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解封的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2022/12/2 20:53:27 思想聚焦

     我开通视频号啦!

     作者 | Kyle

     来源 | Kyle(ID:kylehello)

     广州解封了!

     就在前天下午,广州多区突然宣布:解除临时管控区。

    

     并逐步恢复公交地铁及堂食,逐步取消全民核酸。

    

     这其中,也包括疫情最严重的海珠,以及最近疫情蔓延的天河。

    

     多地也先后宣布“有序恢复”。

    

    

    

     昨天凌晨,新华社更是连夜突发通稿: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防疫拐点终于出现了。

     而广州迅速响应二十条,打响了防疫拐点“第一枪”!

     这一切,实在是太来之不易了。

     1

     因为,广州走了一条最难的路。

     本轮疫情以来,广州面临着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抗疫形势。

    

     10月下旬开始,广州日新增确诊数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这轮疫情的“震中”,来自于海珠区一个叫做康鹭村的地方。

     这个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城中村,却聚集了5200多家制衣厂及仓储企业,常住人口逾10万人。

     人员多而杂,再加上路面狭窄交通不便,筛查和防控,难度可想而知。

    

     而此时,有人却唯恐天下不乱,在网络上制造着各种关于城中村的谣言。

    

     甚至叫嚣着:“大不了一封了之,简单粗暴!”

     然而,广州却并没有这么做,没有像年初的某市和前不久的某州那样,立即选择静默或者封城。

    

     而是选择了精准防控,把疫情的影响范围尽量控制在海珠区的高风险区内。

     甚至在天河区“沦陷”时,珠江新城CBD始终交通畅行。

     这一举动,又让一部分喷子感到不解。

     他们又开始在网上叫嚣,指着每天不断增加的新增确证数量,怒骂:“广州这是要彻底躺平吗?!”

     键盘侠们的逻辑,总是这么的极端。

     但凡学过辩证法,就应该知道,作为一座拥有近两千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广州面临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万万不可一刀切。

     全城封闭,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手停口停。

     上有老下有小,日常开销谁来出?房贷车贷谁来还?更不要说那些中小企业创业者,个体户,小餐馆。收入没了,房租和员工的工资,谁来承担?

     而喷子们,却只会在网上“重拳出击”。

     2

     当喷子们不知悔改,迷雾中混淆黑白。

     广州却默默扛下了所有骂声,用行动代替所有辩白。

     在疫情最凶猛的时候,海珠率先扛下重担。

     作为广州本轮疫情的“震中”,海珠区的阳性病例于10月23日在客村片区被发现。

     10月30日,广州海珠客村片区正式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海珠区全区范围内(琶洲街除外),停止非必要流动、活动,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

     在疫情最凶猛的时候,防疫干部走进街坊,温和而有力地一一解答现场群众的疑问,并对着大家举起的手机摄像头,稳稳地承诺一句:“如果我没做到,你拿我是问!”

    

     医疗队第一时间进驻疫情核心管控区域内的临时医疗点,24小时轮值,挨家逐户上门筛查,努力找出每一例阳性个案。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亲自送食物和药品等物资上门,在严格把控之余,又不失人情味。

    

     图源@南风窗

     许多出入的进货车辆和外卖骑手都领到了通行证。

     而整个海珠区,线下商超备货量提至平时的5倍,且没有出现普遍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

    

    

     力保居民像平常一样吃到物美价廉的食物,比如这样的10元蔬菜包。

    

    

     截至目前,海珠区部分封控了30天,累计转运风险人员13.4万人次。康鹭片区首轮返乡的居民中,许多还获赠了购物卡。

    

     截至目前,广州确诊病例已累计出院(舱)41405例。而这些收治痊愈者,又为广州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支撑。

     比如,中山三院的崇雨田教授团队就根据最近收治的确诊病人相关数据,得出了振奋人心的结论:“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在广州,弱者没有被放弃,即便是101岁、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高危。

    

     孩子生病即便没有核酸也依旧可以去医院看病。

    

     不仅精准防控,而且信息透明,公布RT值变化,新增确诊信息持续而详尽地更新。

    

     都说,疫情是一座城市性格的放大镜。

     广州的一系列举措,正在给予广州人越来越多的信心。

    

     3

     也正因为拥有稳稳的安全感,所以,老广才会如此乐观、淡定。

    

     在新增最凶猛的那几天,地铁停了,老广们仍然苦中作乐般打趣自己,解闷。

    

     非封控区的大叔们仍然愉快地在户外打球。

    

     11月30日宣布解封后,新港西路康乐村口,负责收尾事宜的带班老哥,颇为风趣地将“拆交通路锥”写做“回收雪糕筒”。

    

     多年没下水的爷爷们,激动地跳进珠江里冬泳,即便昨天广州气温骤降,仍然难掩老夫聊发的少年狂。

    

     麦当劳肯德基大排长龙,大家不甘人后,争先开启疯狂星期四。

    

    

     广州人身上,有着恰到好处的松弛感——他们虽然外表乐天,骨子里却又理性务实。

     让做核酸穿着拖鞋就去做了,甚至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到了,毫不矫情。

    

     而当防疫政策调整,他们也能迅速配合,及时反馈合理诉求。

     当一位记者街头采访老广问有什么需求,被采访的小伙子振臂高呼:“最大的诉求就是要堂食啊!”

     围观的老广们一听到吃便来了兴致,纷纷点头应和,哈哈大笑。

    

     他们敢于表达,却又不会无脑被带节奏。

     当疫情源头康鹭村的大量居民被证实是湖北人,有人在网上开喷:“怎么又是湖北佬?滚回老家去。”

     然而,理智的广州人并不买单。

     海珠区那个跪地的女网红,曾在网上发小作文,称自己是湖北人,称自己受到了虐待,想要故意煽动舆论。

     但大家却没有轻易相信。

    

     随后的调查结果出来,果然大家不出所料,事实并非如她口中所说的那样。

    

     而面对弱者,老广却又能体谅和包容。

    

     求真,求实,赤诚,聪敏,有组织有纪律,却也有独立的思考。

     不来虚的,不掉链子,这就是老广。

     作为一座集航空、港口、铁路和公路货运为一体的枢纽之地,广州交通形式多样化,疫情以来承担了太大的交通压力。

    

     作为一座人口众多的城市,也很难做到同时让所有人满意。

     但它默默扛下所有骂声,一步步用实际行动粉碎了一个个质疑。

    

     身在广州的我,可以无限自豪地说,12月的信心,是广州给的!

     只要我们始终站在一起,寒冷很快就要过去。

     你可以永远相信广州!

    

     点亮“在看”,分享出去,让改变来得更快一点。

     *图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frankie哥哥

     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发布》

     *作者:Kyle,90后新媒体公司CEO,500强公司新媒体顾问,新书《选择自己》,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本文首发于公众号Kyle(ID:kylehello),转载请联系Kyle取得授权。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