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假装自己在择校罢了,真相让你生无可恋
2018/3/14 思想聚焦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了中国家长的共识。而伴随共识催生的,则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无数中国家庭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择校热、学区房的字眼一再冲击着新闻热点。如此持续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下,家长们一边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向前冲,一边却又渐渐感到力有不逮、焦虑重重。

     可以说,追逐“起跑线”的现象,暴露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教育痛点。

    

     这样的痛,其实不止发生在中国。有部即将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片名就叫《起跑线》,说的正是择校那些事儿。

    

     影片此前在印度就有惊人表现,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评人的不同审美标准在它那里握手言和,要票房有票房,取得超过6.3亿卢比的好成绩,胜过《神秘巨星》;要奖项有奖项,斩获Filmfare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等重磅奖项。而中国影迷的期待和评价也很高,8.2的豆瓣评分,足以给它打上一个“佳作”标签。

    

     你以为自己在择校,其实是被学校给择了

     接地气的社会现实题材,加上不俗的品质,坐实了这又是一部我们想拍却没拍出来的电影。相比此前《三傻大闹宝莱坞》集火应试教育,《起跑线》从择校的切入口破题,却一步一步编织出反思教育体系的宏观布局。

     印度德里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比赛——幼儿园招生,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饰)和妻子米塔(萨巴·卡玛尔 饰)是芸芸参赛者中的一份子,目标特别明确:《ONLOOK》杂志详细介绍的排名前五的私立名校。

    

     私立名校的优越性确实突出,硬件设施堪比豪华酒店有室内温水游泳池,名人校友泛滥到墙上照片都快挂不下,此外还很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不过,印度妈妈最满意的,是名校能给孩子一个学好英语的机会。这是公立学校做不到的事,曾经就读公立学校的米塔深有体会。

    

     中国人对英语充满执念,其象征着通往更高大上的成功,看看《中国合伙人》就知道了。没想到,印度人对英语的执念更深,英语象征了阶级的门槛。这位印度妈妈异常坚定地阐述了这个事实:“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上一所好学校。”

    

     在印度妈妈的逻辑里,好的学校等于学好英语,学好英语等于上流阶层,而上流阶层又等于好的人生。事实上,类似的逻辑,中国家长一点都不陌生,幼儿园被认定为孩子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所有关于未来的璀璨憧憬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于是幼儿园择校蔚然成风。

    

    

    

    

     从这些刺眼的热点新闻标题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现在的情况不是你挑拣学校,而是学校挑拣你,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得拼上大量的金钱精力人脉运气,准备越充分,成功几率越大。“很多父母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电影里的这句台词并不是危言耸听。

    

     印度妈妈显然准备不足,一想到女儿皮娅因为没上到好学校而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她的焦虑突破天际,“如果她孤单一人,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会不适应这个社会,最后她就会孤立和沮丧,如果她感到沮丧开始吸毒了怎么办?”

    

     一言不合就沮丧吸毒,夸张吗?也许。但真的仅仅是夸张吗?当然不。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下家长把择校看得太重、认为错失名校就等于输在起跑线的现状。

     问题来了,到底哪里是“起跑线”呢?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人们心里对“起跑线”的界定不断迅速向前推移。原本停留在中小学,后来幼儿园也被纳入兵家必争之地,再后来进一步提前到了胎教,而现在,又开始争相重视起了科学怀孕。恐怕这还不是终极“起跑线”,父母基因的比拼、家族遗传病史的“雷区”,正悄然进入视野。

     且不说这样永无止境的追赶“起跑线”难度有多大、意义有多大,仅仅是这些界定本身,已经存在一个先天性的误区。

     作家郑渊洁曾指出,人生根本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马拉松路程漫长,讲究节奏性和持久性,根本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如果误以百米赛的方式参加马拉松,反倒是揠苗助长,赢在起点,却不一定笑到终点。

     电影里的印度妈妈,显然陷入了这个误区。而她的第二个误区在于,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家庭教育。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家庭教育很重要呢?

     这位印度妈妈会事无巨细地“管理”女儿的日常生活,出门前要喷驱蚊液涂防晒霜、何时吃小零食、何时温水洗澡、看多久电视,都有细致的要求。

    

     但,这些不是家庭教育,只是生活习惯,真正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引导。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海克曼指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孩子需要通过和父母的相处去建立最初的社会关系再进一步去认知世界。最初的知识构建方式对人的性格养成和以后的人生走向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电影里有个小男孩,刚好印证了这点。他不愿意跟皮娅玩,因为“她说印地语”。在他所认知的社会关系中,英语和印地语属于不同阶级和群体,是不能在一起玩的。

    

     在米塔表示皮娅也会进精英学校以后也说英语的时候,小男孩妈妈摆出一副轻蔑而不失礼貌的表情。

    

     不难看出,小男孩有这样的想法,是父母灌输和示范产生的结果。家庭教育,显然也在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人生走向上划出了一条无形的“起跑线”。

     无论是对“起跑线”的理解,还是对教育的理解,都是家长们在择校竞争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现在电影《起跑线》把问题展示了出来,剩下的,只能交给我们自己来思考。影片将于4月4日登陆全国院线,或许能帮助你找到答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