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捐588万的人到底算不算善良?
2022/11/24 11:48:04 拾遗


不要迷恋宏大叙事,
多去关爱具体的人。
0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热搜:
上海一位大姐,
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为了积攒功德,
她把自家房子给卖了,
卖了588万,
然后把588万全捐了,
没给父母留一分钱,
也没给女儿留一分钱。
女儿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
没钱交学费,
也没钱充生活费,
只好申请了贷款。
02
我觉得这位大姐的行为特别可笑:
为了证明自己很善良,
为了证明自己很慈悲,
为了证明自己有觉悟,
把自家的钱自家的房给全捐了,
去积攒所谓的功德,
而弃父母女儿与不养。
她的可笑在于:
爱天下的苍生,
但是不爱自己的父母女儿;
爱抽象的众生,
但是不爱身边具体的人。

03
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呢?
我就是想做一个提醒:
我们极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喜欢沉迷于宏大叙事,
而对身边的人却漠然视之,
并还觉得自己甚为高尚。
04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之后,
很多网友拍掌称快。
说实话,
这其实很正常,
因为安倍做过很多伤害中国人感情的事情。
但是这时候,
有人就跑出来宏大叙事了,
觉得我们做人应该有人性,
“人家都死了,
你怎么还能幸灾乐祸呢?
做人不能这样没有人性。”
有人说这话的时候,
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
为自己有着伟大的人性而自豪。
于是当她妈也骂安倍时,
她就愤怒了:
“我妈今天也在那里骂安倍,
顿时有种想拔刀的冲动。”
“我也在想为什么不是死我妈。”
我真是要吐了,
一个连妈妈都不爱的人,
一个连妈妈都不能包容的人,
却到处宣扬人性,
到处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是不是有病啊?
05
第二个例子:
我前单位有个同事,
他写的文章,
特别的宏大叙事,
动不动就上升到人类,
动不动就上升到人性,
动不动就说要热爱劳动人民。
可他是怎么对待身边人的呢?
外卖小哥送餐迟到5分钟,
他转手就是一个差评;
保洁阿姨某个地方没做干净,
他张嘴就是一通恶语;
…………
他非常热爱劳动人民,
但就是不热爱身边的。
06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讲过一位医生:
“他说,我爱人类,
但觉得奇怪的是,
我对全人类爱得越深,
对单独的人,
也就是说对一个个个别的人就爱得越少。
他说,
我在幻想中屡次产生为人类服务的热望,
甚至觉得自己真的会为了人类走上十字架,
如果确有这个需要的话。
然而事实证明,
我不能同任何一个人在一间屋里住上两天,
他刚刚和我接近一点,
他的个性就立即妨碍我的自爱,
束缚我的自由。
我会在一昼夜之间甚至恨起最好的人来:
恨这人,为了吃饭太慢;
恨那人,为了他伤风,不断擤鼻涕。
他说,只要人们稍微碰我一下,
我就会成为他们的仇敌……”
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说这位医生,
其实就是想说:
我们要警惕过于宏大叙事,
沉迷于宏大叙事是一种病。
沉迷于宏大叙事,
会让我们获得一种空幻的满足感和崇高感,
一旦沉迷于宏大叙事,
就特别容易忘记个体。
所以我们越是沉迷于宏大叙事,
就越可能给身边具体的人造成伤害。
07
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说:
“我们不要爱人生的意义,
要爱生活本身。
我们不要爱抽象的人类,
要爱具体的人。”
宏大叙事都是由无数具体的人构成的,
若不爱一个个具体的人,
宏大叙事又有什么意义?
08
对的,
今天我之所以写这篇稿子,
就是想说:
我们不要迷恋宏大叙事,
而要多去关爱具体的人。
关爱那个失业的工人,
关爱那个流泪的小摊贩,
关爱那个痛哭的农民工,
关爱那个卖菜的老人,
关爱那个下跪的保洁阿姨,
关爱那个无法就医的孕妇,
关爱那个亟需换血的病人,
关爱那个摔倒的外卖小哥,
关爱那个沉默的出租车司机,…………
实实在在地怜悯一个具体的人,
实实在在地关爱一个具体的人,
实实在在地帮助一个具体的人,
哪怕做的事情再小,
哪怕只做一件事,
也远远胜过在嘴巴上热爱人类一万遍。
爱不是爱抽象的概念,
而是爱具体的事物。
我们不能只听见远方的哭声,
而忽视近处的哭声。
我们不能只热衷于爱人类,
而忽视爱具体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