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高快感值、低复利收益」的事?
2018/6/19 18:30:48 顺为资本


工作之余的时间你都会用来做什么?
还记得上次顺为君分享的书单嘛?《今年夏天你不能错过的15本商业书籍》其中有一本叫《下班》 (Off the Clock: Feel Less Busy While Getting More Done) 的书,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最大限度地获得自我提升。

时间管理专家,即《下班》 (Off the Clock: Feel Less Busy While Getting More Done) 一书的作者——劳拉·范德卡姆 (Laura Vanderkam) 认为:我们要做那些让我们在日后回忆起来,仍然能够感觉到是对自己有意义的那些事,而不是只能让我们在当下收获快感与轻松的事情。
Schedule your day according to what will make you happy looking back - and not according to what feels good in the moment.
范德卡姆说,我们当中有太多人沉浸在社交媒体当中,而不再去做那些真正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简单地优先选择了那些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快感或者做起来非常轻松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在你日后回忆起来时,并不会感到满足与快乐。因为我们快乐的回忆通常是那些有意义、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事情。
因此,你应该努力为你将要创造的记忆而活着。
You should strive to live for the memories you'll make.
那么,
如何定义那些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快感,但却是无意义的事情呢?
阅读明明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但我们为什么往往不会选择读书而是刷朋友圈?
刷朋友圈、刷微博能否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督促自己去做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沉溺于当下的快感之中?
希望下面顺为君为大家分享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
《哪些是「高快感值、低复利收益」的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艾菲的理想(ID: xiaoyaolsh)
「根本停不下来」是多数抖音用户的共识。
「上瘾!总是对着手机里跳舞的美女傻笑。」「我晚上开始刷抖音,等想要睡觉的时候,一看已经早上 6 点了。」「我永远期望着,下一个视频和现在这个一样有意思,于是,我停不下来了。」
这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代表的正是「高快感值」,「高快感值」能够带给我们当下即时的快感。但因为它无法带来「高复利收益」,所以我不花时间在这件事上。
我都将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
我创建了一个「二维四象限」模型,习惯用它来做出判断。

纵轴 - 「快感值」:
做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快感」,包括身体感受到的快感、精神体会到的「快感」以及物质得到满足后的「快感」。
横轴 - 「复利收益」:
借用「复利」这个概念来表述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累积增长效果的事情,那些随着时间推移,效果越来越显著的事情。
I. 高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的事情

比如:读一本好的小说,不仅能让我感受当下即时的快感,也能带给我良好的复利收益。
比如:认识了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与他共进午餐不仅能让我感到当下的快感,还能给我的人生带来非常高的复利收益,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II. 低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的事情

比如:学习并尝试运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比如「深度思考力」,但因很烧脑,所以当下缺乏快感;然而因为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对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同时这些积极影响在不断累积,从而形成了更大的积极影响与「质」的改变。
比如:读一本比较烧脑的书,比如哲学书,读的时候只有很低的快感值,但因为最后终于读懂了,所以这本书对日后的思维、认知和选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有非常高的复利收益。
III. 低快感值、低复利收益的事情

比如:漫无目的的刷朋友圈或微博,看到别人的生活都是活色生香,更加顾影自怜,不但快感值很低,且没有任何复利收益。
比如:被老板批评了一句,然后就陷入在消极的情绪里一整晚。其实很多时间都是被这样的情绪消耗掉的,只是我们常常不自知。这种情况就是低快感值,且低复利收益。
IV. 高快感值、低复利收益的事情

