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的眼泪为谁而流?
2019/10/14 20:50:56 思想聚焦

     2019年的国庆,14亿中国人集体动了感情。无论是阅兵式后“这盛世,如你所愿”“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刷屏金句,还是《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的院线热映,每个14亿分之一都由衷地感受着什么叫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理解着究竟是什么铸就了今天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昨晚开播的新节目《故事里的中国》里,胡歌和刘涛在舞台上以全新的形式,重新演绎了一部经典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二十分钟的舞台剧表演高度浓缩了电影剧情,且高潮迭起、张弛有度,创新性地将戏剧舞台的魅力通过电视的传播形式做了呈现。

    

     胡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叫李侠,是一名地下情报工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扮演类似角色的胡歌,据说在拿到剧本后很快就决定出演,因为痴迷于舞台的魅力,同时也因为李侠在历史上确有原型,并且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比电影和戏剧里来得更加壮烈动人。表演时的胡歌是隐忍和克制的,在表演结束后聆听真实人物讲述真实故事的时候,他终于流下了热泪。

    

     真实的李侠是谁?他的故事为何如此令人动容?

     1

     李侠的原型人物叫做李白,本名李华初,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板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岁就告别家人,投入到革命运动中。21岁时李白因机智灵活、沉着稳重,被选拔至红军总部参加了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之后被调入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

    

     李白照片

     电台作为当时最快速的信息传递手段,一封电报能否尽快传递成功可能影响着千万人的性命,对战争局势和战术战略调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有了“电台重于生命”的说法,而这六个字也深深烙印在李白的心里,成为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党组织决定派李白到上海建立秘密电台。当时要发的电报数量巨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每天,李白就蹲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小屋里,从下午4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出于安全考虑,组织上决定让李白“成家”,安排同是党员的纺织女工裘慧英以妻子的名义掩护李白工作。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永不消逝的电波》戏剧部分:李侠(胡歌 饰)何兰芬(刘涛 饰)拍摄假结婚照

     一开始,裘慧英很不习惯这种“假夫妻”生活,“富太太”的身份更是让她不自在极了,这并不是她认知中的革命生活。经过李白的严肃批评教育,加之看着李白工作的耳濡目染,裘慧英备受感染,成为李白最得力的助手。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与生活中,二人萌发了真正的爱情,后经党组织批准,他们结为真正的夫妻,并有了孩子,组建起充满革命情怀的“秘密之家”。

     2

     如果用当下时兴的词汇来表达,李白绝对是个“学霸”。有胆量、有学识。在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他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甚至敌人都对他的技术“刮目相看”。

    

     发报前,李白要先把一圈天线挂在阁楼内墙根,一头露出窗台少许。为防止声音外传从不开窗,夏天里不透气的阁楼如同火炉,发一次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裘慧英看着心疼,便流着汗在一旁为丈夫扇扇子。冬天阁楼里不能生火,李白的指头冻得僵硬肿大,仍强忍痛楚坚持发报。每次工作完,裘慧英都给他揉搓,直到发热。

     环境的艰苦靠意志克服,那技术上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当时的电台功率是100瓦,工作起来电荷大,伴随着滴滴答答的发报声,临近几家住户的电灯泡也会一闪一闪的,容易引起注意,甚至被日本宪兵侦破。除了在时间上选择夜深人静别人睡觉时发报外,李白和自己的师傅、代号“木匠”的涂作潮一起研究,最终将电台功率由100瓦降到7瓦,有效地减轻了电荷,奇迹般地通过仅有7瓦功率的电台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络,减少了暴露的危险。

    

     李白使用的收报机也是他们自行研发的成果:平时正常使用的收音机,用两根铅笔粗的线圈,一头钩在真空管的屏级上,另一头套在震荡管的铝帽上,再把收音机的音量控制器加以改造,这就构成了收报机的差频振荡器,收音机也就能接收电报信号了。收报时先引出一点点中频放大信号,然后把正反馈调整到将啸叫未啸叫的临界状态即可。一旦取走线圈,收报机立即又变回了普通的收音机。这相当于为收报机穿上了一件“隐形衣”,降低了被侦破抓捕的风险。这种在当时属于顶级的谍报无线电,在日后的地下斗争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对用收音机发报的细节进行了表现:李侠抱着卧室内的收音机,上阁楼去收发报;他右手抄报,左手微调无形收报机的旋钮……日寇抄出了发报机,却没有找到收报机,摸着仍然发热的收音机束手无策。这个道具是涂作潮专门为剧组制作的,外观上与当年李白真实使用的发报机一模一样。

     1942年9月15日,日寇闯入李白寓所,在被捕前的刹那,李白卸下那根约10厘米长的电线,从窗户扔了出去。在刑讯李白的8个月中,日本最好的无线电专家对李白使用的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发报机完好,没有收报机;现有的收音机只能收音,无法收报,因此无法构成现行电台的证据。在我党的积极营救下,李白最终被释放出狱。

     3

     日本投降后,李白夫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8年底,上海正处于黎明前的至暗时刻,白色恐怖肆虐。国民党反动派预感到末日将至,通过分区停电、暗中抄收信号等方式,竭尽手段来侦测中共地下电台。解放战争处于最后关头,尽管明知身边危机四伏,密台随时面临着被侦破的危险,李白仍然坚持将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收集来的情报及时传送到党中央。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封直接关系着渡江战役进程的国民党绝密军事计划必须及时上报,李白将个人安危置之身外,毅然打开了发报机。即使担任警戒的妻子裘慧英已经发现了弄堂中的可疑身影,他依然坚持发报。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圈中,李白镇定地发送完情报、销毁密码、处置电台,之后被捕。

    

     国民党特务把李白押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刑讯室,对他进行了连续30多个小时的刑讯,无论敌人以高官厚禄利诱,还是以酷刑轮番逼供,始终没能从李白口中得到一点他们妄图获知的信息,李白的坚不吐实成功地使上海地下党的备用电台得以迅速启用。

     1949年4月,李白被秘密转押至国民党南市警察局蓬莱路看守所。他通过一位出狱难友发信给妻子,约好让妻子到看守所后面一家老百姓的阳台上与之隔窗相见。当时,他的双腿已被老虎凳压断,不能站立,只能靠难友的托扶爬到窗口见妻儿一面。他对妻儿说:“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终于看到了。如果今后我回来当然更好,万一不能回来,你和孩子和全国人民一样,过自由幸福的生活。”

    

    

     《故事里的中国》刘涛、胡歌双人同框照

     这成为李白与妻儿最后的诀别。1949年5月7日,根据蒋介石亲批的指令“坚不吐实,处以极刑”,李白被敌人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刑场,年仅39岁。

     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仅20天之差,他终究没能拥抱心之所向的光明。但正是无数像李白一样的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向死而生,留下的一束束光,照亮了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个时刻;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英雄不朽,他们铸就的精神灯塔,将照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