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啊萍的N种身份
2022/7/23 13:16:50 拾遗

    

    

     群体记忆是需要被反复浇灌塑造的,

     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牢固。

     01

    

     这两天最骇人听闻的事情,

     就是一个叫吴啊萍的人,在南京玄奘寺供奉了5个日本战犯。

     在这样一个遭遇大屠杀的城市,供奉日本甲级战犯,这个吴啊萍简直令人发指。

     很多人都在质问吴啊萍是谁,我不知道TA是谁。

     但我知道这样的吴啊萍,其实在好些领域都存在。

     02

    

     比如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庚一

     就在课堂上公然质疑南京大屠杀,

     称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被夸大,

     完全没有数据支持,

     还说被杀人数只有7万或者3万。

     宋庚一还教导学生:

     “不应该去恨,要反思历史是怎么来的。”

     我们被侵略了被屠杀了,

     还要去反思为什么被侵略被屠杀?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03

    

     比如知名学者冯玮,

     公然在讲台讲坛上宣称,

     “南京大屠杀是误杀。”

     “南京城里散乱着被丢弃的正规军服和兵器,

     日军无法分辨军人和百姓,

     才错把百姓当成军人杀害。”

     “因为中国抵抗,

     所以日军有了伤亡,

     才激起了日军的抵抗之心。”

     “日本没有向中国宣战,

     所以可以不遵守国际法,

     可以屠杀战俘。”

     这套说辞是不是荒谬之极?

     04

    

     上个月还有一条新闻,

     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

     就是某个省的教辅书,

     在为“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配图时,

     竟把上面这张照片配了进去。

     大家知道上面照片的来历吗?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日本侵华时,

     摆拍的一张著名照片,

     用来美化所谓“中日亲善”:

     “一个日军战士,

     从战火中救出了一位中国大娘。”

     没想到这张著名的摆拍照,

     80多年后竟然登上了中国教辅书。

     05

    

     我为什么要举这几个例子呢?

     我其实就是想说:

     我们关于日本侵华的集体记忆,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正在慢慢被淡化。

     甚至不仅是淡化,

     一些人的集体记忆,

     已经被模糊或篡改。

     06

    

     最近这三十年,

     日本政府一直在竭力推动一件事情,

     就是“美化和篡改侵略历史”。

     美化和篡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美化侵略战争。

     在很多历史教科书里,

     在很多日本漫画书里,

     所有由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

     均被描绘成“自卫战争”和“解放战争”。

     日本是怎么美化甲午海战的?

     “日本发动战争的初衷,

     是为了解放朝鲜,

     帮助朝鲜摆脱大清的控制。”

     日本是怎么美化九一八事变的?

     “我们的官民生活在悲愤的泪水中,

     上学儿童遭受侮辱,

     多名妇女被支那人强奸……

     为了自卫,我们必须进行反抗。”

     日本是怎么美化二战侵略的?

     “这是为了实现大东亚共荣,

     为落后民族送去文明……”

     一句话总结就是:

     日本从来不存在侵略,

     所有的战争,

     都是“被迫”或者“自卫”。

     07

    

     二是美化侵略行为。

     日本侵略中国后,

     烧杀抢掠奸,无恶不作。

     但日本是怎么美化这些残暴行为的?

     反正就是宣称:

     日本军队十分和蔼可亲,

     对中国老百姓非常友善,

     所以所到之处,

     中国老百姓都夹道相迎。

     那些用刺刀挑杀幼儿的残暴画面,

     被美化成了上面这样的虚假图片。

    

     持续6周的南京大屠杀,

     被日本美化成了什么样子?

     上面这张照片,

     就是日本教科书中的一张插图,

     书上是这么介绍的:

     “一个日军战士,

     从战火中救出了一位中国大娘。”

     日本根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败退的中国军队,

     逃到作为退路的下关,被歼灭。

     在市内,由于败兵换上民间服装……

     他们杀害的不是中国老百姓,

     而是换上民间服装图谋不轨的败兵。”

     我想学者冯玮,

     就是受到了这种美化教育的影响。

     08

    

     三是塑造受害者形象。

     日本一些历史教材,

     包括很多历史书籍,

     总是站在受害者角度讲故事,

     “你们看看,

     战争多可怕啊,

     核弹毁了我们家园,

     让我们妻离子散,

     毒气弹的残留物,

     至今仍在残害我们的青少年。”

     他们明明是制造战乱的侵略者,

     经过这样一包装,

     于是成了可怜兮兮的受害者。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

     “大多日本人都把自己看作是二战的受害者。”

     09

    

     日本《读卖新闻》做过一项调查:

     75%的日本人赞成参拜靖国神社,

     没有经历过二战的日本人,

     差不多90%赞成参拜靖国神社。

     跟德国人相比,

     为什么日本人普遍不反思战争呢?

