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接近权力而欣喜的年轻人!
2023/2/4 12:00:00 思想潮流
作者:杨林毅编辑:思想潮流(ID:sixiangchaoliu)?
推荐关注
哲学之路视频号已开通,欢迎关注。
要警惕这样的思维——想象权力无所不能,以及因为接近权力,或被权力亲近而欣喜不已。
“少年得志”的心态,会让人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觉。能够参与貌似高大上的事务,似乎真意味着自己能力出众。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有了对权力的想象?因为权力一直被刻意地神秘化,塑造成永远正确的正义力量。
数年前,一位供职某部委、未及而立的学长请客,席间谈读书。他举例道:一次,被部长问及大学生何以就业难,他引用郎咸平五个观点回应。后部长随总理出访,总理也问及就业问题,部长以此答之,总理甚慰。言罢,学长似对此例很满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酒过三巡,学长问我来自哪里,我答福建。他似有所悟,笑言,下福建时,某厅赖厅长不住劝酒,甚是无奈。言及理想,学长希冀成为一名技术官僚,自部委而地方,任一市之长。
在座诸人,皆被学长的人脉与见识所折服。包括学长在内,诸君似已忘记饭局目的。此前被告知的是,负责研究生会的学长要与社团商议法律援助合作事宜。然曲终人散,只字未提。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数月前,与自称诗人的朋友喝酒,其人常有批判权势之言论或作品。言谈间,女友希望年已而立的他有份稳定工作。诗人则坚持自己的想法,稳定工作于他而言极易,因他有一官至部级的亲戚,“你知道什么是部级吗?”他如是对女友说。
01类似“成功”的心态
不只是认识高级别官员,或身处国家机关,让这样的年轻人引以为傲。官员和官府所代表的权力和地位,让接近它们,或身处其间的人,也似乎获得它们的力量——指点江山、翻云覆雨。
这种心理状态,与独自完成项目、读完一本重要的著作、完成一幅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类似,简言之,是一种“成功”的感觉。而且,还是“年少成名”。
这种心态,会让人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觉。工作不再只是职责范围须为之事,能够参与貌似高大上的事务,似乎真意味着自己能力出众。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是的,你可能出入国家机关,迎来送往电视中常见的官员,参与关系某地民生的重要决策,侦办一起昨日刚被新闻报道的案件。或者,与任重要职务的亲戚吃过一次饭,这位官员曾满嘴酒气地给你诱人的许诺。这些经历,成为你与人交往的谈资,在不同的人面前,反复咀嚼。家里长辈投来赞许的目光,严令孩子向你看齐;同学或钦佩或嫉妒,你走在他们前面;你动心的姑娘也对你动心不已,认真考虑你的追求。
你享受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很难有人拒绝享受这样的感觉。渐渐的,你被自己迷惑了。“成功”来的太容易,不需要努力掌握新技能,研究工作领域的艰深议题。而且,你也没有动力这么做,部门前辈既有的经验足够你承袭并应付日常事务。你确实正起草一份重要文件,更愿意参考前辈的既有成稿,模仿观点和语气。不过,也只能这么做,体制内的语言,不能以正常的写作标准衡量。
偶尔,你察觉自己很久没有扎实地看过一本重要的书,思考过原先感兴趣的议题,画笔或钢琴,在角落里蒙尘。你不再觉得这些有那么重要了,你的 “成就感” 早已不来自于此,更不会认为,这些事情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帮助。或许更愿意看到,起草的文件是否让领导满意,长期加班领导是否看在眼里,参加的每次酒局,于自己的人脉拓展、职务升迁是否有利。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原本,也是一个意气风发讨伐权威的年轻人。入职后,很快就放弃本不坚实的立场,转而为某种原先你所警惕的权威观点代言。你觉得,这样的观点更加中正平和。你觉得,那些批判多是书生不切实际的意气用事。你接近权力,发现它们不似原先想象的那般面目可憎。还发现,权力在被审慎地使用,为人民服务。民众所声讨之事,非权力所不欲为,实有许多权力所难为,或要一步步改进,不可操之过急。
你不再试图理解或宽恕民众的愤怒,转而希冀民众多理解权力的苦衷。你在网络的发言,围绕着“要相信政府”、“权力非你所警惕那般放纵”展开。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02少些对权力的想象
