亮他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身心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