     正是得益于日本推行的美化侵略教育。

     在这种美化教育之下,

     日本所有侵略战争,

     都变成了自卫战争,

     都变成了解放战争,

     都变成了受害战争。

     所以日本40岁以下的人,

     特别是青少年,

     大部分并不觉得日本有罪,

     “所有的战争,

     我们都是被迫还击或者为了自卫。”

     10

    

     日本的这种美化教育实在是太厉害了,

     被洗脑的不仅仅是日本人,

     还有好些中国人。

     就拿这次“安倍遇刺”来说,

     好些中国人就开始了“造神”运动,

     “安倍超和蔼,其实很亲中。”

     “安倍没有专车,也没有专职司机。”

     “安倍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

     “安倍住的是普通公寓,没有保姆,跟普通人一样生活。”

     “安倍夫人靠一家居酒屋维持生计。”

     “安倍夫人卖的大米是自己亲自种的。”

     “安倍在居酒屋里自己亲自当服务员。”

     …………

     看到这样的脑残造神运动,

     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感叹日本这些年的美化教育太成功了。

     在中国,

     总是有不少人从各个角度帮日本说话,

     极端的甚至会反过来践踏和侮辱同胞,

     这样的人,

     很多还是文科、传媒、法律领域的精英。

     最近这些年,

     日本外务省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经费,

     邀请一些中国学者、专家去做访问交流,

     借机篡改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并让中国人建立错误的认知。

     他们确实做到了,

     有好些中国人都成了冯玮、宋庚一、吴啊萍。

     11

    

     同为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国家,

     德国为什么从来不敢否认犹太人大屠杀?

     因为德国做了三件事情。

     一是立法限制纳粹死灰复燃。

     德国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

     不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

     这个法律相当严苛,

     严苛到只要你否认大屠杀,

     就会被重罚或处以有期徒刑。

     二是举办各种活动揭露纳粹暴行。

     德国社会各阶层,

     每年都要在集中营旧址、博物馆等地,

     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专门揭露纳粹的种种暴行。

     三是反思二战内容必须进教科书。

     为了让年轻一代牢记历史,

     德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有纳粹历史时期的内容,

     还规定了反思纳粹历史在教材中的最低比例。

    

     在这样的大反思之下,

     全盘否定侵略及纳粹行为,

     就成了德国人的社会共识。

     大V“于是乎”讲述过这样一段经历:

     “2007年的时候,

     我在德国斯图加特打工,

     在市中心国王广场,

     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反纳粹演讲。

     有次一个老头上去说,

     希特勒确实是很坏,

     但是他也有优点啊……

     没等他讲完,

     一个犹太大妈冲了上去,

     先是扇了老头一个耳光,

     然后一把将他推了下去:

     你休想为纳粹搞辩证法翻牌,

     以后我们就算是饿死,

     也不会吃希特勒那种人发的面包……”

     犹太人是怎么把大屠杀搞成铁案的?

     就是靠制定法律,

     就是靠制定教材,

     就是靠建造大屠杀纪念馆,

     就是靠掌握媒体舆论渠道,

     任何胆敢否认大屠杀的,

     就让你社死就让你坐牢。

     12

    

     说了这么多,

     我其实就是想说:

     集体记忆是需要被反复浇灌塑造的,

     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牢固,

     一不小心就会被模糊被篡改被抹杀,

     所以关于南京大屠杀,

     所以关于日本侵华战争,

     我们一定要加强立法打击力度,

     一定要加强教材宣传引导力度,

     一定要加强各种抗日纪念馆建设力度,

     一定要加强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广泛传播,

     从而加强中国的集体记忆。

     与此同时,

     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

     任何胆敢否认大屠杀的,

     任何以某种“高贵”论调对集体记忆进行颠覆的,

     就让他社死就让他坐牢。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出现下一个“吴啊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