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感染,已有班级停课!没“阳过”上学有风险吗?
2023/2/22 11:30:00 生命科学教育

     目前新冠彷佛离开了大家的视野。不过大家要注意点,尤其是老人小孩,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杭州涉15例阳性病例 均为新冠首次感染

     近日,杭州某学校传出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该通知称,根据上级文件决定,2月20日—23日(周一至周四)停课四天,无身体不适症状并且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学生于2月24日回校上课。

    

     而另一条消息也在各个家长群不断扩散:拱墅区一所公办初中已有多个班级出现多人新冠感染,而且感染的大多是此前没阳过的学生。

     没“阳过”上学有风险吗?

     这些消息在家长之间不断发酵,让部分家长有些焦虑。“我们家孩子还没阳过。这些消息是真的吗?是不是新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要来了?”

     据杭州日报2月20日消息,记者从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

     另外 ,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

     上述三所学校均已根据相应预案对涉及班级教学课程暂行调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另外,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经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数2.4万例,2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为0.9万例,2月13日为8847例,2月16日为10720例。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5000例以上。

    

     学生在学校还要佩戴口罩吗?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提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不佩戴口罩。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班级因甲流停课

     2月20日,一则网络消息称,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附小一班级“从上周末开始陆续发热的学生较多,根据上级要求,为避免班级学生交叉感染,建议全班学生停课居家线上教学4天,如无新发热学生,下周一复课。”

     2月21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证实了该消息,据称,根据疾控部门采样的结果,学生发热不是因为新冠,而是因为甲流。

     “一个楼层(不同班级)共用一个厕所,如果都来,怕传播面越来越大,别的班级也会受到影响。现在先让孩子们在家观察两天。”上述人士介绍。

     记者注意到,新学期开始后,各地中小学校因传染病而班级停课的现象不鲜见,其原因涉及新冠、流感、诺如等多类校园易发传染病。

     非呼吸道传染病也不容小觑。据报道,2月10日,西安莲湖区一幼儿园3名儿童感染诺如病毒,按照疾控部门要求,相关班级停课3天,全园环境消杀。

     担心复阳,新一波病毒又要来了吗?

     近期,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称自己又开始发烧,担心是否复阳,对此有网友担心“新一波病毒又要来了吗?”

     对于最近一些发热病例,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8日表示,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针对网友提到的新一轮发烧现象,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当然不排除有过去3个月阳过的人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再次就诊的情况,但没有证据显示和新冠病毒有关。”

     关于诺如病毒: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喝开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尤其不要生食贝类等海、水产品。

     3.感染诺如病毒后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4.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关于流感:

     1.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添减衣物,避免着凉;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

     3.保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

     5.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

     6.杜绝带病上课上班,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新冠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于公众而言,还是应该保持谨慎,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哪怕是流感,这样做也是必须的!

     综合来源:北京日报、杭州日报等 编辑:Gly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科学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