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所庆征文·12】赵明扬:我们是一家人
2018/7/13 17:30:0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赵明扬,男,1958年11月出生。1990年7月至今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曾任机器人学研究室副主任、科技处处长、现代装备研究设计中心主任、所长助理,现任副总工程师、(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
无论个人还是单位,都有庆周岁的习俗,所不同的是,个人周岁时是小范围同庆,而单位周岁时是全单位同庆。今年是沈阳自动化所成立六十周年大喜的年头,作为一名员工,衷心祝福沈阳自动化所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东北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因为论文是关于机器人机构研究,所以到研究所西区实验室参观。当时,见到王太耀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在分析和设计工业机器人,那羡慕的心就别提了,满屋的图纸,满眼的线条,真美啊!
九十年代初,我来到所里工作,坐在R楼四楼机器人研究室办公桌旁,看到从未见到过的PUMA机器人和海蟹号步行机器人等,倍感新鲜。早期在原培章老师的领导下和李小凡等同事开展仿生步行机器人、仿象鼻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等研究工作;后来研究室合并,在谈大龙主任、王越超主任和支部书记付永新的领导下,继续从事机器人应用基础和示范应用研究工作。当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科技部863机器人主题计划。直到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攻关、重大工程和企业需求的增加,机器人研究经费的来源多元化了,但经费规模都以百万元为多,300万以上的项目为研究所管理的重大项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重点工程、院重大项目和用户委托经费超过千万的项目不断增加,今天过亿的项目也已成为常态了。从媒体上听到关于我所的新闻报道也增多了。国家强大了,我所强壮了,沈阳自动化所的体魄也更加康健!
我出生在1958年,我是为沈阳自动化所而生的吗?这不得而知,但我与研究所共同成长且同庆60周岁确是事实。我从承担几万元的项目到承担千万元的项目,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那真是老一辈科学家手把手带出来的啊,这里,我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我的老师们!今天,沈阳自动化所的价值不断提升,让我们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不同角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不同的贡献。沈阳自动化所让我们研究人员深感自豪!
去年,我60岁生日(家乡人的习俗是过虚岁)那天,与大家小聚,说着生日快乐的话、喝着祝福健康的酒。虽然,参加聚会的都是单位同事,但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啊,我们是一家人啊!每天我们都在一起讨论工作,每天我们都在为未来而努力。今天,我们在庆祝沈阳自动化所60岁生日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依然是单位和集体的发展、研究所的未来。我们每个集体都是沈阳自动化所的一个单元,所荣我荣,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与沈阳自动化所息息相关,我们全所员工都是一家人啊!
让我们在60年积累的基础上,用我们的智慧和激情,为我们沈阳自动化所大家庭的幸福,共同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所微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