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往灾区捐丁字裤了!”土耳其大地震后最荒诞一幕来了,有多少人打着募捐的名义,扔垃圾?
2023/3/25 21:21:00 水木先生说

    

    文/益美君·小盹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前段时间,土耳其大地震过后,灾民收到了大量捐赠物。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捐赠物中竟然有情趣内衣、丁字裤、超短裙、化妆品、尼龙袜......

    这些离谱的灾难捐助,不仅帮助不到灾民,反而会占用仓储成本,让灾区困境雪上加霜。

     而这种把捐赠当成“扔垃圾”的做法,却屡见不鲜。

     对此,我只想疾呼:“请停止你的无用捐赠!”

    

     想象你是一名志愿者,现在正在土耳其震后的灾区工作。

     那么,你每天的工作将相当“崩溃”。

     你要在成吨的捐赠物中,扒拉个不停,而近一个月来,你花费全部工作时间,只干了一件事:

     将无用的捐赠物资,统一归置到一个仓库里。

    这里面有用过的牙膏、过期的罐头食品、二手球鞋......

     而这些只是捐赠“标配”。

     更有甚者,将二手内衣、穿过的蕾丝制品统统捐到灾区。

     你的同伴,来自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志愿者丽萨,婉转地吐槽道:

     “我还不知道一个被地震摧毁的地方需要蕾丝来做什么,但我们依然很感谢这些好人。”

     有一些捐赠物,很难说是“捐赠”还是”羞辱”。

     比如,连韩国媒体自己都开喷的地震捐赠物:

     臭烘烘的袜子、落单的凉鞋、歪嘴的电热壶......

    有这种刷“下限”的捐赠,也有走“精致”和“高端”路线的捐赠。

     精致的捐赠莫过于日本给土耳其捐赠的手折千纸鹤。

     但是这份浪漫,对于水深火热中的灾区人民,实在有些不切实际。

     以致于土耳其驻日大使馆发文,请日本民众停止向土耳其发送千纸鹤。

    而高端的捐赠,当数2005年斯里兰卡大海啸后,在国际捐赠物中出现了成批的二手AJ鞋、香奈儿限量高跟鞋、成套的滑雪装备等。

     与其说是“捐赠”,这看上去更像奢侈品爱好者在“清库存”。

     灾民甚至在包裹中发现过六盒壮阳药品。

     他们的吐槽很直白:

     “希望这些家伙永远不会有穿着高跟鞋经历地震的时刻。”

     在这些离奇捐赠背后,都有着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捐赠者罔顾灾区人民真正的需要。

    面对不需要的捐赠物,灾民往往只能转手。

     据统计,在伊拉克,70%的叙利亚难民会将捐赠物资转手,换成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此外,还有很多捐赠,看似很常规、很实用,其实也可能帮倒忙。

     比如,阿富汗难民营就曾收到过世界人民捐去的短裤。

     可是,因为风俗原因,当地人民并不穿短裤。

     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富汗难民,甚至还曾收到过《圣经》捐赠。

     这简直像是一个伍迪·艾伦式的冷笑话。

    无用的灾难捐赠,说起来荒诞。

     但它造成的恶劣后果,其实远超我们想象。

    

     首先是被浪费的经济成本。

     比如为灾民运输捐赠物的航空公司,因为这些无用捐助,要额外增加更多航班。

     运输成本甚至会陡增至近千万美元。

     而且,当捐赠物到达灾区后,在当地的运输传送也相当困难。

     因为灾区的机场、港口、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很多已经严重损坏。

     这时大量的无用捐赠物涌入,会让交通更加陷入“瘫痪”状态。

    运不了,就只能原地倾倒。

     所以,重灾区反倒常常成了货物倾倒场。

     无用的捐赠物还挤占了药品、食物的仓储空间,甚至使后者遭到严重污染。

     这无疑造成了“二次灾难”。

     试想灾民望着一堆如情趣内衣一样的无用捐赠,却没有食物充饥,没有药品治病......

     这该是多荒诞的一副场景。

    而且,大量的免费捐赠,有时还会破坏当地经济。

     非洲的纺织业,就曾因为欧美捐赠的免费衣物而遭遇毁灭式打击。

     看完无用捐赠的危害,可能仍有读者会想,那我捐点靠谱的物品总可以吧?

