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多想,去行动
2020/12/21 7:14:00 管理智慧

    

     一件事情,只要开始干,你就成功了50%;站着不动,只能是旁观者,再多的预谋也无法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有些人在不停下决心,不停地开始,不停地无疾而终。想到的事情就马上去做,才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俗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优秀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行动力非常强。 但现实中,许多人往往会有一种心态: 我不是不愿意行动,但我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我想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行动。 这就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要么,错失良机。比如,有一个难得的项目机会在你面前,你心想「我还没准备好,等下次吧」。 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下次」?很多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机会了。 要么,就是一直都在「准备」的路上,永远没有开始的时候。比如:我想转行,那我得先考个证;要考证,那我得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我得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 然后呢,就一直在忙手头的事情。过了一年、两年,仍然还在「准备」的路上,遥遥无期。 很多时候,我们的计划、目标,就是这样被我们兴冲冲定下来,又被我们抛诸脑后、不见天日。 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4年,心理学家Gilovich 和 Medvec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 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并会想办法去补救、纠正;

     但一旦把时间拉长,不论强度上还是数量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

     「做错」的后悔,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但「没做」的后悔,可能持续许多年,乃至于成为记忆里一个永久的遗憾。 为什么呢?很简单:一件事情做完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就终止了,哪怕结果不够好,你也可以不断去调整它、优化它;但一件事情没有做,并且再也没机会去做,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也就是说: 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确定「损失了什么」,于是,我们会不断地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装。 这种感受是最难接受的。 所以,如果你也面临「做,或不做」的困扰,只要你的确对两者的利弊都考虑得非常全面、清楚,而它们的确又不分轩轾—— 那么,优先选择去做,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至少,你会不那么容易感到后悔。 但是,即使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摆脱「准备好了再行动」的迷思。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观念呢?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行动力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种观念。 保持着「准备好了再行动」心态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种认知: 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不够优秀」; 我无法接受自己「不够优秀」这件事; 因此,我必须等一切准备好,确保能得到满意结果,再行动。 正是这种认知,导致我们容易束手束脚,对选择和决策采取「回避」的策略,从而错失一个又一个机会。 那么,这种认知合理吗? 不难看出,它其实是存在许多问题的: 1)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一定意味着「不够优秀」吗? 2)别人认为我「不够优秀」,就意味着我真的不够优秀吗? 3)我一定要做到「非常优秀」才可以吗? 4)只有一切都准备好,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吗?

     那么,我们不妨对每一个问题,都来分析一番。 1.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一定意味着「不够优秀」吗?

     这实际上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强调一个观点:结果导向,是一把双刃剑。 在职场里,强调结果导向是好的,很多时候它意味着自主性和空间,你可以按你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去行动,只要能满足对结果的要求就可以。 但同样,很多时候,过于强调结果导向,也很容易陷入「KPI陷阱」里面。 什么是 KPI 陷阱?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字来衡量结果,用结果来衡量一切。比如: 你想减肥,于是想办法锻炼、减值、节食,在一段时间内瘦了几十斤—— 这种减肥方式有效吗? 你想学习一个领域,于是背概念、刷题、猜题,临时抱佛脚过了考试—— 你真的学到东西了吗? 你读完一本书,做了一份精致详尽的思维导图,把内容浓缩总结出来—— 这种阅读方式有效吗? 用网络词汇来说,这其实就是「做题」的思维嘛。 但生活是做题吗?不是的。生活是一个系统。它关注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结果,而是你如何对这个系统施加作用力,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它变得更加灵活、流畅,向着你想要的方向去运转。 以上面的例子为例,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更均衡的营养摄入、更多的日常锻炼,并习惯这种模式。 以考试作为一个开始和框架,不断去学习和汲取新知识,并放进这个框架里面。 从书里拎出一个知识点或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中,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和思考模式。 也就是说:不是关注结果,而是关注「我发生了什么改变?」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才说:好的目标是什么样的?不要去量化它,而是通过设计一个最小化的模式,慢慢去优化它,使得它更加接近你想要的样子。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它给你带来的改变。 你一定要理解:量化目标,关注结果,其实是一个「无奈」的办法。正是因为我们难以衡量成果,所以才需要退而求其次,通过量化结果、追求结果,来大致地模拟「成果」。 但在生活中,你完全不需要这套方式。因为你自己就是你生活的中心,你完全可以关注你每一天的变化、成长、状态和感受,不需要通过「结果导向」这种降维的、无奈的办法去实现。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把「结果」跟「优秀」解绑。 并不是说在所有事情上,你都要做到最好,才算是优秀。不是的。真正的优秀还可以包括: 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尽管结果未必好); 让自己每一天保持成长和进步(允许犯错的存在); 比起「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跟外界相比)。 简而言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成长而非「衡量」,你所感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2.别人认为我「不够优秀」,就意味着我真的不够优秀吗?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总是需要相信「我是优秀的」「我是有能力的」,也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尊水平。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对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怀疑里面。 正常情况下,这种自尊水平是适中的、理性的: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清楚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表现,基于这种清晰的理解,我对自己的「优秀程度」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知。 但是,如果从小成长在一个追求好结果、不允许犯错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被塑造出一种脆弱的高自尊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会将这种评判标准「外化」。我们会认为: 我自己觉得自己优秀是不够的,我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让外界也认为我「优秀」,才可以。 这就导致了,我们总是很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认为别人总是在关注自己,对自己抱持着很高的期望。一旦满足不了这种期望,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从而损害自己的「存在感」。 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中心化效应」在作祟罢了。 大家都非常忙,不会有人持续关注你,更不会有人持续对你抱持着一种高标准和高期望。 什么是中心化效应呢?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的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思考和感受,我们自己都一清二楚,并且,我们会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放在最首要的位置,通过它们来认知和理解外面的世界。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别人跟「我」一样,能感受到我的一切想法,产生跟我一致的认知,会像「我」关注自己一样关注我。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你对自己的关注是100%,那别人对你可能只有5%。也就是说:当你的表现是50%时,你自我感知是「负50分」,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负2.5分」而已。 也就是说:你自己庞大的内心戏,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澜,甚至对于他对你的认知和评判,很可能都不会产生波动。 所以,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 把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别人想要什么」「别人需要怎么样」。 在自我实现和他人期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而不是过度地倾向于哪一方—— 这样,才能让你更持久地走下去。 3.我一定要做到「非常优秀」才可以吗?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通病。 完美主义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把标准设置得过高,并且,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向该领域自身可及范围内的「最好」看齐,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及格线。 从某种角度来说,完美主义能提供动力,这没错;但与此同时,完美主义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它通常会忽略两个事情: 1)你对比的标准,往往并非来自一个个体,而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个个体。 举个栗子:你身边的朋友中,有人年薪50万,有人生活清闲自由,有人婚姻和睦、家庭美好……你对比自己,觉得自惭形秽。 问题是:这些来自同一个人吗?不是的,他们是不同的人。生活清闲自由的人,可能收入仅供温饱;年薪50万的人,可能过着007的生活;婚姻和睦、家庭美好的人,可能在工作上谨小慎微,一点错都不敢犯…… 2)你设置的标准,往往是远高于平均值的。因为只有远高于平均值的标准,才容易被你看到。 媒体也好,我们自己的圈子也好,总会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关注那最顶尖的1%,忽视剩下的99%。 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一定要跟这1%看齐,我们才算是「成功」的,才算是不拖后腿。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和表现分布,本来就是一个正态分布。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1%,那这1%就不是1%了。 简而言之:我们的成长环境,很容易把我们对事物的阈值不断拉高。它会一遍又一遍地向你灌输:「做得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做到最好」才行。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一旦你转变思维,接受「事物的评判标准是连续且多元的」,很多心理压力也就会迎刃而解。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只有 100 分跟 0 分之别。在它们之间,还可以有60分、70分、80分…… 我们完全可以无须追求「最好」,而是追求「比较好」。 另一方面,事物并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工作是否满意,并不是以收入作为唯一指标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并不是以「看起来是否光鲜」来评判的。 比起外界的评判标准,更多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是一种让你摆脱压力和束缚的方式。 4.只有一切都准备好,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吗?

