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当不上领导,就没有出路了吗?
2022/10/30 7:15:00 管理智慧

    

     “30岁没做到管理层,职业生涯就完蛋了。”这或许就是个伪命题。但是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为人生和未来得规划,以及顽强拼搏的自己。

     作者:霍辉编辑:郝今歌 来源:猎聘(ID:liepinwang)

     很多人说自己31岁了还没有当上领导,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觉得人生没有出路。仔细回想,似乎有段时间网上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30岁还没当上管理层,那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好像大家都把30岁视作一条人生的分水岭,跨过去了才能真正地三十而立,没跨过去这辈子就只能止步不前。

     但要我说,职场最大的误区,就是「不做领导就没有出路」。

     大家都想做管理者,但总要有人被管理。管理岗的坑位就那么些,而且位置越高流动性越低、越往上走位置越少,所以大多数人是走不上管理层的。

     况且管理者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会做事不够,还要会跟人打交道。有的人是十级社恐,一见人就紧张、一说话就脸红,一看就不是当领导的料,但专业技术非常过硬,你能说他没出路吗?

     30岁没有当上管理者,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但不当领导,照样有机会前途光明。

     01

     30岁没走上管理层

     不代表永远进不了管理层

     阿珠的30岁可以说是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刚离了婚,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为了照顾孩子辞去了工作。等孩子大一点上幼儿园了,阿珠才终于能重返职场,这时候她已经33岁了。

     恰好阿珠的前领导跳槽到新单位,正在招行政岗,阿珠的工作能力和面对困境的韧性也颇受她认可,就这样顺利入职了。虽然职级不高,但阿珠还是万分珍惜自己失而复得的工作机会,加倍努力工作。

     去年单位办公楼装修,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阿珠。预算少、工期紧、没经验,但她还是一心想把事儿完成,经常忙到深夜。幸好付出总有回报,项目做得漂亮,阿珠也因此升职为行政主管,这时她已经36岁了。

     30岁没走上管理岗也没什么,31岁、32岁……还有机会,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努力的现在。

     02

     做专做精,一样能笑傲职场

     我们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汽车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技术人才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们的技术中心有很多总师,有的一辈子在钻研发动机,有的上班几十年一直研究电控……他们是汽车各大系统的资深专家、技术权威,深得大家尊重,在新品研发时,他们的一句话甚至直接决定该阶段能否顺利通过。

     这些专家们喜欢钻研技术,看到自己牵头的项目成功应用就特别有成就感,反而是管理下属让他们万分头疼。

     对他们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就是幸福,手下有没有人、title是不是好听,根本就无关紧要。更何况,到他们这个技术级别、工资和分红也不低。

     更别说管理层本身也不轻松了。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背着一整个团队的指标、夹在高层和基层中间苦不堪言,改弦更张更是常有的事。不像这些技术专家,因为有专业技术做护城河,在公司历次变革时,都是被保护的对象。

     03

     “不务正业”,做个通用型螺丝钉

     小米在大公司工作,从事最普通的财务报销工作。大公司人才济济,精英众多,想要晋升到管理层,僧多坑少,竞争更激烈,所以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做螺丝钉的命运,特别是小米这样的非技术岗位。

     而公司并不待见这些“老螺丝钉”。因为这些岗位入职门槛低,上手快,新人虽然比不上老员工熟练,但是他们便宜、性价比高;而且那些“老螺丝钉”,还容易生锈,他们学不进新东西,工作效率变慢,也不能另做他用。

     为摆脱老螺丝钉的命运,小米从刚入职就开始“不务正业”,努力扩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在业余时间学习会计、预算、审计等知识,做个多面手,一专多能。

     做财务的女同事多,当有人怀孕生孩子请假时,小米就兼职了一部分工作。平时公司内部运营分析会、各种财务培训小米也尽量参加学习。渐渐地,小米对公司财务业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去年公司效益不好而裁员,财务部裁员20%,而小米因为业务全面而被留下,同岗位另一位同事被裁员。

     做个通用型螺丝钉,放到哪里都能顶上,你就可以取代任何人。

     04

     转型升级,避免中年危机

     《杜拉拉升职记》一书中有一句职场宝典:“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

     只要你的岗位是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开展工作,那就是安全的,除非公司破产倒闭。而且核心部门核心业务会被老板重视,你只要做出一点成绩,都能被领导看在眼里,背靠大树好乘凉,你的升职加薪也变得容易。

     朋友在银行工作,是个柜员,曾经银行工作是“金饭碗”,是父母眼中的好工作,进银行如进保险箱,可这几年因为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不少操作类的岗位被替代,很多柜员被裁员,银行工作也不再稳定。

     但幸好朋友居安思危,趁着以前工作不忙的时候,他提前自学了互联网金融知识,后来在银行成立网络金融部时抓住机会,成功转型。从银行柜员面临裁员到成为网络金融部经理,朋友在30+的年龄,职业生涯反而渐入佳境。

     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你的中年不仅没有危机,反而会有更多的机遇。

     05

     跳槽、创业,开启职场新天地

     同学阿来原先在一家大公司做HR,薪酬、招聘、培训等岗位都做过,他一直做得不错,深得领导信赖。可突然公司组织机构变革,老领导调到别的部门,新领导是空降来的,阿来的日子开始变得不好过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排挤阿来这些有资历、有能力的“老人”,因为这些老人不好“掌控”,他提拔和重用的都是听话的“新人”。

     阿来见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前途了,于是直接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做起了咨询公司。将先进HR理念和方法传递给各家公司,并给这些公司做人力资源诊断、指导他们构建高效的HR体系。

     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阿来的咨询公司渐渐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小有规模了。

     最后

     30岁当不上领导,不一定是你的问题,没有人给你提供平台,你就换一个平台,或者就去创造一个。人生,没有谁会一帆风顺,重新开启职场新篇章,也许能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职场漫漫,切勿着急。过好当下,做好准备,你的职场将焕然一新。(本文完)

     一个企业的未来

     取决于其组织能力建设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