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得你欲火焚身,才美
2016/4/5 拾遗

    

    拾遗物语我们不知道哪一次雨后会有彩虹,正如我们不知道生命哪一个转角会遇到此生挚爱。当科技的发展让美越来越统一并且可控之后,我们开始想念那种不可预知的美所带来的惊喜。追求“偶然拾得之美”,正是柴烧所要传达的理念。柴烧,因此而成为好茶之人必备的侍茶神器。

    

    

    

    淳朴于万物间,自然无饰,不形而型,触及灵魂在中国,说到柴烧,就不能不提台湾黄大安。在淘艺界,黄大安有“火神”之称。

     生于台东的黄大安,原是小学教师,曾获台湾教育界最高荣耀——师铎奖。教书之外,黄大安有一癖好——登山。他年轻时曾征越群峰,是全世界第42位完成攀登台湾百岳的人。

     在一次登山途中,黄大安偶遇陶艺家徐永旭。与其闲谈中,黄大安发现了柴烧的秘密,顿时惊为天人。黄大安的生命之河从此拐弯——他决定弃教从艺,专攻柴烧。

    

    火神黄大安柴烧,是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这是一种古老技艺,烧制难度相当高,成败取决于泥、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彼此环环相扣,一点点微小疏忽,便可能使制品身败颜裂,所以成功率很低。过高的成本、极低的效率,使得柴烧窑逐渐被瓦斯窑、电窑所代替,故这项技艺在中国几近失传。

     但黄大安决定一生悬命,恢复这项技艺。

    

    柴烧需要1200度高温,一般砖窑无法达到。于是,黄大安奔赴日本,学习六大造窑技法。博采众长后,黄大安回到台湾,修建了两座与众不同的柴烧窑。“巧借自然气流,可让窑温迅速提高到1200度。”黄大安说。接着,黄大安开始摸索泥土的调配。“全台湾各地黏土我都有!”他走遍台湾采集黏土,尝试不同比例的调配,终于探索出最适合柴烧的黏土搭配。

    

    然后,黄大安又开始寻找最佳薪材。“几年寻觅后,我倾心于加拿大松木。这种薪材饱含油脂,火焰长且易落灰,落灰与黏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会形成千变万化的自然釉。”黄大安说。驯熟泥、火、柴、窑后,黄大安开始改进烧窑周期。柴烧,台湾一般为7天,日本一般为14天,但黄大安创造了惊人的21天柴烧。烧窑天数增多,所遭遇破、损、裂、熔的变数就越多,成功率也就越低,但柴烧制品形成的自然落灰釉会更加变化多端。

    

    

    

    

    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熔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无粉饰,不会重复且难预期。

    从1200度冷却至室温,需要一个月时间。“冷却过程中,当你无数次听到窑内传来裂片的声音、掉落地上的声音时,你会被深深的无力和期待包围着,一切的一切都只有等待开窑的刹那。”黄大安说。与其他柴烧不同,黄大安的作品不上釉,素坯入窑柴烧,将创作的能力完全交付于窑火和木灰。所以制作过程无法控制,一切全靠天意。“就像生活,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怎样的惊喜。但这正是柴烧的魅力。”黄大安说。

    

    

    

    

    

    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共鸣交响,烧出一派粗犷自然、朴拙敦厚、深沉内敛取水和土,拾木生火,以火炼金——柴烧的简单、古朴、枯寂之美是天赐的人间妙造。这样的“自然无饰,不形而型”,与茶的本质最接近。柴烧,因此而成为好茶之人必备的侍茶神器。柴烧的茶具,具有软水效果,能很好提升茶叶口感,所以柴烧杯既可以品高香气的茶,又可以尝韵味厚的叶。阳春三月,春茶上市。古朴风韵的柴烧杯,以之醇和的茶水,是最为搭配的共鸣。在慢品中,感受柴烧与茶叶的对话,悟生活之美便是取与舍。如同柴烧的本质,刻意舍之,随性取之,上天终会成就各自不同的完美。

    

    

    

    

    

    

    

    

    追求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浴火重生,盎然茶器文字为「拾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