     实际上,并不存在「准备好」这回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成长、在变化。你今天的「准备好」,等明天再看,也许就又变成「不够好」的状态了。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准备好」,那就意味着你几乎永远都没办法去行动。 举个栗子:17年底的智识营1.0,当时我觉得已经非常棒了。但19年回头看,觉得问题非常多,于是大刀阔斧调整,升级到2.0。 但才过了一年,我又开始觉得2.0不够好了,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于是,开始筹划做3.0…… 既然总是会感到「不够好」,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呢? 所以,我的做法,不是说等到课程打磨得毫无瑕疵、没有进步空间了,再上线。而是告诉学员:课程后面可能还会优化升级,但我会把一切优化升级,全部同步给大家。你随时可以看到最新的版本。 同样,你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当下没有办法做到最好,但你能够留出提升、改进的空间,后面慢慢地去完善它,修补它,也是可以的。这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再者,我们的大脑设计,本来就不是让我们在某一个「最好的状态」去行动的—— 反过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对它进行训练,帮助它不断地实现「更好」。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大脑用最好的状态去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是:将眼下的问题作为训练材料,不断强化和训练它,使得它可以解决未来更多、更不确定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要等到状态最好的时候再去处理最困难的任务吗?不是的。你必须把它安排到每天的时间表里,强迫自己去攻克它。状态好就多做一点,状态不好就少做一点,这样才能不断锻炼你对复杂问题的耐受力和应对能力。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最好」而不去行动,那只是白白错过了让大脑变得「更好」的机会。 简而言之:在我们的一生里,解决哪一个问题、做成哪一件事情,其实都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得到成长。 对于当下任何一件事情来讲,我会建议「追求满意解」就可以了。 具体包括:

     1)整体满足及格线,不出错,达成最基本的要求。 2)在平均期望的基础上,再争取做出亮点,而不是追求完美。 3)留出改进、提升、完善的空间,让自己可以不断迭代优化它。

     用这种心态去行动,你的压力会减少很多。 最后,简单说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欠缺的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种「头脑一热」的能力。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让你不去思考,而是,尽量减少自己在行动之前的权衡和犹豫。告诉自己: 不要太注重结果,只要让自己多迈出一小步,就可以了;不要太关注别人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才重要;不要把标准设得太高,要注意多元化和连续性;没有「准备好」这回事,每一天都可以是最合适的一天。

     有时候,想得越多,也就越倾向于「不行动」「不犯错」。这当然是好的,但也很容易给我们留下遗憾。 所以,我的建议是:少权衡,多规划。 与其一直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不如多想一想:这件事情我可以怎么做?如何才能实现我的目标?我可以事先准备些什么,来避免不好的结果发生? 也就是:把注意力从「要不要做」「会不会出问题」「结果会怎么样」,转移到「怎么做」上面。 这才是一个更有意义、更有建设性的思路。(本文完)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