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者: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有多强大,他的格局就有多大
2021/7/19 7:15:00 管理智慧

    

     如果把我们的能力比作为基数,那么逻辑思维就是我们右上角的指数。逻辑思维是个人能力的放大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足够强大时,那么他就有了应对一切问题的能力,他的未来就充满着无限可能。

     作者:文森特

     来源:本文整理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籍《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转自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01

     别人的评价

     影响自我认知

     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六个盲人只能依靠触觉,所以他们伸出手,通过触摸来了解大象。

     第一个人摸到了象身,于是认定大象像一堵墙;

     第二个人摸到了鼻子,于是认定大象像条蛇;

     第三个人摸到了尾巴,于是认定大象像条绳子;

     第四个人摸到了耳朵,于是认定大象像把扇子;

     第五个人摸到了腿,于是认定大象像棵树;

     最后一个人摸到了象牙,于是认定大象像根长矛。

     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幅大象的清晰画像,可是由于所有的画像都是基于有限的感知,因此都错了。

     我们常常就像这六个盲人一样,透过自己的视野看待世界。

     我们的视野很狭窄,于是思考也跟着遭殃。最令人遗憾的是,视野狭窄首先会影响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潜力。

     大多数人从未彻底了解自己,我们只看到我们现在是什么人,从未意识到我们还有更重要的部分:我们有能力成为什么人。

     我们也从未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有多大成分只是偶然的结果。

     例如,别人如何看待我们,这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发展和成就。很多成功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拒绝用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温斯顿·丘吉尔曾被贴上“学得慢”的标签,马莎·格雷厄姆曾被告知不具备成为舞者的身材。托马斯·爱迪生曾被要求退学,因为老师认为他笨得无可救药。后来,他在铁路局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结果做实验时把火车点着了,随即遭到解雇。

     这些例子不是让你忽略合理的批评或建议,也不是说单凭信念你就能胜任某个领域的工作,而是告诉你不应该妄自菲薄—你的潜力肯定比你曾经以为的要大得多。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说“我绝对做不了这个”或者“我没天分做那个”时,要记住,过去不能决定未来。

     所谓的天分往往不过是知道诀窍罢了,而这可以学会。

     02

     哪些因素

     影响个性的生成?

     所有的哲人和圣贤都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很稀有。

     然而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有个性的人。如果哲人是正确的,那么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价就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于这样的假设: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和经历,就可以确保个性的形成。果真如此,那就没有谁会是随波逐流的人了。

     但是,随波逐流的人又确实存在,因此这个假设不成立。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要想成为有个性的人,关键是要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这需要勇气,因为这往往要求我们抛弃一厢情愿的想法,摧毁我们视若珍宝的自我幻想。

     在你身上,缺乏个性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让我们来看看。从你任人摆布地躺在婴儿床里咯咯笑的时候起,你就在学习了。等到你有了感觉能力,各种印象扑面而来。在你能够老练地解读印象之前,你就已经接收到了好几百万个印象。

     到了你能够有效地解读印象时,你早已通过模仿学会了很多行为和反应。你不断地模仿父母和兄弟姐妹,练习说话和走路—对了,还有思考。

     后来你上学了,接受了老师讲授的信息和观念,经常模仿他们的习惯和态度。你也从朋友和同学身上学习,等到同伴接纳变得重要时,你的很多言行就不是出于恰当或成熟的考虑,也不是出于你自己强烈的意愿,而是因为你相信那些言行会让小伙伴们接纳你。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现在的言行选择仍然多多少少是为了迎合他人对你的要求或期待。

     但是对于你的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也许并不是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或朋友,而极有可能是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怎样影响人们?

     通过把观众变成旁观者,电视往往会助长人们被动接受的习惯。通过用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进行轰炸,广告宣传会使人们变得轻信,容易把有偏见的证词当成事实。

     通过在节目中频繁地切换镜头和插播广告,电视会限制观众发展自己的专注力。通过鼓励自我放纵、冲动任性和及时行乐,广告宣传会削弱人们的自律能力。通过把报刊的大量版面和访谈节目的平台留给艺人,供他们炫耀和卖弄自己的意见,媒体会让人们难以辨别卓越与平庸。

     社会学家把接触社会(家庭、邻里、教会、学校等等)的过程称为文化适应。

     这实质上就是逐渐融入我们的文化。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以及关爱和照顾的质量,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融入文化、被文化改造的方式。

     文化适应可以不知不觉地发生,所以我们会产生错觉,误以为我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观点是独立于他人和环境而形成的。

     我们会被蒙蔽,以为自己是独立的,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对自己有思想这个事实的认识,要比我们对产生思想的环境的认识敏锐得多。

     感受和观念对我们来说是当前的体验,因此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来源。此外,思想就像心跳一样是我们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谁说“我们的思想来自他人”,这听起来既陌生又无礼,所以我们拒绝接受。

     实现真正的个性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百蹴也未必行。这是一个持续的任务,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但是,只要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你就必须承担这项任务。

    

     03

     哪些习惯

     妨碍冷静思考?

