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逻辑的人,只会人身攻击与蛮不讲理!
2022/12/25 10:00:00 思想潮流

    

     编辑:思想潮流(ID:sixiangchaoliu)

     推荐关注

     哲学之路视频号已开通,欢迎关注!

     01辩论的意义

     人为什么要辩论?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辩论?

     通过下列例子,你可以看到辩论能为你的人生带来什么:

     1. 澄清认识:你被误解了,通过辩论来澄清。

     例:“老公,别以为我花2万元买一个LV包是浪费。其实,这个包带给我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与持久性远远超过用2万元去旅游。”

     2. 争取利益:你的利益受损,通过辩论来挽回损失。

     例:“老板,我认为你对我的评价不客观,我的能力、态度、业绩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应该得到更多的奖金和更高的职位。”

     3. 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观点。

     例:“我不同意你要抵制日货的观点。我认为抵制日货的结果是损害中国人的利益。”

     4. 纠正自己:通过辩论来纠正、完善自己已有的观点。

     例:“我认为马拉松对健康是有害的。你为什么认为它没有害?请说出你的理由。”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离不开与他人进行辩论。如果你不懂得正确的辩论,你的权益将得不到保障,你的观点得不到理解,你更无法传播自己的观念、方法,以便借他人之力实现你的梦想,或者与他人协作取得共赢。

     辩论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它让你融入环境,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什么是正确的辩论方式?也就是说,怎样辩论才是高效的?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正确的辩论:“观点不同的双方通过摆事实、讲逻辑来分清谁的观点更正确”。

     也就是说,辩论是为了寻找真理。这个真理可能掌握在你手中,也可能掌握在对方手中,还有可能是每个人都掌握一部分,双方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真理。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这个真理,就是最高效的辩论。

     但是,还有一种辩论,我们往往拿它没办法。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2没有逻辑的辩论

     什么是“没有逻辑的辩论”?

     它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我通过对没有逻辑的人喜欢使用的、津津乐道的辩论方式总结出来一个简单的定义:

     “观点不同的双方通过语言、气势、情绪、表演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肯定是错误的。而对方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其人品低劣、能力低下、动机不纯”。

     所以,没有逻辑的辩论只有一个目的:打败对手,而不是寻找真理。

     “没有逻辑的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气势。

     没有逻辑的辩论的目的和结果不是“改变对方的观点”而是“否定对方的为人”。

     没有逻辑的辩论不仅仅发生在市井小民身上,照样出现在名人(比如方舟子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的辩论,诸葛亮舌战群儒)、专业的辩论赛(比如大学生辩论赛)中。我们甚至把他们在辩论中使用的“阴招”当成典范来崇拜。但这样的辩论无一不是以“伤害感情”为结局。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3辩论之“坑”

     我们总结了没有逻辑的辩论中的常见问题,供大家包括自己进行反思与改进。

     1. 混淆论点

     在开始辩论时,不和对方在论点的定义、范围上达成一致。

     例:“我们今天要辩论的题目是,人的性格与星座有关”。这就是一个论点不明确的辩论。因为性格有许多方面,而“有关”更是难以定义。

     如果将辩论题目改为:“水瓶座的人比双子座的人智商更高吗?”,那么这样的论点就非常明确了,因为两个星座的人可以精确定义,而智商也可以检测。

     2. 离开论点

     扩大论点和增加新的概念,使辩论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例:“你去年的销售业绩不好,是因为你没有努力。”

     3. 使用感叹号

     在网络聊天辩论时,常常看见感叹号。因为它表达的是强烈的情绪。它与提高说话的音量一样,只能给对方以恶性的情绪刺激而让辩论变成争吵。

     4. 打断对方说话

     觉得对方实在太啰嗦。

     例:“我已经懂了,你不必重复了。”

     5. 指责对方人品

     例:“你这种品德也配和我辩论?”

     6. 指责对方能力

     例:“你就是脑残。”

     7. 用身份、地位、经验来代替论据

     指责对方身份,就是告诉对方:“我们不是在讲理,而是比身份。”

     例:“我在这个行业二十年了,你这种乳臭未干的菜鸟怎么能看到我这么深?我说出来你也不懂。”

     8. 指责对方的动机

     这是没有逻辑的辩论中最常见的问题。结果,双方不再关注事实,而是指责对方的动机。例:“你批评我国,一定是拿了外国的好处。”

     9. 给对方下永久性的、抽象的负面结论

     例:“你真狂妄自大”、“你太自以为是了”

     10. 用无关专业的名人的观点来支撑你的论点

     比如,辩论宗教问题时,用著名歌星的观点;辩论“中医是否是科学”时,用文学家的观点。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其实,即使用本专业专家的观点,也不能证明专家说的就是一定是对的。因为同一行业不同专家的观点可能就大相径庭。

     11. 用旁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

     持某个观点的人多就等于这个观点更正确。

     例:“他们都认为我是对的”

     12. 用未来推测作为论据

     有时,你说不过对方了,就用未来推测来支撑你的观点。

     例:“你不听我的,以后会吃亏的。”

     13. 使用嘲笑、反问的语句

     嘲笑与反问是辩论的“激动剂”,一旦出现,对方的情绪温度马上就会沸腾。

     例:“你不觉得自己太无知吗?”

