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近期发布的这份文件,关系到上亿青年的未来命运
2022/10/17 19:13:30 思想潮

作者 | 潇湘
来源 |潇湘经略
大会召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
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央近期悄无声息地发布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
现在很多人感到困惑,五年之后,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经济将往何处走,什么产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推动和政策利好。
这些问题都能从这份意见里得到解答。
一
10月7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贯彻落实。

这份文件的印发机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规格很高。
要知道,大会前夕,任何顶层设计的出台,都是相当谨慎的。
只有板上钉钉的高度共识,才会公开并下发。
这份《意见》选在此时出炉,说明决策层对技能人才资源的培养与流动,有着战略定力,思路也相当清晰。
二
先回答一个问题:
中央为什么这些年极端重视职业教育,想要培养一批技能人才?
人才流动与产业规划,乃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培养人才的指挥棒所向,是国家将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意见》里面说得很清楚: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中央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多个地方也喊出“工业立市”,东西南北,遥相呼应。
在这样的产业定位下,“技能人才”成了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而《意见》中对技能人才的数量和占比,也有着清晰的目标:
“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
简而言之,三年之后,将让技能人才成为整个就业人口的中流砥柱,而高技能人才要占总就业人口的10%左右。
尤其是在制造业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技能人才的占比要更高。

三
整个文件洋洋洒洒数千言,在我看来,最具含金量的,是以下这么一段表述:
“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
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实施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行动。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打造一批“工匠园区”。”
总的来说,有三个领域,是高层想要重点发展,而眼下又存在巨大的高技能人才缺口的。
一个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个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另一个,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乡村振兴和民间传统技艺。
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就是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简单重复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乃大势所趋。
制造业生产进入“人机合一”时代,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知道怎么自己动手做,以后是懂得告诉机器怎么做。
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里面重点提及“数字素养与技能”,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这里不加以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以后在各行各业的招聘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求职者掌握数字语言技能,比如数据分析、C++、Python、C、Java。在以后的职业培训中,“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有望成为一个单独的大门类。
至于乡村,《意见》中有这么一句:
“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
可以想见,未来的高技能人才,一大半会流入大城市的车间,还有一部分,将深入田间地头,以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的民间手艺和农业生产。
四
在中国,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有形之手的力量。
产业战略和区域规划如风,人才战略如旗。风往哪儿吹,旗就往哪儿飘。
《意见》中提到:
“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引导技能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流动。
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未来十年,将是高技能人才最吃香的十年,也会是职业教育的黄金十年。

他们是蓝领中的“贵族”,是中产阶层的新生力军。
在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乡村振兴这三大赛道上,他们将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并成为这个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大风将起,有识之士,相时而动,已当其时。
推荐关注:潇湘经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