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under36,为什么他们是独角兽背后的大赢家?
2017/12/22 顺为资本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

     中国有超过21800 家投资机构,

     超过 10 万投资人。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 80 后,

     今年迈入36 岁的大门。

     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

     他们中最优秀的一部分脱颖而出,站在浪潮之巅;

     和创业者一起,

     构成了中国新商业文明的重要推力。

     这次 36 氪推出 36under36 评选,

     我们唯一的标准,

     就是找到在思考、执行和业绩上,

     远超同辈的,

     最出色的 36 人。

     ”

     在本次 36 氪「36under36」榜单中,顺为资本合伙人 程天夺得一席,并在采访中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

    

     程天先生在股权投资及金融领域拥有超过 9 年的相关经验,曾在淡马锡 (Temasek) 及高盛高华等国际机构担任投资和研究职位,对资本市场、PE 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有着深入的观察和见解。

     他参与多项股权投资项目,涉及 TMT 和消费相关行业,投资案例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小米,凡客诚品,优酷土豆网,途牛网, 盛大文学,蘑菇街,陌陌,滴滴打车,融360,酒仙网等。

    

     你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

    

    

     这一代投资人是怎样一群人?

    

    

     投资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这一代投资人里谁最了不起?

     (附赠彩蛋一个)

    

     祝贺顺为资本合伙人 程天 以及在视频中打了酱油的顺为资本副总裁 孟醒!

     (*?)?

     同时也希望顺为资本、以及所有投资人能够开创历史,取得新的更高成就!

     文章转载自:36 氪

    

    


    

    卓越篇

     以极低的时间成本投中独角兽

     他们并不只是因为幸运

     在中国出现近 20 年的投资业,涌现了一代在思考、执行和业绩上远超同辈的 80 后投资人。他们生长于中国经济极速迸进的时代,大多在中学时期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并迅速为之倾倒,如果入行够早,刚做投资时可能还经历过一段 PC 互联网时期。而 2010 年启幕的移动互联网和时下正酣的人工智能浪潮,才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狠狠抓住的时代。

     36 岁的刘维新身份是百度风投的 CEO ,这家成立半年的基金已经投出 40 多个项目,法兰克福办公室刚刚开张。出身电子科大少年班,刘维从学生时代起就不断压缩时间成本,16 岁时就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2011 年,刘维系统性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之前,已经投出 Face++ 、思必驰等独角兽公司。

    

     曹曦

     凭借超强的选择力,红杉中国合伙人曹曦刚进红杉就投出斗鱼、英雄互娱等明星项目。他觉得投出好项目,运气好是重要因素——刚入红杉时,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波 To C 好项目。跟曹曦同龄的彭创现为洪泰基金的管理合伙人,他同样感慨时运: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3年黄金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投出 51 信用卡等公司。和曹曦、彭创同为北大校友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2016 年初回母校时偶然发现了 ofo 小黄车,这也成为了他迄今除了映客和狼人杀之外曝光度最高的项目。

    

     彭创

     幸运几乎是这一代投资人的共同特征,巨大的外部机遇让他们以极低的时间成本将成就最大化。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琢磨过“运气”这事儿——把时间周期拉长,运气因素会被摊平,而没那么幸运的人在不断磨练和进化的过程中,运气会在某个时刻回来。加入顺为 3 年,程天以敏捷的投资风格著称,投出美菜网、货拉拉、蔚来汽车等。

     朱拥华在 2017 年初成为美团点评龙珠资本创始合伙人,背靠美团点评广袤资源,这是一家专注于大消费领域 C 轮以前项目的机构。李牧晴作为联合创始合伙人的执一资本已经走到第 3 个年头,他的代表项目包括链家、闪送等房产、金融类项目。真格基金方爱之打造了一套高效的时间管理法,除了作为天使投资人看项目之外,她还是真格基金的 CEO ,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他们的成功是拜时代所赐吗?

