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女孩终于敢开口谈欲望了
2022/5/9 9:31:34 拾遗

    

    

     一个人怎样才算心智成熟?

     01

    

     前几天,

     我写了一篇关于余秀华的稿子,

     余秀华和杨槠策结婚的消息传出后,

     在网上引起一片质疑:

     “一个46岁了,一个是90后,

     感觉双方的目的都很不单纯。”

     面对网上的各种质疑,

     余秀华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就是各有所图怎么了?

     两性关系的本质就是各有所图。”

     我非常敬佩余秀华,

     中国女孩素来矜持,

     现在终于有一个女孩,

     敢于开口谈欲望谈需要了,

     余秀华真的是一个心智非常成熟的人。

     今天我就来说说心智,

     一个人怎样才算心智成熟?

     心智成熟的人有5个标志:

     ●不带羞耻的需要

     ●不带敌意的拒绝

     ●不带诱惑的深情

     ●不带愧疚的离开

     ●不求必得的坚定

     02

    

     何为不带羞耻的需要?

     就是能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就像余秀华一样,

     敢于大方承认和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就是图他年轻帅气,咋地?

     我们很多人,

     为什么活得别别扭扭、扭扭捏捏?

     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敢大方表达自己的需要,

     对“有所图”过于羞耻,

     害怕因此而不能成为别人心中的好人。

     但余秀华不这样,

     她说“装逼不是我的风格”,

     她大方地承认自己的欲望,

     大方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就是图他年轻帅气咋地?

     爱情的本质就是各有所图各取所需,

     我不觉得自己有所图是什么丢人的事,

     所以不要用高高在上的道德来绑架我。”

     何为不带羞耻的需要?

     就是不只是在两性关系中,

     而是在任何关系中,

     我们都要像余秀华这样,

     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需要,

     大大方方地展现自己的需要,

     大大方方地争取自己的需要。

     不敢大方承认“我想”“我需要”,

     而找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

     反而是不信任对方的表现。

     真正心智成熟之人,

     都能大方表达自己的需要,

     大大方方地颜控,

     大大方方地拜金,

     大大方方地付出,

     大大方方地交换,

     大大方方地争取,

     大大方方地接受。

     宗萨仁波切有句话说得好:

     “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

     03

    

     何为不带敌意的拒绝?

     就是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我不答应你时,态度虽很坚决,

     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无价值。

     《听杨绛谈往事》一书里,

     提到了社会学家费孝通。

     费孝通年轻的时候,

     特别特别爱慕杨绛,

     可杨绛却不喜欢他。

     他俩年轻的时候,

     都就读于振华女中。

     后来,费孝通转学燕京前,

     专门跑去问杨绛:

     “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

     杨绛知道费孝通的心思,

     但她不想拖着费孝通,

     就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了:

     “做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

     多年后,钱锺书去世,

     费孝通去看望杨绛时,

     隐约透露出再续前缘的意思。

     但杨绛又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了:

     “楼梯不好走,今后你也不要‘知难而上’了。”

     杨绛的两次拒绝,

     都不带任何敌意和嘲讽,

     但是又非常坚定,

     既没有给费孝通以希望,

     也没有让费孝通很难堪,

     算是经典的“不带敌意的拒绝”了。

     04

    

     何为不带诱惑的深情?

     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不用诱惑去激励。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与孩子相处时,

     就特别喜欢用诱惑进行激励,

     “你把地扫了,我给你10块钱。”

     “期末考好了,我给你买平衡车。”

     这样的鼓励和激励,

     实际上就是“带着诱惑的深情”。

     这种激励方式容易造成一个问题,

     就是梁实秋先生说的:

     “孩子未来可能会把一切关系,

     都处理成金钱关系: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以钱为动力,

     一切事情都用钱来度量与衡量。”

     好的激励方式都是不带诱惑的,

     就以我自己为例子吧,

     我把孩子的劳动分为三种。

     第一种:你自己的事情。

     “做自己的功课、收拾自己的玩具等,

     我不会奖励,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二种:为爱而做的事情。

     “洗洗碗、扫扫地等家务事,

     这是为爱而做的事情,

     我不会奖励,这也是你应该参与的。”

     第三种:为报酬而做的事情。

     “你捡瓶子卖,我会给予奖励。

     你修剪草坪,我会给予奖励。

     我只奖励他利行为,不奖励自利行为。”

     之所以这样划分劳动和进行奖励,

     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三件事情: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

