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死”在了朋友圈
2016/7/5 思想聚焦

     文/糕糕

     01

     今天下午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反转短片,只有两分三十五秒。

     叫做《虚荣》。

     短片一开始,一位男子一脸颓废地坐在电脑前面,看着别人发上来的美食照片,再看看现实中自己简陋的晚饭,叹了口气;看着网络上别人发上去的和漂亮的女友的合照,再看看现实中自己那一头乱糟糟头发的,抽着烟的女友,又叹了口气。

     视线回到屏幕上那一行字:“你在想什么?”

     他想了想,发了一条“和我的女友吃寿司”,又在后面加上一个表示自己很幸福的表情符号。点击了“发送”。

     获得了一个赞。

     第二天在公司里,一屋子的人听着他做汇报昏昏欲睡。他发了一条“这次汇报得好极了!”

     得了十三个赞。

     再后来,他发一张自己戴着耳机穿着运动衫的自拍照,写道“跑步二十公里,准备好了!”然后重新坐回自己的车里。

     得了二十个赞。

     某天他进家门,上一秒正在戴耳环面带微笑的女友,看到他笑容立刻凝滞,他再一回头,就看见从洗手间走出一个油头满面,只穿着内裤的男人——他被女友劈腿了。

     在车里喝得酩酊大醉的他,发了一张拿着酒瓶笑得开怀地自拍:“终于单身了!要不要去夜总会?”

     得了四十二个赞。

     他将自己社交网站上的“情感状态”改成了“单身”。

     得了一百零三个赞。

     公司被老板开除,发了状态,写道:“终于辞去我那份该死的工作了!”发了话题#追随你的梦想#。

     得了二百四十七个赞。

     看着屏幕上的赞,男人露出恍惚的笑容。正要再发点什么的时候,却看见前女友的状态更新,是和隔壁老王的合照,上面写着:“我的新欢!#大块头#”,下面有一千六百三十八个赞。

     看着合照上两个人的灿烂笑容,他终于装不下去了,写下一句“我的生活糟透了”,然后隐藏了自己主页所有的帖子。

     02

     我读过很多关于“朋友圈”的文章,也曾有意避开这个主题,不愿再去写一些老生常谈。可是看完这部短片,登时就改了主意。

     因为它拍得太真实了,真实到让我无法再继续保持缄口不言。

     说来惭愧。

     几年之前,我也曾在图书馆自习读书的间隙,拍一拍书扉和笔记本,加上几句感慨伤怀,发送;也曾矫揉造作地四十五度角自拍,用美图秀秀把自己的脸P成尖尖的下巴,大大的眼睛,发送;也曾一到什么地方旅游,就拼命照照照,选出九宫格的风景,发送……

     如此的用心良苦,不过是想要让别人知道,“我过得很好”,甚至“比你好”。

     当时的自己,奉行文艺至上的宗旨,发一张照片,一定要把照片精心再精心地调大小、加滤镜,配上反复斟酌的句子,才堪堪发出去。这还不算完,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下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有没有人留言,一颗心无时无刻不再牵挂着那发出去的状态,担心如果没有人回应会不会太尴尬?

     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社交网站的初衷,已经慢慢变了味道:从单纯地想要同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发状态,变得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发状态。我甚至开始急迫地想要去炫耀一些东西,想要去证明一些东西。

     却不管这些东西,我是否真得具备,是否真得拥有。

     以至于后来的我,变得和短片中的男主角一模一样:

     装做自己很享受生活、装作每一天都活力四射,热情洋溢;其实呢?只有自己知道,每一条状态里的生活和心情,其实都是被精心挑选、粉饰过的假象,早已巧妙地避开了生活中那些真正值得分享的经验和痛点,隐藏起了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喜怒哀乐。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打造出别人眼中的一个“积极,有趣,优秀”的形象。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发朋友圈,早已不再是为了“表达”自己,

