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答题技巧
2022/7/18 8:55:14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一、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景物) 2.描写画面(想象拓展) 3.理解意境
4.赏析词句 5.体会情感 6.分析表达技巧
二、解题方法:
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杨花、子规)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静夜思》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天净沙秋思》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浪淘沙》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石灰吟》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孤雁 孤独、思乡
鸿剂、雄鹰——理想追求 鱼——快乐自由 蝉——高洁
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1)抓准意象;(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本诗第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描绘了一幅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清晨送别时,楚山也显得孤独寂寞的图景。
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此句描绘了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空旷萧条的边关画面,创设了孤寂、苍凉、悲壮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的赏析
(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体会“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中的“含”字,并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时湿气润泽窗户,更写出诗人对早春生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
(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
望洞庭湖(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从修辞角度,赏析“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的妙处
运用比喻,把平静的湖面比作镜子,形象地表现了夜晚无风,湖面平静的幽美情景。可见作者喜爱赞美之情。“镜未磨”表现了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象征意义入手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象征不畏困难坚韧顽强
这首诗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托物言志。全诗借竹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而不倒,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
(5)从诗歌题材入手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6.分析表达技巧
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作者怎样的情感?
衬托手法。一、二句是以有声衬托空寂(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景);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 衬托心 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
(2)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双关、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叠词、互文、想象、联想、铺垫、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有褒有贬、以乐景写哀情等
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 审清题意 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