这里的复利收益可能是很低的数值,也有可能是零或是「负值」。比如:将整个周末下午用于玩游戏,比如「玩抖音」和「玩吃鸡」。玩的当下当然快感十足,爽得不得了。但站起来时却发现头晕目眩,因为一直低头玩游戏,所以埋下了颈椎病的根子。
比如:吃了一顿自助餐,当下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快感,但因为吃得太多,回去后肚子不舒服。
具体来说,我是怎么做的?
1. 少做「低复利收益」的事情
不论「低复利收益」的事情是「高快感」还是「低快感」,我们都该少做,因为做这件事无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长远的积极影响。
比如:陷入不好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就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低复利收益」事件。不过关于情绪,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如果我们能增加对自我情绪的觉知,也就是说当情绪来临之时,我们能够看清情绪的源头以及情绪反应的整个过程,就像是面对镜子时仔细看向自己一样。那我们就有可能从不好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少做」低复利收益的事情,也不是「不做」,毕竟我们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是人就有懒惰和胆怯的时候。在这些时候,通过「高快感值、低复利收益」的事去获得即时的快乐与满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多做「高复利收益」的事
但要理解决定复利多少的关键
复利效应的核心是高收益率及时间长度,因此要提高「收益率」并延长「时间长度」。
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最关键的不是他彻底贯彻了复利原则,而是他将 30% 的高收益率维持了长达 30 年。所以,要想让「收益复利」产生更高的「复利」结果,就必须提高每一次的「收益率」以及收益的「时间长度」。
原则一: 如果「高复利收益」的事情只是偶尔为之,那就缺乏足够的 「时间长度」,因此也就无法产生高复利的结果。
比如:你坚持读书只坚持了 3 个月,虽然读书是件「高收益复利」的事,但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长度」,最终你收获到的复利也不会高。
原则二: 如果这个「高复利收益」事情本身的「收益率」非常低,那么即使用很多年去做,最终的「复利」结果也不会高。
比如:你虽然坚持读书这件事 3 年,但因为你读的书大都是鸡汤、网络小说、一些没有营养的「所谓畅销书」,你从读书这件事中获得的「收益率」就会非常低,因此即使你坚持了 3 年做这个「高收益复利」的事情,但因为每一次「收益率」的低下,你依然无法获得「高复利」的结果。
再比如:即使你读了很多好书,但你没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也从没在生活工作中运用和实践过,这也会导致「收益率」不足,从而无法获得「高复利收益」。

以我自己举例:我每天都会读书,但我对书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不读任何鸡汤类书籍、不读网络小说(以前有段时间读过)、不读「东抄抄、西抄抄」的书,虽然我每月买书的数量基本都在 10 本左右,但购买之前我都会上豆瓣去看一下评价,以免买回来后还要浪费时间去重新鉴定是否该读。
这样下来,我每月读书的数量很多,且这些图书基本都属于高品质图书。另外,我对于好的书一定会做笔记,还会进行很多思考,以及相应的刻意练习,因此这个「高复利收益」的事情不但有了「高收益率」,还有了「足够的时间长度」。当然,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高复利收益」的效果会愈加明显。

3. 做「低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的事
是反人性的,所以需要转化
我一直觉得,坚持做「低快感值、高复利收益」的事是反人性的,因为「意志力」不是无穷无尽的,它是一个消耗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摒弃「坚持」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令人想要放弃的事情与情绪,所以我们不要「坚持」,我们只要「上瘾」。
其次,当我们想将一件「低快感值」的事主动做下去时,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将它转化为「高快感值」,或者是「中等快感值」。
转化的方法有两种:
给自己描绘一个实现后的完美愿景;
给这件事赋予意义。
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是如何通过第一种方法实现这种转化的。这是我非常喜欢用的一种方法,远远超过第二种。
我不爱运动,除了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但这些运动受场地制约极大。同时,我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知道自己必须通过运动去维持身材并得到更好的身材;然而因为运动的阻力很大,所以以前的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现在的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常在脑中勾勒自己通过健身后获得的完美身材,以及穿着漂亮衣服后的完美效果。我给自己设定了拍摄一套比基尼写真的中期目标。我还幻想 20 年后,老同学老朋友看到我身材依旧如故时啧啧称赞的样子。
通过生动的描绘以及充分的想象未来的完美愿景,每一次的运动就变成了「高快感值」,仿佛一切都已实现。而持续的运动也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改变,比如睡眠更好、作息更有规律、精神更饱满、皮肤也更好。这一切又奖励了我再次给予更多更加持续的投入。
最近,我又将这个「运动的美好愿景」再次拓展了一下,给自己描绘了一个在今年变身为「运动小达人」的美好愿景。这个美好愿景包括:去学习几个特别喜欢的运动方式,然后间歇性练习,从而保持运动的高频率以及多样性,比如击剑、拳击、壁球等。然后通过把这些新的运动尝试发在朋友圈,获得好友们的正向反馈,然后更加投入去做,慢慢从「不爱运动的人」变身成「运动小达人」。
当我们通过「描绘未来美好愿景」这个方法将「低快感值」转化为「高快感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随着做这些事情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投入,这些事情之前没被我们发现的「高快感」部分也会渐渐显露出来,这样会帮助我们更好的「上瘾」,形成正向循环。

