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小鲜肉”流变
2018/11/3 6:30:00乌裕尔 学习时报

    

     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心中一定充满了美感和对美的向往。第一个把年轻男人比喻成小鲜肉的人,呵呵,还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时下“小鲜肉”很红很火,红火到连开学第一课都上了。不计其数的少男少女成了他们的粉丝,他们未必对黄继光、邱少云有什么印象,但对“小鲜肉”的名字甚至个性爱好都如数家珍。某网络曾发起网友评选出“中国十大小鲜肉”,评选出的“小鲜肉”一字排开,闪亮登场,引来欢呼喝彩。

     究竟什么是“小鲜肉”?查阅网上有关定义和概括,大约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年轻帅气,年龄在14—25岁之间;二是简单单纯,感性经验少;三是特指男性。

     查“小鲜肉”的来历,据说最早是2014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明星的称呼。如果是这样,“小鲜肉”还是个舶来品。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有些人又不甘心了,非要说“小鲜肉”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还煞费苦心地推出所谓“中国古代十大小鲜肉”,但仔细对照现在的定义,我觉得一个都不能算。

     如果“小鲜肉”们只在娱乐圈伸胳膊弄腿,至少和我这个半大老头子关系不大,但是最近发现,“小鲜肉”有向其他领域蔓延的趋势。

     作为一个老编辑,前不久向一位年轻学者约稿,他脱口而出:您派一位记者过来,我说他记,整理成文,我看后你拿出来发表。

     我在愣神儿的一刻,突然想起“小鲜肉”这个词,这不就是“学术小鲜肉”吗?年轻、成名早、有一定学术水平,媒体追逐,粉丝不少,当然,收入也一定不少。他们不再甘于寂寞坐冷板凳,而是热衷于出镜、演讲,连写文章都认为是耽误功夫的事,变成名副其实靠脸吃饭的“口力劳动者”。仔细一咂摸,这样的“学术小鲜肉”还真不是个别的。

     中央党校一位副校长,论水平,国内顶尖学者;论级别,副部级高官。他在我所在媒体开设专栏,对自己写的文章,认真严谨近乎苛刻,只要稿子还没见报,他就不停地改,最多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改了10遍,一次只改了一个标点,真是“一点”见精神。与“学术小鲜肉”相比,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就是“学术老戏骨”。

     那么,企业界有没有“小鲜肉”呢?有些年轻的企业家像不像“企业小鲜肉”?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11月2日第7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

     关注学习时报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studytimes”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点击下方二维码→保存图片→发给朋友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