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编制与评价实践
2024/3/31 生命科学教育

     张锋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化考试命题改革,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命题原则中也指出,试题内容和形式要注重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有利于引领教学方式改革。可见,开放性评价是考试命题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一般来说,开放性试题体现的正是开放式的表现性评价。开放性试题所涉及的情境、任务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均比较高,接近生产生活的实际。通过开放性试题的编制与测量,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级作为评判学生表现的目标,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画像,能够帮助评价者更加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维过程。

     一、开放性试题能够实现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表现性评价

     对学生学科能力进行表现性评价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评价可以描述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反映教师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上的水平。开放性试题在学科能力评价上具备四个基本功能。一是课程目标的全纳性。现行课程标准既是教学标准又是评价标准,开放性试题能够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要求,并体现学业质量水平的差异;二是表现性评价的多元性。开放性试题能够满足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任务的评价要求,特别是评分标准的设定呈现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层级分析;三是高阶思维测评的可靠性。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学生知识的内化程度,也具有测量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优势,不但体现在对试题信息的甄别、收集、转化上,更能展现应用、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水平;四是概念统整的开放性,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立足大概念体系,开放性试题以其强调组织、整理及有效思维表达的特点,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二、开放性试题编制的四要素和测量实践中的应用举例

     立意是命题者预设的测试意图和指向,是命题的核心内容。立意需要一定的情境作为支撑,情境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而问题的呈现必须在立意的统辖范围内并基于情境。编制开放性试题时,情境的确定需要服务于素养立意,满足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而问题常以劣构性问题的方式呈现,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层次性和创造性,评分标准与问题呈现逻辑关系,在学生能力水平的测量和划定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编制与评价实践》一书中例3-19为例进行分析。

     【例3-19】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在遗传因素、致癌环境下,可能会使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异常,导致白血病。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会异常大量增加、积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而其他血细胞的含量会减少。患者常伴有贫血等症状,体内接触细菌比较多的部位,如口腔、咽峡等感染细菌的概率大大增加。

     (1)血细胞生存的环境是哪里?

     (2)白血病患者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许多人误认为白血病是传染病,不愿意与白血病患者接触,这让白血病患者遭受社会的孤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人们正确看待白血病,关爱白血病患者。

     【考查信息】

     _

     整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内涵

     认识血细胞的类型和骨髓移植;向他人传播关爱生命的知识,崇尚健康的生活

     认识血细胞的相关知识

     从生活常识和已知知识分析导致某病的原因

     向他人传播关爱生命的知识,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科能力要素

     回忆识别、简单推理、综合分析

     回忆识别

     简单推理

     综合分析

     内容

     血液

     血细胞相关知识

     变异的原因

     发病机理

     情境

     某病的发病机理及症状

     【评分标准】

     表现

     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作答预估

     70

     10

     20

     (1)主要特征

     没有掌握血细胞及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掌握血细胞的类型及其生存环境。

     深入理解人体细胞的生存环境。

     (1)样例

     血液。

     血浆。

     内环境。

     (2)主要特征

     没有理解材料或没有掌握血小板的功能。

     能结合材料和血小板的功能说明原因。

     利用材料和相关知识阐述原因,并客观评判。

     (2)样例

     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含量会增高, 不利于凝血。

     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含量很高,但其他血细胞的含量相对低,血小板含量少,而血小板又与凝血有关。

     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因此会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等,但不能因为牙龈、鼻腔的出血就怀疑罹患白血病。

     (3)主要特征

     不能根据白血病的致病机理解释白血病没有传染性。

     能从遗传病的角度去说明白血病不传染。

     能通过致病因子的角度阐述白血病没有传染性。

     (3)样例

     白血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不会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

     白血病是遗传病,基因改变造成的,不会传染。

     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是受遗传基因和环境的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出现问题,使无用的白细胞增多,从发病机理来看,白血病不具有传染性。

     试题以劣构性问题方式呈现实验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对遗传物质组成、RNA和DNA的成分差别、病毒类型及繁殖特点和同位素标记实验的理解与转移应用能力。情境相对陌生,评分标准可根据学生的作答从不同路径展开设置,有利于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分级评价。

     三、开放性试题的评价理念对学科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特别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单元教学过程中,引入开放性试题就学习目标进行测量,建立基于开放性试题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教学导向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开放性试题减少学生思维定式,使学生通过情境理解概念的生成,更好地进行高阶思维训练。

     二是将学科教学导向核心素养的落地。现代教学评价已经从“复述已有知识”的知识立意走向“外推核心素养”的素养立意,学科教学已经走向“推测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道路上,开放性试题有助于推动这一过程。

     三是关注教学中学生能力表现层级的差异。学生多元思维和多角度思考将会在核心素养不同水平的表现中体现区分度,利用开放性试题呈现这种区别,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四是重视教学中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评价强调知识的建构与内化,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条框内容,引导学生领悟概念并迁移运用,期待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和问题形成内在的生产式系统。开放性试题比封闭性试题更依赖学生对素材的理解、剖析与反思,并形成富有逻辑的应答,有助于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素养的达成。

    

     新书推介

     密切结合新课标,指向中学生物学科能力评价;

     完整呈现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与评价实践思路;

     全面地介绍CTT模型和IRT模型,深度剖析试题、数据与结果;

     试题案例丰富,包括题目、评分标准、试题质量分析、学生作答样例及解析。

    

     购买方式

    

    

     微信扫码 天猫商城扫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科学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