     当你为成为有个性的人而努力时,你要设法找出任何妨碍冷静思考的心理习惯。其中有些习惯可能是你的境况所特有的,依赖于你独特的个人背景和经历。但是,也有许多习惯会给每一个人造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1.“我的更好”心理

     这个习惯再自然不过了。它始于童年早期。小时候,我们都说过并且也相信“我的自行车比你的好”“我爸比你爸厉害”“我妈比你妈漂亮”等等。不管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它都是一种自我的延伸,断言它的优越性是一种自负的表现。

     “我的更好”心理会妨碍思考,破坏客观性,促使我们偏爱那些粉饰自我的错误,拒绝接受令人不快的现实。

     要想成为优秀的思考者,你必须学会克制这个习惯,别让自负妨碍你寻求真相。

     2.挽回面子

     挽回面子是一种源于自负的天生倾向。

     心理学家把挽回面子看做一种防御机制,也就是说,它是我们用来维护形象的一种策略。

     挽回面子有一种很危险的形式:文过饰非。这是对推理的一种不诚实的替代,我们通过它来“维护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找出事情的真相”。比方说,你是一个重度吸烟者,随着吸烟与严重疾病有关的证据日益增多,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习惯有害,感觉自己太愚蠢了。

     这时,你本该承认吸烟有害,或者至少应该检验这些证据是否确凿,但你却说“反对吸烟的依据并不确凿”,或者“吸烟能缓解我的紧张情绪,这种好处远远大于可能造成的小病小灾”。这就是文过饰非。

     要想克制挽回面子的倾向,你必须在自尊心受到威胁时提高警惕。

     请记住这句格言:有错不认等于错上加错。

     3.抗拒改变

     抗拒改变指的是不经客观分析就拒绝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的倾向。

     不幸的是,抗拒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就抗拒了发现、发明、创造和进步,因为所有这些最初都只是新的想法。抗拒改变就是让我们的头脑与最美妙、最有价值的想法作对。

     对改变持开放态度,这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地接受每一个新想法—经过检验,很多新想法会被证明没有价值或者行不通。相反,这意味着无论一个新想法看起来多奇怪,我们都愿意暂时不作判断,给它足够的时间和公平的机会让它证明自己。

     4.从众

     从众并不总是负面的。

     我们把要寄的信件投进邮局对应的信筒里,接电话时说“你好”而不是“再见”,尽量避免写错别字,力求符合语法,看到红灯停车—所有类似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从众。如果在这些事情上特立独行,我们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烦恼,甚至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有害的从众是指我们为了融入群体或避免与众不同而采取的行为,而不是想法。这样的从众是怯懦的表现,为了小利而牺牲了自主。

     一旦开始从众,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的言行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是为了迎合其他人的要求或期待,这会导致我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断退化。

     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是比以偏概全更深远、更严重的问题。

     刻板印象建立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心理仓库,每个想法都有专属的小隔间,用不着再比较、分类、权衡和筛选,只要存在里面就可以了。

     每个想法都已被预先分拣、预先确定、预先判断过。因此,刻板印象会妨碍大脑有活力地运转,强行把无限缤纷的生活以及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环境归入现成的类别。

     许多人觉得刻板印象难以克服,因为在他们眼中,那些看法是对世界的准确描述,甚至是领悟。然而,努力揭露刻板印象十分重要,因为它们会歪曲我们的现实观。

     6.自我欺骗

     凯瑟琳·安妮·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说:“人类最让人烦恼的习惯之一,是故意破坏性地忽视那些不迎合或不能印证当前观点的过去。”

     要成为优秀的思考者,你必须有能力诚实地判断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并在获得这些信息后对它们进行公允的评价;而要想做到这些,你必须首先学会对自己诚实。

     “我的更好”心理、挽回面子、抗拒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骗,这6个妨碍思考的习惯都有可能变得根深蒂固,因此难以克服。

     尽管如此,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够克服它们,更确切地说,你要警惕你对问题和争议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鼓动你不考察证据或不斟酌相互矛盾的论点就马上表明立场的强烈印象。

     当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时,你要控制它们,而不是向它们屈服,要迫使自己保持客观。(本文完)

     关于作者:文森特·赖安·拉吉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分校荣休教授,国际公认的“使思维成为教育重点”运动的先驱,在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深厚的实践和教学经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