     比如矿泉水,灾区人民肯定需要吧?

     答案是,真还不一定。

     比如捐赠者喜欢捐献的瓶装水。10万升瓶装水运到灾区,不仅极其占据仓储空间,其花费也高达几十万美元。

    专业救助组织的便携式净水装置,生产同等量的饮用水,只需一天,成本仅300美元。

     不难看出,灾区人民需要的物资往往非常精准。

     具体到特定数量、类别的衣物、药品、帐篷等等。

     但许多捐赠者对灾区情况并不了解。他们只是一拍脑门,捐赠一堆自以为灾民会需要的东西。

    此外,除了物,有时候人也可能是“无用的”。

     以2010海地地震为例,当时,许多未经培训,甚至未受邀请的美国志愿者赶赴灾区。

     他们还随身携带了大量“无用的”物品。

     结果,本想救助灾民的志愿者,反倒成了被救助的对象。

     这让本就困难的灾后救援雪上加霜。

    而在雅安地震时,由于大量社会车辆的涌入,堵住了救护车,更是阻碍了 72 小时黄金时间的救援。

     其实,早已有不少媒体呼吁,灾难救助应该更“接地气”,杜绝无用功。

     但是,以慈善之名添乱的捐赠行为,却屡见不鲜。

     基于此,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有学者就曾提出,灾难捐助,捐物不如捐钱。

     捐钱确实可以避免捐赠无用物品带来的诸多问题。

     比如占据仓储空间、增加物流成本、冲击当地经济、乃至于毁坏环境等。

    如同此前海地地震时,一位官员所说:

     “如果你不知道捐赠什么,你可以捐钱,如果你不愿意,那我宁愿你什么都别捐。”

     “我们并非忘恩负义,但如果人们在搬空他们的地下室时多加思考一下,我们将不胜感激。”

     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也曾表示,捐款往往是帮助灾区人民获得所需食物和住所的最佳途径。

     只是,在全球范围内,资金在人道主义援助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

    这背后的一大原因,自然是捐助者怕善款去向不明。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此次土耳其大地震后,国外某游戏&漫画电子书销售平台,就推出了一个看似充满创意,但实则隐患重重的捐赠方式。

     3月初,该公司发布“土耳其-叙利亚地震救援捆绑包”,价值30美金。

     这个游戏包里包含70多款新老游戏,其中的一两个热门游戏便能值回票价。

    而该公司宣称,会将全部收入捐给慈善机构,用来帮助地震后的救援工作。

     此举让其迅速筹得2500万元的善款。

     游戏玩家下单打折游戏包,既能玩游戏,又能帮助灾民,听上去是不是两全其美?

     但是,事实并非那么美好。

     原来,该公司此前就因强制将钱分给自己和开发商的行为,受到游戏玩家的炮轰。

    甚至有博主指出,商业,而非慈善,才是这家公司的首要目的。

     我建议,如果捐钱,一定选择信誉良好、资金流向透明的慈善机构。

     而无论是捐钱还是捐物,精准捐助可能才是治本之法。

     所谓精准捐助,就捐物而言,可以是直接购买灾区附近的物资。

     如果你距离灾区不远,还可以直接捐助灾民需要的特定物品。

    在一些灾区项目中,项目方会公布有明确要求的急需物品捐助清单。

     捐物之前,多搜索一下相关清单,也能避免好心帮倒忙。

     总而言之,灾区捐助既不应该成为某些人单方面满足自我善心的手段,也不应该成为捐赠者“断舍离”生活的一部分。

     立足灾民实际需要,而非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避免无知,以及无用的人道主义。这是我们每个捐赠者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最近一些读者说,收不到我的文章了,大家都很着急

     我才发现,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没“星标”我,就容易错过。为了不让我们走散,提醒大家尽快“星标”我的公众号。操作很简单:

     第一步:点击文章标题下的【水木先生说】

     第二步: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第三步:再选择“设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见到我啦

    

    

    

    

     作者:小盹,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水木先生说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参考资料:1 给地震灾区捐打折游戏,是真慈善还是洗黑钱?情报姬2 译慈善 | 灾难后的实物捐赠,起到的作用并不如你想象的大 公益慈善学园3 到底有多少人在往灾区捐情趣内衣?beebee星球4 别再往灾区捐丁字裤了 弹妹anti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水木先生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