     14. 大量用比喻

     比喻是没有逻辑的教育的特色之一。一旦使用比喻,论点就会漂移到比喻中提出的内容。对方肯定不会同意你的比喻而会用另一个比喻。这样下去,辩论就离题了。例:“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那你为什么不移民到外国去?”

     15. 把理论变成谈情

     把辩论变成谈感情、秀感情、谈感恩的游戏。

     例:“我对你这么好,不会骗你的,所以,这次你一定要听我的。”

     16. 试图博取旁观者喝彩

     我们在辩论中倾向于博取旁观者为自己喝彩,目的是让辩论的对方处于孤立无援、被众人讥笑的窘境。这样羞辱对方只能激起对方的激烈情绪反应,让双方离“理”越来越远。

     例:“请大家看看,对方辩友是没有听见,还是没有听懂啊?”

     17. 在辩论中使用华丽、抽象的词汇

     在辩论中卖弄文学修养或者哲学修养,就如同中国流行的大学生辩论比赛一样。例:“ 请对方辩友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清这个现实的世界吧。”

     18. 加重反对的语气

     给对方任何恶性刺激,包括用词方面的刺激。

     例:“你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以上只是列举了常见的无效辩论模式,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些复杂。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04情与力

     只有智商与情商都不低的人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辩论。但,这样的人比例并不高,可能不到人群的10%。

     既然90%的人都不具备有效辩论的能力,如何与这些人打交道?对于不能讲理的人,只有两条路:讲情、讲力。

     讲情,就是所谓的动之以情。但如果情不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上,这种情真的可靠吗?没有理的情,往往是不公平的情。它总是一方得好处,另一方做出牺牲,或者受到委屈。正因为不合理,所以这种情要反复讲,如同爱国主义教育,但很难有长效。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讲力,就是用实力取胜。这是因为有一些人既不能讲理,也不能讲情,此时,就只能强制了。也就是,让实力来说话。说到底,决定我们人生地位的,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价值,也就是实力。

     这两条很有用,但其实已经超过了逻辑的范围,甚至违反了逻辑,是逻辑的悲哀。

     所谓没有逻辑的辩论,其实就是不讲逻辑的诡辩,为了能赢而胡搅蛮缠,立场高于是非,站队高于真相,亲疏关系高于道理。

    


     精品课程

     《姜宇辉的哲学共读计划》

     共读计划亮点

     专业教授领读,带你真正跨过哲学门槛

     为了让更多人脱离碎片化时间,真正静下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华东师范大学有一位教授,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学生都爱上了阅读哲学书籍。这位教授叫姜宇辉,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哲学家萨特、福柯是校友。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在上课时,他总能将哲学概念信手拈来,讲课风格潇洒自如。也因此,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姜帅”。同时,他也十分擅长把看似艰深的哲学书籍讲得风趣幽默、耐人寻味。

     让人望而却步的哲学课堂,因为有他,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

     姜宇辉和三联中读一起发起了一个共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精心挑选出了8 本哲学经典著作,用30+节视频课带你读透这些书籍,帮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哲学中感受智慧之光。

     姜宇辉共读计划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对哲学感兴趣、想读懂哲学书籍的人,打开一扇化繁为简、系统化的共读之门。

     在这里,姜宇辉已经归纳出了哲学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宏大命题——死与生、善与恶、心与身、人与后人,并挑选出相对应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阿奎那等8位影响至今的伟大哲学家的经典之作。

     在共读时,姜宇辉会严格把控读书进度,制定精细阅读计划,与你共读这8本书。帮你告别无法完成阅读计划的困扰,真正投入到阅读的乐趣中去。

     同时,他还会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些书籍进行详细的解读。帮你跨过“读不懂专业哲学概念”“读不通拗口翻译”“读不动引用经典公案”等门槛,让你在增长智慧的同时,也收获无限乐趣。

     30+节课程、8本不得不知的哲学经典带你找到哲学的正确打开方式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姜宇辉会用30+节视频课程,为大家找到哲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会精选出8本哲学必读书目里最“干”的“干货”,从第一个词开始,带大家一句句推演下去,感受哲学的“思想”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每节课程也会事先提供全书的大致提纲,提纲会抽取每本书里的关键论证,供大家参考。

     加入《姜宇辉的哲学共读计划》纯享版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潮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