     ●为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

     ●我劳动,我光荣

     第二层意思:不能用爱去绑架。

     我们非常喜欢且擅长以爱之名,

     去裹挟孩子、绑架孩子,

     “听妈妈的话,赶紧考公务员。”

     “听妈妈的话,这个男生不行。”

     每当孩子们想反抗时,

     我们就会说出极具杀伤力的三句话:

     “我们都是为你好。”

     “我们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我辛辛苦苦养大你,你却……”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生活往往过得很不如意:

     读着不想读的专业,

     干着不喜欢的工作,

     结着不想结的婚姻,

     喜欢委屈自己迎合别人,…………

     因为他们习惯了被迫接受。

     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爱是什么?

     是不带诱惑的深情:

     “我对你好,

     是发自内心的意愿,

     不求任何回报,

     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孩子。

     我从来不把我认为好的给你,

     而是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

     正如心理学家科胡特所说:

     不光是在亲子关系中,

     而是在任何关系中,

     我们都要学会不带诱惑的深情。

     不带诱惑的深情

     是最好的爱的方式。

     05

    

     何为不带愧疚的离开?

     我先讲一个孟非的故事。

     2015年1月份的时候:

     主持人孟非发了一条微博:

     “恋人分手最好是两不相欠并常记对方的好。

     职场也一样,我若辞职,

     肯定不欠江苏卫视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孟非这样解释说:

     “从情谊上来说,

     我当然一直愿意留在江苏卫视。

     但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

     我也不觉得亏欠江苏卫视。”

     为什么呢?

     “因为我在江苏卫视的每一天,

     都是兢兢业业的,

     尽最大努力回馈江苏卫视。”

     我非常欣赏孟非的职业态度,

     这就是不带愧疚的离开。

     在职场之中,

     我们素来推崇“忠诚”,

     但请注意:

     你最需要效忠的,

     不是某家公司或某个组织,

     而是你自己的“专业精神、职业素养”。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

     应该怎么处理自己和公司的关系?

     我回答——别把公司当家,当甲方。

     “我把公司当成甲方,

     把自己当成竞标中得到机会的乙方。

     既然甲方给了我报酬,

     那我就要竭尽所能,

     把自己的全部实力卖给甲方。”

     所以,即便有一天我选择离开,

     我也不会觉得愧疚和亏欠,

     因为我在公司的每一天,

     都把最好的自己献给了你。

     什么是不带愧疚的离开?

     就是不光是在职场关系中,

     而是在任何关系中,

     只要我在这段关系中的时候,

     我把最好的自己给了你,

     那有一天我们缘分尽了,

     我离开时就不会觉得愧疚和亏欠,

     “我用真心待你,但不执着于你。

     我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

     06

    

     何为不求必得的坚定,

     就是凡事尽力而为,

     但不求志在必得。

     公元208年,

     曹操率80万大军南下,

     驻扎于长江赤壁,欲攻打东吴。

     孙权部下吓坏了,皆主张投降。

     诸葛亮知晓后,立即建议刘备:

     “我们应联合孙权,共同抗曹,

     不然东吴一灭,我们也会完蛋。”

     刘备便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

     见到孙权,诸葛亮说:

     “曹军久战成疲,不习江南水战。

     只要孙刘同心协力,定能打败曹操。”

     孙权举棋不定,就跟都督周瑜商量。

     周瑜说:“曹操名为丞相,实则是奸贼,我们怎能向他投降?”

     孙权立马决定联合刘备,共抗曹操。

     观看曹军船队排阵后,

     周瑜想到了火攻,

     “除了火攻,别无良策。”

     但此时正值冬季,只有西北风,

     火攻不但烧不着曹军,

     反而会烧到自己。

     心急不能用火攻,

     周瑜郁闷得病倒了。

     这时候,诸葛亮来了,

     他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什么意思?

     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先把所有火攻的事情都做好,

     至于东风来不来,我们听凭天命。

     周瑜心结顿解,立即着手准备。

     结果东风真的来了,

     曹军被烧得抱头鼠窜。

     孙刘大胜,从此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

     我特别喜欢诸葛亮的态度,

     他的态度就是不求必得的坚定。

     何为不求必得的坚定

     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就是“争过程,而不争结果”。

     苏轼有句话说得好: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我凡事尽力而为,

     但结果顺其自然。

     成了,固然值得欣喜;

     败了,我也坦然无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