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了】编导手记:陈妍希——比人设更重要的,是人格。
2017/9/15 思想聚焦

     *此篇转载自湖南卫视《我们来了2 编导手记》作者:陈妍希编剧张丹阳

    

     编导手记

    

     陈妍希——

     比人设更重要的,是人格。

     1

     在见陈妍希之前,我接到两个任务。

     男同事们殷切嘱咐我:

     你好好干啊,

     我真的很想和陈妍希合照。

    

    

     女同事们热心交代我:

     你好好干啊,

     我真的很想要陈晓的签名。

     带着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展开了筹备工作。

     为了未来和艺人的交流更加和谐友爱,我开始减少使用三俗表情包,练习如何灵活运用可爱的卖萌表情。

     几天后,察觉到我在日常斗图大战中画风陡变的朋友心生疑惑,我解释称:

     这不是为了和一个少女感爆棚的艺人打交道做准备嘛。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后发来黑人问号脸:

    

     到底啥叫少女感?

     打嗝都是粉色心形草莓味的那种吗?

     2

     用“少女感”来形容陈妍希,似乎是粉丝和写手们的习惯,久而久之,变成了外界赋予她的人设。

     在娱乐圈有人设是件好事,毕竟时代不再眷顾“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拥有一个能被大家记住的特质也是造星的秘钥,而大众之所以对明星的私生活如此关心,无非也是好奇他们真实的模样是否和人设相符罢了。

     果不其然,短短几天,我就收到身边人不少对陈妍希的提问:

     她本人可爱吗?

     搞笑吗?

     萌吗?

     好相处吗?

     皮肤好吗?

     个子高吗?

     梨涡直径有1cm吗?

     ……

     讲真,

     这些问题我觉得不行,

     因为我对陈妍希的提问远比你们想象中严格。

     3

     第一次和陈妍希见面是在北京的凌晨,刚落脚的她行李还没安置好就出来见我们,素颜马尾戴着帽子,看起来神采奕奕,而后两个小时的沟通中,一直保持着谈吐语言得体、回答条理清晰的状态,偶尔讲两句无伤大雅的玩笑,温柔又自在。

    

     我心想,传说中的“邻居家的孩子”大概是这样没错了: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就是那种典型的,上学时你抄她的作业,她都会温馨提示你不要抄得完全一样不然会露馅的温暖学霸。

     沟通完毕后从陈妍希的房间出来,微信群中同事们陆续回复着和各自艺人见面的感想,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发送四个字:羡慕陈晓。

     4

    

     北京站的第二天,嘉宾们和国家女子柔道队员们一起完成了长城走秀。结束后大家轻松不过三秒,又要投入到紧张的转场备采中,陈妍希也不例外。

     等待换装的间隙,她溜出化妆间,跟几位柔道队员聊起了天,回来后还一脸雀跃地盯着手机,我凑过去才发现,她在翻着相册里和几位柔道姑娘的合影。

     我:瞧你乐的,中奖了吗刚刚?

     她:差不多算是啦。我刚有跟她们拍照耶,

     超开心哈哈。

     我:见过粉丝求合影的,

     没见过明星主动要求合影的。

     她:什么明星不明星,大家都人类嘛。你看她们练柔道时那么酷,其实私下都是小女孩。我超想鼓励她们的,发现原来签个名她们就很满足,所以就想着要一起拍照啦。举手之劳能让大家开心,多好。

     到北京站结束为止,除开“少女感”的人设标签,我对陈妍希的感觉和此前对她的性格预判都算是吻合,温婉礼貌,体贴亲和。

     5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判断有了偏差:原来眼前的艺人是座名副其实的矿藏,太经得起挖掘和推敲。

    

     我兴奋地和跟拍摄像小罗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他陈妍希私下有多古灵精怪、多活力充沛、多接地气,但这位忧郁的直男在听完我的疯狂安利后,只是投入的吃着凤梨酥,然后酷酷地回了句:切,我早知道了,毕竟她活在我的取景器里

     不久之后,单方面宣布自己是马栏山最了解陈妍希的直男——小罗,开始被打脸。

     如果不说,没人知道佛山站录制时陈妍希是带病上阵的,全程要靠吃药和不断冰敷才能缓解高烧和过敏。

     那天从片场回酒店时已近凌晨四点,傲娇的小罗早已累成折翼天使,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在拍《真正男子汉》,一旁的导演们也困到灵魂飞到喜马拉雅山,全场上下,只剩陈妍希生龙活虎,状态好到可以蹦迪。而我,全程表情excuse me。

     到房间后我忍不住问她:

     这位病号朋友,你还好吗?