以平常的眼光审视权力,对于身处体制内的年轻人而言,可以将目光集中于如何更好履行职责这个问题,同时保持思维与人格的独立,不受因行政级别形成之威权侵蚀,以至只能跪着行走。于大众而言,不再对权力抱有想象,承认“领导们 ”也是普通人,可以敢于监督和质疑权力的运行。而且,在发声时,像是与平常人的日常交谈或辩论一样,多些理性,少些戾气。
至于有些“领导”,对于权力同样也有想象。基层领导,认为从北京下来的人,充满神秘的能量。在他们的想象里,这些人即便级别不高,但也是整日和高级别领导觥筹交错,眼界人脉自然不俗。这让很多高级骗子有了可乘之机。确实,只要演技得当, “领导”这种角色是可以被扮演的。媒体曾宣传过一位村官,28岁年纪,却扑面而来一股成熟“领导人”的气息,白衬衫、抹胸裤,数人簇拥,嘴盈笑意,于田间调研。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曾有传言,地方副省级领导难以求见中央实权部门处级干部,小官大权。这样的故事强化了人们对权力的想象。这份想象,还带着艳羡的成分。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回乡休假,拜访长辈,总会谈起谁家亲戚任职某中央机关。这样的标签可以瞬间让这些素未谋面的人变得“高大上”,以为他能量巨大。不需要考量,他可能是一位已然被职业倦怠困扰的干部,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压力,难以担负父母重病治疗的费用。但这一切,都在老家的乡亲们对权力的想象中,被忽略了。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有了对权力的想象?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权力一直被刻意地神秘化,塑造成永远正确、永远考虑人民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正义神像。人们难以获知权力如何运行,政策如何制定产生,与自己利益攸关之事如何被决定。一切只在铁幕后运转,人们只能收听那个挂在铁幕外的唯一一个广播,反复播放着,“相信老大哥”。
这种神秘的气氛,让身处其间的执行者也沾染了神秘的气息。民众愿意相信,这些人拥有非凡的能量,才智卓绝,手握国家发展的舵盘,除了他们,其他人都没有能力参与治理。虽然看不清如何运转,但这好像真是一件极其极其复杂的事情。偶有官员透露其中一二,人们便惊叹不已。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不定期地,铁幕里会传出风声,人们将被赐予一些权利。于是,各路人马纷纷预测,还开出赌盘。过了许久,贴出告示,竟确有其事。人们欣喜若狂,庆祝再次被开启的“新阶段”,走在被开辟的 “新道路” 上。
人们想象着铁幕里的一切,期待着里面的人的恩赐。若能与铁幕有一星半点的关系,便兴奋不已。若有认识的人进入其中,更是与有荣焉。若自己有幸走入铁幕,那澎湃的心绪,非一时可平。
这并非正常的现象。
我们真的该期待,铁幕何时可变成民众有序参与的议事大厅。也该放弃,对权力的过度想象和美化。
?
推荐阅读
人们为什么怀念1980年代呢
世界将面临30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刘道玉: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材的《乌合之众》里的50个金句,醒脑专用维特根斯坦:人生的境界和人性的边界能否独处,可以检验一个人灵魂的深度他12岁入清华,终身未娶培养79名院士清华教授:中美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在哪里复旦教授:自由而无用,是人性最后的防线许倬云、陈嘉映等学界大咖领衔人文思想课?
思想潮流公号始终致力于精选优质文章,相信思想的力量,拒绝贩卖焦虑,以有价值的阅读,有意义的思考,遇见不一样的观点态度,看清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和纯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长按识别二维码赞赏,支持我们一起传播更多优质内容。
合作与投稿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哲学之路、思想潮流”公号:
回复“福利”,即可免费获取人生最值得阅读的30本书。
回复“免费资源”,即可免费获取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的文史哲艺术品课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潮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