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书灯|“忘机”不必待白头
2018/11/27 21:00:00林水 学习时报

    

     伴读音乐《瞬间的永恒》

     在用舍行藏、独善兼济之间徘徊的士人,最难克服的是“机心”,最难回避的也是“机心”。

     本文字数:1453字

     阅读时间:约5分钟

    

    

     “忘机”一语出自《庄子·天地》,讲孔子的学生子贡到楚国游历,见一老丈抱着水瓮从井边汲水,来回吃力地浇灌菜园,便建议他试试“凿木为机”,用机器代替人力取水。但老丈反而变了脸色讪笑子贡“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机”字的本意就是指弓弩的发射装置,后引申为各类精密的机器,继而和人心挂钩,弓弩的扳机一但发射,就是要杀伤敌人获取利益,人一旦动了机心,就要设计权谋和机关,也就失去了自然质朴的一面。

     《列子·黄帝》说,有个人很喜欢鸥鸟,坐船在海上漂流,鸥鸟都来同他嬉戏玩闹,父亲知道后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于是他就起了捉鸟的“机心”,再到海上,无论怎么召唤,鸥鸟都不肯下来跟他一起玩了。李白曾写过“心静海鸥知”,只有心地纯正、自然恬淡,鸥鸟才会与你友善,世界才会清净和睦。

     在用舍行藏、独善兼济之间徘徊的士人,最难克服的是“机心”,最难回避的也是“机心”。

     陶渊明参透了其中奥妙,选择彻底放下,归园田居,用诗情画意经营自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命运桃花源,沉浸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到招徕飞鸟,与素云黄鹤起舞游戏的状态。

    

    

     苏东坡的宦海江湖,比陶渊明更加跌宕坎坷,若不是平和的心境,早就被这些苦难和烦恼折磨打倒。东坡善于自嘲,也善于“自嗨”,能够从些许小事和平凡物件中获取感动,自我欣赏,自得其乐。

     这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离开杭州赴汴京时送给好朋友诗僧参寥子的词,东坡就干脆拿自己举例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56岁的苏东坡,二次来到杭州,官职升成了太守,如今被召入京。但比起20年前,熙宁四年(1071年),以36岁的年纪通判杭州,此时的东坡已经看透更多人世繁华,更多参禅吃茶,少了很多游湖、观潮、赏月、品花的活动,也没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心境。这首词连“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今古幽情都免了,不再发怀古忧愤的书生意气,只一句“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表明了自信乐观的心境。

     苏东坡决非一个庸官,他两次杭州就任,修白堤、减税赋,救济赈灾、扶危济困,主持治水浚河,处理诉讼书狱,为民造福,办了很多实事,留下了可观的政绩。苏东坡习惯把需要做的公事按照轻重缓急记录在备忘录上,做好的当晚勾销,做到了“事无停滞”,今日事今日毕。

     他常常把办公桌搬到西湖边上,“欲将公事湖中了”。度尽劫波阅尽人间的苏东坡,彻底悟懂了“舍用由时,行藏在我”的道理,“忘机”的真谛,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无事功之念而有通达之心,追求体悟到事业人生的至高境界。

    

    

     古诗文中“忘机”典故俯拾皆是,如李商隐《太仓箴》“海翁无机,鸥故不飞”,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

     宋代刘志方曾作古琴名曲《鸥鹭忘机》(一名《忘机》),更成为隽永精致、细腻入微的古琴抒情作品。“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

     “忘机”的背后,是中国文化中心斋坐忘、物我合一的人生追求,让人们在功名富贵面前保持本真和自我,哪怕在现实中踟蹰再久,也要守住心中那片桃花源。

     -END-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18年08月03日

     第A8版:学习文苑

     本期编辑:王 雪

     学习时报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583116535@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学习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