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提纲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022/7/16 10:19:51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1.中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成长礼物是什么

     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怎样度过中学生活

     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少年有梦

     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①梦想,他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有了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怎样实现少年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3.努力是什么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4.怎样努力

     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③ 努力,需要方法。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1.如何看待学习?

     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④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⑤学习没有终点。

     2.学习的重要性/意义: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二)享受学习

     1.对学习的体会或感悟:

     ①学习中有快乐。②学习中有辛苦。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2.如何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3.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①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②合理安排时间。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不同的学习方式:

     ①合作学习②探究学习③自主学习

     第三课 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的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如:自我观察、与他人比较。③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二)做更好的自己

     1.如何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如何欣赏自己:

     ①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贡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是成长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③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才能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我,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欣赏自己。

     3.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1.朋友圈的变化

     ①随着我们的长大,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③部分人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经常梳理朋友圈的意义(作用)?

     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友谊的力量/作用/影响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友谊的澄清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于竞争的态度。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1.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③建立友谊,需要有效的方法。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保持好奇心

     2.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

     ①保持冷静②坦诚交流③及时处理④勇担责任⑤换位思考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1.网上交友的特点

     网上交往就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

     2.网上交友的利与弊

     ⑴利:

     ①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

     ②网络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③网上交友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⑵弊:

     ①网络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③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3.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①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④在网上交友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⑤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第六课 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1.教师这一职业有什么特点?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时代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仁爱之心

     3.如何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③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④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⑤主动交往。

     (二)师生交往

     4.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含义)

     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5.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6.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7.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8.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9.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如何做到亦师亦友?)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10.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1.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与老师正确交往?)

     ①教学相长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③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第七课 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1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13.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14.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①尊重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②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③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具体行动:①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②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③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④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

     (二)爱在家人间

     15.亲子冲突(碰撞)产生的原因?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

     ③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16.我们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①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②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方法。

     ③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17.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①关注事实 ②把握时机 ③留意态度④选择方式 ⑤考虑环境

     18.如何看待成长中的冲突和碰撞?

     ①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②亲子冲突难以避免。

     ③无论是冲突还是碰撞都体现了父母的爱。

     (三)让家更美好

     19.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现代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0.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④家务我分担,我们要积极的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做出贡献。

     第八课 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的特点(对生命的认识)

     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暂的

     ⑤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他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2.生命的传承和接续的意义

     ①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积累和丰富,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二)敬畏生命

     3.为什么敬畏生命?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既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4.如何敬畏生命?

     ①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第九课 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5.如何守护生命? 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

     6.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①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7.如何养护精神?

     ①养护精神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养护精神需要守护精神家园,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要发扬民族精神。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8.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②在挫折中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9.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②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10.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如何战胜挫折?)

     ①发掘生命中蕴含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发掘生命的力量可以借助外力。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1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

     ①为自己: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②为他人: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③为社会: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

     12.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13.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充盈起来?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②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14.怎样拒绝冷漠、关爱他人?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③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15.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平凡和伟大?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③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16.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①让生命充盈②拒绝冷漠,关切他人③不断发现和创造④在平凡中闪耀伟大

     17.如何在平凡中闪耀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