4. 如何将「低复利收益」
转化为「高复利收益」?
其实很多事的「复利收益」究竟是低还是高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而是取决于你做这件事的方式。
比如:同样是去欧洲旅行的两个人,A 选择 10 天游玩 5 个国家,E 选择 10 天只待在意大利。A 选择奔波在 5 个国家的各个景点,打卡留念、按照攻略去各种网红店美食吃饭。E 选择用 10 天时间细细浏览和品位意大利的古罗马艺术和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巴洛克时期的雕塑艺术;并精心挑选了几家极富特色的当地餐厅,品味不同意大利地区的特色当地美食,与当地人交流、学习一些简单的意大利语。A 选择全程都住在连锁酒店,E 选择几天住在 Airbnb,几天住在修道院酒店。A 在去欧洲前只在「一些旅行网站上看过别人写的攻略,E 在去意大利前不仅通读了《西方艺术史》、《古罗马历史》,还学习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与纪录片。
10 天后,A 说:「玩得真累,但欧洲真是很美,下次还要去。」E 说:「这次旅行真是收获丰富,我亲眼看到了那么多伟大的艺术与历史,看到了它们的演变与进展,看到了它们的力量与柔情,我对古罗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的理解又更进一层,我对美与艺术的领悟又更深一步,真是身心愉悦。」
一个月后,A 已将 10 天欧洲之行忘得差不多了。E 呢,埋头书海之中,研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与贝尼尼的「大卫」雕塑的不同之处?它们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与「巴洛克」时期雕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演化?
E 的基本原型是我,一次不长的旅行在带给我「高快感值」的同时,还带来了极高的「复利收益」。事实上,我的每次旅行都基本如此,哪怕目的地是纯粹的度假圣地巴厘岛。之前我去巴厘岛度假时,在度假之余,我不但学会了冥想、了解了观鸟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用精油去配置纯植物防蚊液。「冥想」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观鸟」的爱好也已经培养起来,这些无疑都是在对我的生活和人生不断产生「高复利收益」的事情。


关于如何将「低复利收益」转化为「高复利收益」?这一点,还可以用「玩抖音」来举例。
同样是「玩抖音」,有人在玩的时候还去思考了「为什么抖音能够这么火?」「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反应了怎样的人性的特点?」「这些人性的特点该如何运用到其他商业领域?」等等。
于是,虽然做的事情看起来是一样,但得到的「复利收益」却相差甚远。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一共说了两点。
第一:如何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
第二: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具体运用这个二维四象限模型,从而获得「高快感值」且「高复利收益」?
艾菲:深度思考者、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前500强外企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
微信公众号: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用深度思考与创意实践的方法,用好奇无畏的灵魂,去探索世界和自我,以获得蓬勃丰盈的人生,并帮助更多人成为真实而闪闪发光的自己。


今年夏天你不能错过的15本商业书籍
激励型领袖的领导力来自于哪里?
重启新一年,这15位大佬推荐的20本书你不能再错过

2017推荐书单 | 2017薪酬报告 | 印度报告 | 领导力 | 方法论
IPO | 新零售 | 人工智能 | 自动驾驶 | 可穿戴设备 | 智能硬件 | 科技创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顺为资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