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大高考热门事件
2023/1/14 11:26:21 生命科学教育
小编刚刚整理了2022年度十大高考热门事件,这些变化还将持续影响2023届考生,2023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1、高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193万人,明后年将继续攀升
2022年的高考如期举行,上海因受疫情影响推迟1个月举行,2022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在去年1078万的的基础上猛增115万,增幅达到10.7%。根据高中阶段上学人数以及复读生比例,预计2023年高考人数将接近1300万人,2024年则会超过1350万人,高考竞争压力仍将持续几年。
2、第五批新高考改革启动,新高考模式已覆盖29个省份
从2014年上海和浙江启动首批高考改革以来,截至2022年6月底,共计有5批次共计29个省份启动了新高考。
2022年6月底,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河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内蒙古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取消文理分科,2022年秋季起启动“3+1+2”新高考模式!
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改革后,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截至目前,全国31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和新疆外,已全部加入新高考阵营。前四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有:
第一批:浙江、上海,采用3+3高考模式(2014年开始,2017年首届新高考)
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采用3+3高考模式(2017年开始,2020年首届新高考)
第三批: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采用3+1+2高考模式(2018年开始,2021年首届新高考)
第四批: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采用3+1+2高考模式(2021年开始,2024年首届新高考)。
3、强基计划政策重大调整
2022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三年,与2021年相比,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2022年,强基计划新增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试点高校,至此,39所老牌985齐聚!院校扩容带来扩招,2022届及低年级考生强基报考录取几率进一步增加了。
此外,招生专业的放开是2022强基计划又一巨大亮点。2022强基招生专业突破基础学科的限制,北航、北理、西工大、东北大学等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增高精尖领域A+王牌学科招生专业。
2022年复旦、上交大、南大3所高校强基选拔模式重大调整!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开启强基招生新纪元。即所有报名的考生高考后均直接参加初试,根据初试成绩确定参加复试名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相当于“全员破格式入围”。
4、取消多个高考加分项目,高水平艺术团停招
有关艺术类考试、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考加入项目等,一切影响高考公平的因素正在不断规范和优化中。近年来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2024年起,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山大学等已提前停招。
5、第二批“双一流”名单公布,新增7所高校
2月14日,备受关注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147所高校入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7所高校新晋“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6、白名单赛事公布
9月30日,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44项竞赛进入名单,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艺术体育类:9项。
考生高中参加赛事获得奖项,在高二参加少创班及高三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录取率。其中,往年综合评价认可的赛事跟随教育部发布的竞赛白名单变化,名单中赛事认可度较高,有相关奖项考生报名初审通过率高,关注综合评价的考生重点关注参与。
7、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交叉学科,大类学科建设升级
12月7日,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继加快新工科、新医疗和交叉学科后的又一大新举措,明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增设紧缺专业,主动对接农林业创新发展新要求,实施农林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8、高考命题出现新变化,新高考、新课程、 新评价成体系
在一系列顶层制度指导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9月15日,教育部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高考命题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强化保障措施,实现了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随着新高考的29个省份的全面落地,新高考、新课程、新评价体系正在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和高校的人才培养。
9、高校办学质量提升,四大榜单排位持续发力
随着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泰晤士、US、软科等四大国际排名榜单中的位置不断发力。以11月16日共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结果为例,清华大学再次进入前十名,排名第九,内地共有9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17所大学进入世界200强名单。
10、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当前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和迫切的问题。要全面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2月28日,《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通过,提出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为此,高校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对十大高考新闻,您有建议和补充吗,欢迎留言。⊙来源 | 网络/编辑:小呆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科学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