     部分正确。但时代无法构成故事的全部,与其说是时代选中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抓住了时代,并在与外界的碰撞中成就了新时代。

    

    颠覆篇

     他们大胆颠覆原有角色

     以跨界身份转战投资

     为了拥抱新的时代机遇,从 2010 年起,众多投资机构逐渐淡化了只从金融行业挖人的传统,而更倾向于技术、产品等产业背景的人才。自那时起,一批出身媒体、产品、数据分析、工程师的年轻人,纷纷转战投资。

    

     王华东

     那年 10 月,深刻感知到“ Mobile 2.0 ”即将来临的 25 岁搜狐高级编辑王华东,正式加入经纬创投,并于次年投出社交软件陌陌。谁能想到—— 2014 年底,陌陌便以迅雷之势登陆纳斯达克。29 岁的王华东一战成名。比他晚几个月加入经纬的熊飞、原为产品经理的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以及曾在阿里腾讯供职的 GGV 执行董事吴陈尧同样已成为跨界者中的杰出代表。

     身为 Facebook 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的王淮在 33 岁那年,决定做一件“激动人心的事”,转型做投资,创办后来的线性资本。2014 年至今,线性资本已投资了 30 多个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项目。

     正如王淮一样,一些新入场的投资人并不打算先找一家老牌机构“过渡”,而是直接创办一家新机构——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对既往履历的充分认知和自信之上的。比如创立山行资本的原网易移动事业部掌舵人徐诗和青山资本的创始人张野,他曾是一位青年作曲家。

    

     精进篇

     他们长期潜伏行业深处

     善于挖掘最具长期价值的投资机会

     在风口瞬息万变、投资行业竞争愈发焦灼的当下,深耕、专注——这些穿行创投圈多年的主题词,正在更强烈地显示出它们的可贵价值。

     专注文娱领域投资的叶春燕坚持扫遍每个细分领域排名前 20 家的公司,3 年间看了七、八百个公司,朝九晚九、每周单休是她工作的日常。2016 年,叶春燕累计飞行 66 次,总历程达 119450 公里,差不多可以绕地球 3 圈。正因对整个文娱产业充分的认知,在她加入正心谷创新基金的一年里,飞速投资了哔哩哔哩、开心麻花、新世相等 13 个项目。

     同辈的投资人中,像叶春燕这样倾其所力地蛰伏于某一领域的人不在少数。这也使他们迅速成为那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他们的名字常与某个垂直赛道紧密相连。比如同样专长于文娱的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和 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 管理合伙人黄鹂鸣,擅长消费投资的 IDG 资本董事楼军,精通教育投资的经纬创投董事牛立雄和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丽君,以及将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视为自己专注领域的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王恺、复星锐正资本总裁金华龙和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

     企业服务和平台交易领域同样出现了成绩卓越的投资人——投出货车帮的 DCM 执行董事赵磊,和晨兴资本年轻的合伙人袁野。昆仲资本的吴子烁和启明创投执行董事周凌霏在泛 TMT 领域斩获颇丰。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领域,来自启明创投的尹明投出上市公司中持水务。

     投资大佬们会如何看待这群野心勃勃的后辈们?

     “敏锐、大胆、勤奋、价值感”——虽然代际不同,他们依旧从这一代投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坚持的品质与习得。

     熊晓鸽对 IDG 资本董事童晨的评价是:“我们敢赌年轻人,也相信‘常识+研究’的力量。”

     对于光际资本董事总经理艾渝——这家成立一年有余的新型 PE 操盘人,熊晓鸽称其:“不但是个优秀的投资人,更具纵深产业的企业家精神,是金融+产业的 80 后优秀典范。”

     对于年仅 28 岁的 BAI 投资副总裁汪天凡,龙宇称之为:“氪星上最年轻的山峰。”

     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子烁被天善资本管理合伙人丛真评价为——他见过的投资人中“价值感最强的人之一”。