     而是为了“伪装”自己。

     03

     真正让我告别“朋友圈依赖症”的,是那之后发生的一件事。

     我曾一个人在北京学雅思。为了省钱,就住在一家住宿费很便宜的旅店里,和另一个妹子合订一间房。白天上课,晚上就回到那狭小的旅店房间里,因为房间实在是太小了,只能坐在床上,以一种很奇怪地姿势趴在旅馆的小桌上,就着顶上昏暗的灯光看书。

     时间紧张,刷朋友圈的时间自然也少了很多。

     有天下课之后,我一个人裹着大衣往旅馆走,寒风吹到脸上,很疼。手机上提示,今天是冬至。正巧路过一家小饺子馆,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去等了将近四十分钟,外带了几块钱的饺子。

     回到旅馆,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打开塑料袋,饺子已经黏在了一起,窗外寒风呼啸,突然觉得有点凄凉,为了安抚那涌上心头的孤寂感,便随手拍了一张饺子的照片,加了滤镜之后,立刻变得高大上,丝毫没有现实中的寒酸,再随手写了一句“冬至日快乐”,发送出去。

     之后查看动态,不出所料,有很多人点赞,也有很多人留言。就在众多留言中,有个人评论道:“好有情调呀,真会享受~”后面是一串羡慕的表情。

     那一瞬间,我被一榔头打醒了,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可笑。

     那时的我,其实正处于一段低迷期,心里既焦虑,也很不安。发个状态,纯粹只是为了自娱自乐,缓解紧张。

     可在他人眼里,却成了“有情调”“会享受”,一派无忧无虑,可以在冬至日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

     他们纷纷留言:“看上去好好吃”;却没有人问一句,“你怎么是一个人吃?”

     那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朋友圈中的大部分人,远远没有你想象中地,那样在乎你。

     多么可笑,我们认真地筛选提炼出自己生活的精华,并且费尽心机去想如何才能高逼格地将它们展示出来给别人看,却没想过,也许对方可能压根不在意你的生活。

     那些赞,也许只是他们无聊消遣时的随手一点;那些评论,也许只是他们礼尚往来的顺水人情。

     而你,却当真了。

     04

     现在我已经不怎么发朋友圈了。

     偶尔帮朋友转发一两个链接,发一两条段子,博人一笑。可是却依旧坚持原则,对自己的一些重要决策和隐秘心情,或是绝口不提,或是只对指定人可见。

     我已经不想付出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如何于朋友圈里打造出一个熠熠发光的自己上;不想再被朋友圈的“赞”和“评论”牵动精力,也不想再在“如何回复”的问题上纠结万分。

     而事实上,我生活得依然很好,甚至更精彩——因为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每时每刻,我都在为自己活着。

     有一次和闺蜜聊起来,闺蜜笑着说我:“你做事不要太极端,朋友圈里也有多少发一些吧,这样那些想要了解你的人,才有渠道可以去了解你啊。”

     我承认,闺蜜说得在理。

     可是我也知道,比起让一群于我是点头之交的朋友知道我生活得如何,我更想将我的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只分享给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极其亲密的家人和朋友。

     毕竟真正紧密的关系,不是依靠几个点赞和寥寥评论就能长久维系,也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发一条状态小心翼翼又一本正经地加以报备,往往是下意识地直接一条信息发了过去,或是吐槽,或是解惑,两个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接下去,无需任何多么做作地言辞,一切自然又随和,亲切又妥帖。

     朋友圈,它真得是一个“圈”,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帮我们筛选出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

     05

     我一直相信,当一个人,不再频繁地在虚拟平台上发关于自己生活的种种状态,那就意味着,ta可能已经不必再向虚拟社交寻求安全感了。

     ta本身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出骄傲的姿态。

     希望我们都能摆脱朋友圈里的虚荣心。

     共勉。

     *作者:糕糕,豆瓣阅读作者,一只认真写字的企鹅。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深夜甜点(shenyetiandianNG)

     回复“94”,可查看另一篇精彩文章《抱歉,别拉我进你的朋友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