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句赏析专项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2022/7/29 11:49:19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古诗词句赏析

    

     知识定位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中考语文考查考点之一的锤炼语言中要求:

     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的含义。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梳理

    

     常考题型

     1.诗中第X句中X词用得很好,请说说你的理解。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给字)

     3.诗中X字能否换成X字?为什么?

     4.请赏析诗中第X句。

     5.说说你对XXXXX这句诗的理解。

    

     答题思路

     一、字词赏析

    

     二、句子赏析

    

    

     精讲精练

     【例题1】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本诗的三四句中“偷”字用得很好,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偷”,暗暗的、悄悄的(1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悄然而来的俏皮模样(1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炼字的赏析,根据前面学习的赏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偷”字含义浅显,应该先指出修辞手法,结合全诗可以看出是指南风“偷”,所以是拟人;把南风说成“偷”,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这么说,可以看出诗人当时心情的愉悦。

     可以先分析字词的表层含义,其中可以先明确所运用的较为明显的修辞手法,这里用“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可以结合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再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当时心情的愉悦之情。

     【练习1】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案】“偎”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娇美,富有情趣。

     【解析】

     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字词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此题分析要点明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从表现景物状态特点来说明其“好处”。“花偎雪坞浓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花团锦簇如绰约少女依偎着雪坞,浓香四溢,进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娇美,富有情趣和韵味。

     【练习2】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答案】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妙用。首先说出这两个词语的构成特点(叠词),然后说出给读者的感受,再分别说出两个词语分别写出的内容和渲染的感情。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春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凉。

     【例题2】

     江城子 (宋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滔滔江水,化无形为有形,(2分)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练习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三四句的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据此可作答。

     【练习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落花自喻,写出自己虽辞官仍要像落花化为春泥护花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给与了“落红”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诗人甘心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解析】

     诗句的赏析,要从修辞、内容及表达作用分析。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例题3】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答案】“风吹雨”三个字照应诗题,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声,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统治。这两句话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解析】

     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看有没有修辞,然后看写了什么景色或者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赏析诗句应该是由景(场景)及情。先理解诗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踏过冰冻的黄河奔赴前线。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诗人渴望为国效力,但壮志难酬,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豪壮而又悲怆。“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

     可以先抓住关键词,这句诗的关键词便是“风吹雨”,照应了试题,并结合作者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可得知这里象征着南宋飘忽不定的统治秩序;同时,结合整首诗,可以得出整首诗的主旨:表达诗人渴望收复失地,为国献身的精神。

     【练习5】

     阅读元稹的《得乐天书》,完成第23-24题。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赏析诗句“妻惊女哭问何如”的精妙之处。

     【答案】用妻、女的“惊”、“哭”、“问”的细节来写出诗人的异常表现,侧面烘托诗人与乐天的深厚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妻惊女哭问何如”意思是:妻子吃惊女儿哭,探询:这是什么原因?用妻、女的“惊”、“哭”、“问”的细节来写出诗人的异常表现,侧面烘托诗人与乐天的深厚友情。

     【练习6】

     阅读叶梦得(宋)的词《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①置酒来禽②花下作》,回答问题。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③,我亦多情,无奈酒阑④时。

     赏析诗句“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的精妙之处。

     【答案】用拟人手法,将落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落花在风中飞舞,飘散于黄昏小雨中的凄美景象,抒发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感。(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经典诗词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明确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据此结合诗词意思进行分析即可。这句诗中描写了落花在风中跳舞,送别黄昏雨的情景,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又因诗歌写作于春天,结合整首诗作者抒发了惜春的思想感情。

    

     作业

     【作业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任选角度赏析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案】①写景,点明时令。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新 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的艺术鼓舞力量。

     ②“生”“入”二字用拟人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刚升起和春天刚来时的情景。(炼字、修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考试真题那些事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