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都不知道你,怎么重用你?
2019/7/28 7:00:00 商界论

     试问:领导都不知道你,如何重用你?

     什么是“出得来”?就是你的知识、能力、业绩、关系等要相对他人要能够“出得来”,要领先于你周围的人。

     许多一起毕业、一起参加工作的人,有的人很快就走向了重要的领导岗位或管理岗位,有的人却始终默默无闻。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的人“出得来”,有的人“出不来”。

     1

     你自己要“出得来”

     有一天,慈禧太后让翰林院提供有关江西情况的“内参”,当天值班的张履春就去汇报,这让慈禧认识了“张履春”这个人。

     恰好第二天朝会,湖北武昌知府出缺,不等军机大臣推荐人选,慈禧随口说:“张履春可用。”张履春就由七品的翰林编修,破格提拔为四品的知府。慈禧的决定,不仅让众人,就是张履春自己也感觉非常的意外。

     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却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启示;如果上司记得你,上司就有可能选择你。

     正如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弗瑞·菲佛教授说到的:“人们喜欢他们记得的东西,其中包括你……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记住了你,就等于他们选择了你。”

     由此看来,要想让上司注意你、器重你,首要的一条是:你要想办法让上司在众人之中记得你。也就是说,你自己要出得来,让你的上司知道你是谁,你能做什么。

     这方面,唐骏做的非常出色。有一次,比尔·盖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产品发布会,唐骏作为主办人之一,抓住时机对盖茨“大胆地”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在日本公派留学,如何因向往自由而转赴美国留学,如何以学生身份发明广为人知的卡拉OK计分器,如何放弃自己的公司进微软打工等等。最后还不忘记说:“微软是个好公司,把我这样优秀的人才都招过来了,这说明微软好,您更好。”

     事后,唐骏自己承认:“这次发布会,我给盖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适度地把自己“介绍”出去是非常必要的,许多人不愿意和自己的上司或老板进行接触和沟通,甚至是工作上的接触与沟通也是能“省”则“省”,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当然,能够通过他人,特别是有影响的人把自己“介绍”出去,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甚至是更为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2

     你的才能要“出得来”

     仅仅让上司了解你是不够的,你还要拥有非常出色的专业才能,特别是让上司依赖和欣赏的专业能力。这会让你的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二战时,马歇尔非常渴望能指挥盟军登陆欧洲的总决战,罗斯福总统知道后就找马歇尔谈话。谈话快结束,马歇尔准备起身离开时,罗斯福总统柔声说道:

     “你要知道,要是你真的离开了华盛顿,我睡觉都不会安稳。”有证据证明罗斯福甚至有些妒嫉马歇尔“对国会的‘统治’和他以一种完全公正的方式令人信服的能力。”

     实际上,越是优秀的的领导人越是重视把优秀的人才招致麾下,他们懂得如何去欣赏和使用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英特尔前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谈起自己的首席营销官丹尼斯·卡特时,说“他是个天才,让我懂得了品牌的含义”,谈到公司执行副总裁马宏升时说“他有着宽带和通讯网络方面的经验”。

     柳传志对杨元庆的评价也很高,称杨元庆“对中国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和执行能力在业内是最优秀的。”王石在回忆录《道路与梦想》中评价他的副手郁亮时,说:“他一直在工作中所表现的沉稳作风和出色的专业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要梦想上来就做一个“领导人才”,你首先要懂得去做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样,你才能够为你的上司所用。如果你没有突出的专业才能,你想“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3

     你的业绩要“出得来”

     让上司了解你,拥有上司需要的专业能力,你还要能够有机会表现出来,能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也就是说,你要有别人没有的“成名之举”。

     用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要利用各种关系、个人技能、个人掌握的信息和财源为企业办一两件实事,目的在于为自己留下一份良好的工作履历,并由此得到晋升。”

     当年,韩国现代建设承包了第一项海外工程——泰国高速公路工程,李明博很快就发现这项工程会出现严重亏损,并把这个情况书面报告了上去。

     郑社长在亲自与李明博交谈后,果断地罢免了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部长,让进入现代仅仅才一年多的李明博全权负责这项工程,这也成就了他进入现代建设后的“成名之举”。也就是从这时起破格提拨一直持续到后来李明博被任命为部长、理事、社长。

     朱德也由此发现林彪的卓越的作战指挥能力。在他的推荐下,林彪很快由连长升为营长,并接替他成为红四军主力团团长。两年以后,1930年6月,林彪出任红1军团第4军军长,时年23岁。

     你能不能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上司的重视,就在于你有没有“成名之举”,否则你就没有理由让他人和你的上司注意你、相信你、重用你。

     作为一个奋斗在职场中的人,你的“成名之举”来得越早越好,越有影响越好。用杰弗瑞·菲佛教授的话说就是,在职业生涯早期阶段,你必须表现得与竞争对手不一样,让自己“引人注目”、“脱颖而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商界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