     一旁的经纪人陈小姐显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一边调侃她是不是烧过了头才这么亢奋,一边淡定地拍拍我:

     她是这样子的啦,看来玩得真的超开心的,今天实在是辛苦你了哟。

    

     真人秀的录制现场总会状况百出,也难免自顾不暇,像她这样带病录制还生龙活虎的,我第一次见。

     6

     没有以上这些接触之前,我曾经也认为,“少女感”是形容陈妍希最恰当的词语。但当她那些潜藏的闪光特质一点点不露痕迹地显现出来,我找到了更为贴切的词语——分寸感。

     她对人有敬意,不论是柔道队员还是瑶寨乡亲;她对传统文化有敬畏,把瑶族奶奶送的手工刀绣缎带一直系在身上不舍得解下,学女书时认真到眼睛都舍不得眨。

    

     从头打量陈妍希,她从不是单调的直线性格:

     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慷慨爽朗独立,能够文艺和鬼马兼具,真诚热烈也会内敛愁悒,能疯玩到找不到北,也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任何情况下的言谈举止,都无比得体恰当。

    

     在她身上,你永远看不到与人论战三百回合的面红耳赤和胜负难分,不愠不火,润物细无声,这大概是人的天分与修养在内心沉淀而成的最睿智的状态了。

     7

     比起曾经的人设,我庆幸自己见识到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陈妍希,也开始习惯把她当做镜子,合作之余常参照自省,更庆幸的是,她也在《我们来了》收获了自己的友谊之镜。

     有天闲聊,我说:你啊,就是那种会让人有保护欲的软妹。

     她突然认真又笃定地回答:可是我觉得,圆圆(蒋欣)才是让人想发自心底去照顾她的女生欸。

    

     陈妍希和蒋欣,众人眼里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一个软妹,一个御姐,一个外柔内刚,一个外刚内柔,性格互补的两人谈得来并不意外,但没想到她们后来关系好到成为了“圆包”组合。

    

     和蒋欣一起时,陈妍希格外活泼,两人相爱相杀,以自黑互损为乐,娱乐圈塑料花般的友谊定律在她们这里并不成立。

     永州站时,嘉宾们用女书给闺蜜赠言,陈妍希写了一句“晚岁当为邻舍翁”送给蒋欣,该诗句来源于唐代诗歌界著名CP柳宗元和刘禹锡老师,是柳老师对刘老师抒发友情的金句,大概意思是“咱们退休后了也住一起,把酒话桑麻,管他云涌风起”,可以说是相当真挚了。

    

    

    

     “大家眼中她永远是最开心的人。不过往往强大、聪明、独立的女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别人总觉得她什么都搞得定不需要被照顾。但她也有细腻柔软的一面啊,所以我很想保护她呀!只不过……我太矮了,打架时可能会拖她后腿吧?哈哈。”

     陈妍希认真解释着她对蒋欣的感觉,末了还不忘自黑两句。

     因为温顺的个性,她一直被看成是没什么脾气的人,但这种“没脾气”在我看来,更应该被理解为永远对周围人事怀揣着尊重和体谅,以及最大的关怀与善意。

     按道理该走心了,当下我应该跟她举个类似柳宗元和刘禹锡这种友谊地久天长的例子来形容这份姐妹情谊,升华主题。

     思考了三秒钟后,我说:其实你俩就像《王者荣耀》里的蔡文姬和鲁班。

     她:啊?那是什么东西?

     我:唔……在游戏里一组情比金坚的搭档。

     她:他俩感情好吗?

     我:挺好的。

     她:那我是鲁班还是蔡文姬啊?

     我:唔……这要看是比身高还是比……哎呀总之超可爱的,下次教你打。

     她:诶你别走!把话说清楚!

     8

     完稿前,我刷了刷微博,最近相当热闹的芭莎明星慈善夜陈妍希也有出席,作为她的编剧,我很好奇她当晚的表现。

     各种关于她的新闻里,除了看到她和波叔、宋茜和蒋欣的萌萌哒自拍,以及她对糖糖撒狗粮的调侃外,我更为她的善举感到欣慰:

     陈妍希,1个车队,70万。

     之后听朋友说,陈妍希在捐赠版上写的是“陈晓、陈妍希”两人的名字,因为陈晓当天拍戏未能到场,她想帮老公做善心,就默默搞定了一切。

     嗯,是她的做事风格,低调周到,充满善意。跟她打交道,你会觉得世界的戾气都比以前少了点。

     我感慨地跟同事聊起这件事,他们回复了四个字:羡慕陈晓。

     回到两个月前那个严格的提问,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陈妍希式的智慧与温暖”。

     我:所以,你怎么看待大家给你的那些五花八门的人设?

     陈妍希:笑着看嘛。因为比人设更重要的,是人格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