     对于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琦给出了极高评价:“年轻投资人里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多面手。”

    

     领袖篇

     他们对投资机构的管理有着深刻思考

     某种程度上,这些年轻投资人已经表现出极其出众的领袖气质。

    

     曹毅

     在中国 VC 史上,2014 年是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双创”大潮的爆发拉开了 VC 行业变革的序幕,中国老牌机构迎来了第二次裂变。

     那年 4 月,30 岁的曹毅找到张一鸣、王兴,告诉他们自己准备做一支基金,1 个月后,源码资本完成首轮 1 亿美元的募资——这位年轻的投资人就此被称为“互联网新生代”的带头大哥。站在曹毅身后的 LP ,聚合了众多互联网新贵。比曹毅早半年,出身于 IDG 资本的张震、高翔和岳斌在三元桥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大醉一场,决定成立高榕资本——一家以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和企业家为主要出资人的创始人基金。

    

     吴海燕

     2014 年对于吴海燕所在的华创资本同样意义重大。那年华创开始对外募资,成立机构化基金。更早一年与 IDG 成立天使基金的尝试,则是华创开启市场化募资的一次试水。募资完成后,华创重点布局多家 SaaS 公司,成为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

     对光速中国来说,那是它独立于全球基金独立运营、募资的第 3 年。后来成为两位管理合伙人之一的韩彦在当年 2 月主导完成了拍拍贷的 B 轮投资。2017 年 11 月,韩彦在纽交所的拍拍贷敲钟仪式上感慨:“拍拍贷十年磨一剑,光速何尝不是?”

    

     韩彦

     作为新一代基金的管理者,他们对如何运营一家投资机构有着深刻思考。源码刚成立不久,曹毅经常被王兴和张一鸣逼着思考源码如何在行业中做差异化竞争等问题。这对习惯于侠客式投资风格的曹毅是一种刺激,“原来我是个狙击手,变成游击队长,逐渐变成一个根据地的建设者。”他将源码的策略定位守正出奇:守正是指做好投资,出奇是拥抱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时,获得最大振幅的成功。

     他们追求更包容开放的基金管理理念,甚至带着一些理想主义色彩。

     在韩彦看来,一家 VC 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他从投资经理走到一家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 VC 人的全过程,该有的迷茫和痛苦他都有过。在 VC 年轻化的今天,他决心将光速的文化定调为尊重、平等和分享。“创造一个机制不断培养出优秀的投资人,而且在他愿意发挥自己力量的时候,给他土壤,给他安全感,给他支持,让他去冒足够的风险投出牛逼的案子。”

     吴海燕决定将华创没有职级的结构发挥到极致,她被合伙人称为“一台稳定的中央处理器”。吴海燕自称是个目标感不那么强的人,走到今天只是因为习惯性地做好每一件事。但实际上,她选择了更轻便的走向成功的路径——依靠习惯的力量。出身于清华工科专业,认定的情怀是务实不务虚。所以华创内部没有职级区分,所有投资人有充分接触投资项目和学习的机会。到今天,华创团队从十多个人扩充到三十多个人,管理六支基金近六十亿人民币,投出超过两百个项目。在吴海燕看来,华创真正优美的地方在于用尽量少的规则,让每个人充分释放自己。

     36 岁时,徐小平尚在国外留学;邓锋还在硅谷创业;沈南鹏还没有成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掌舵人;熊晓鸽刚刚加入 IDG 。如果这些代表着中国第一代投资力量的大佬们在他们的 36 岁时和中生代投资人们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两代人之间,或许有着太多的不同,但或许本质上又是同类人,只不过经历了各自时代的淘洗,他们拥有了彼此特有的风格、理解和表达。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面对已经成功的上一代人,这群远超同辈的投资人们并不希冀成为或取代谁,他们渴望重塑一个全新的、只属于这一代人的荣耀。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高清采访视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顺为资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